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把500元借给妈》,写一段儿子与母亲的往事。父亲去世后,儿子经常出差,很少能在家陪陪80岁的老母亲。有一天深夜,儿子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老母亲还没睡。老母亲吞吞吐吐,似乎有事要问他。  相似文献   

2.
孝绳     
正偶尔看到一张获奖的新闻照片,心为之一动。他70多岁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汉。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但他又不敢睡得太死,因为101岁的老母亲夜里要经常起来上厕所。老母亲的眼睛已经差不多全瞎  相似文献   

3.
看过一篇小小说,题目叫《把500元借给妈》。写儿子与母亲的一段往事。父亲去世后,儿子经常出差,很少能在家陪陪80岁的老母亲。有一天深夜,他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老母亲还没睡。老母亲吞吞吐。吐,似乎有事要问他。  相似文献   

4.
爱的节律     
正与远道而来的同行,一起吃饭、聊天。忽然他停下来,说等一等,要打个电话。走到外面,十来分钟后,回来解释:"老母亲,八十多了,每天12点13分,会等我。自父亲去世后,十多年了,天天如此。"为什么是12点13分,谁定的?  相似文献   

5.
不论严寒酷暑,杨抚顺,这个40多岁的中年汉子,总是背着重病在身的老母亲,四处求医问药,这一背,就是整整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丢掉了工作,"黄"了对象。当兄长和大姐对此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时,杨抚顺和老母亲终于迈出了艰辛的一步,将他们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6.
他是千万个共产党员中的一员;他是普通的基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纪检书记;他有着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他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是百姓眼中的“包青天”;他在妻子生病住院时从家乡接来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妻子,自己则怀着对妻子的深深愧疚投入卫片执法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他就是大英县的“国土卫士”包久双。  相似文献   

7.
孟谦 《老年人》2008,(5):8-9
2005年2月1日,正值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家住北京丰台区育仁里63岁居民单宝才家却没有节日的喜气,他87岁的老母亲突发心脏病,送到附近的医院实施抢救,医院要他交1.5万元住院押金。单宝才一时拿不出,只得伸手向人借。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后妙果村,八十多岁的王洪岩在家中穿着小棉袄、绿军裤和一双旧棉鞋。正是这样一位老人,几十年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为家乡作了大量贡献,乡亲有困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送去温暖。  相似文献   

9.
钱国宏 《老年人》2010,(1):31-31
时下,一种叫“QQ农场”的娱乐游戏正风靡网络,这股风也刮到了我们家里,就连我那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也“身陷”其中,如今已经荣升“农场主”了。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沁阳市合作街的一个十余平米的小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两张床。39岁的杨红和他81岁的植物人老母亲已经在这里住了6年。6年来,这间不大的屋子始终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不知情的人谁也不会相信,这里竞住着一位吃喝拉撒都在屋里的植物人——  相似文献   

11.
15年的环保路,坚定、坚强,甚至固执。从一个百分之百的理想主义者到一个百分之八十的理想主义者,这是19岁的叶榄和34岁的叶榄最大的不同。那时。他一腔热血。单纯勇敢;现在,他依旧是一腔热血。只是多了几分理性,也懂得如何选择更适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父亲辞世后,母亲因悲伤过度患上脑萎缩在母亲的“懵懂”暮年里,陈佩斯放慢了生活和事业的脚步,像呵护初生婴儿般呵护着老母亲,他知道。对于老母亲来说,他的陪伴,是最真的爱、最好的孝!  相似文献   

13.
辛占林 《老年世界》2009,(10):22-22
母亲去世那年,父亲整整八十岁了。 父亲虽然耳不聋眼不花,但是他整天坐在屋檐下,一动也不动,就像是一幅没有生命的景物。我一看见他,心里就好酸好酸……  相似文献   

14.
60多岁的儿子有几套房子,却要“窝”在八句老母亲家,双方矛盾不断,无奈老母亲一纸诉状告儿子,请儿子搬家;九旬母亲进养老院养老,房子、存折都交给七旬儿子管理,儿子却将母亲存款挪作它用……最近,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受理了几起“老啃老”案件。几起案件最终都以调解结案,几位母亲赢了官司。可官司赢了,亲人之间撕裂的亲情却无法弥合。这一现象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9  相似文献   

15.
老付的钱包     
付老八十多岁,是我们胡同里住的一位老八路,老伴不在了,有儿有女。老来过得还好,老人好说实话,七十岁以上的人喜欢和他聊天。他有几个理论,说来使人发笑,但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刘亚华 《老年世界》2013,(23):15-15
小区六楼住着一位王大爷,八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喜欢侍弄花草。楼下原本的露天垃圾场,被他开垦出来种上了玫瑰,每到花期,一大片黄的、白的、粉红的、鲜红的玫瑰竞相开放,漂亮极了,这块小玫瑰园成了我们小区最大的亮点。因为这,小区里再也没有人随便乱丢垃圾了。  相似文献   

17.
阳刚 《老人世界》2013,(7):33-33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话一点儿不假。近日,笔者得知了一个邻里之间真诚相助的故事,并采访了当事人,内心深受感动。 我们这条街上有位邻居叫小敏,离异多年,独身一人,孩子在国外留学,年迈的双亲一直与她共同生活。前年春季,她91岁的老父亲因病去世。剩下多病的老母亲,已94岁高龄,2012年5月,突发脑梗死住院,出院后瘫痪在床,言语不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日夜24小时陪护。护理瘫痪病人是个十分累人的活儿,小敏日夜在病床前伺候老母亲,不得休息,累得精疲力竭。万般无奈,请了一位保姆,可保姆干了几天就借故不干了,小敏只得一个人咬牙坚持,以尽孝心?  相似文献   

18.
较真的岳父     
岳父一生较真,即便现在八十多岁了,做什么事还是一板一眼的。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喂他的八哥,然后才上公园溜达。吃完早饭,他就开始忙他那永远忙不完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19.
杨英涛 《老年人》2008,(11):28-29
芷江侗族自治县广电局职工田顺喜,十一年如一日,尽心照料痴呆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大孝无形,他的事迹,正在侗乡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2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湖北省发改委机关家属院内,有一户深受左邻右舍赞誉、孝心满堂的老年家庭——80岁的儿子陈中友、76岁的儿媳向秋珊无微不至地照料着104岁老母亲陆秀清,让老人充分享受到了人生最美好、最温馨的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