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睦邻十招     
陈启 《现代交际》2002,(8):39-39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可并不容易。怎样才能“芳邻永结” 呢?能做到以下几方面,不但能与邻居相安无事,或许还会与邻居成为朋友呢。 一、不与邻居议论他人,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爱说长道短,惹是生非。 二、所借钱、物要及时归还,如不能及时归还,要主动说明情况,征得对方同意。不要有过多的物质往来,偶尔有些小馈赠是可以的,但过于频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11,(35):17-17
嘉定镇街道将睦邻点建设作为邻里和谐建设的常态工作来抓。初步形成了“三个自”,“三个一”,“三个心”的建立模式。“三个自”是指睦邻点的建设由社区热心公益的居民自觉发起。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故事,的确称得上五彩缤纷:有的美丽温暖,有的则荒唐古怪。请看一则外国的小幽默:法官的邻居是个音乐迷,一次,由于全身心地投入,无意中把电唱机的音量放得很大,法官无法休息,便拿了把斧头,彬彬有礼地敲开邻居的门,说:“你的电唱机坏了,我来修修。”音乐迷听了恍然大悟,赶忙道歉。法官却郑重声明:“不不,道歉的是我,瞧!我把凶器都带来了。”结果是音乐迷“痛改前非”,两家处得比以前更融洽。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个迷人的故事:就因为双方皆有一个高风亮节的好邻居。那么,如果一方有高风亮节,一方却刁钻蛮…  相似文献   

4.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今年“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宣布,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3.5岁,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5.
睦邻点建设是上海市嘉定镇街道的品牌项目,其创建之初的目的是要加强老年实事项目建设。但多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老龄事业越来越受人重视,这项活动从自发组织的社区居民开始.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坝陵北衔社区,很多老年人既是普通居民,更是社区睦邻点的重要成员。尤其是睦邻点“快乐老爸、老妈聊天室”,成立时间虽不算长,却已在社区里创出了知名度,更让退休的老年人有了新的寄托,有了打开心扉畅谈人生的地方,有了与年轻人一起共谱和谐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人”同“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人是“人”而有“才”,就叫“人才”。有的人是“人”而无“才”,不能叫“人才”;有的人有“歪才”但没“人味”,这种人更不能叫“人才”。  相似文献   

8.
宋朝的市场经济非常繁荣,市民生活水平一度很高,“家政服务”这个行业也随之诞生:不独吹拉弹唱,名目众多的“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堂前人”、“拆洗人”、“针线人”等以出卖生活技术的“女技工”队伍也应运而生。有条件的人家只要通过“女侩”或“牙人”,随时都可以雇用或买到这样的家政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1,(35):18-19
嘉定镇街道是上海市北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嘉定镇街道的老年人口也如其历史那样呈现老龄化。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后半叶,英国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平等加剧,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种民间组织自愿组织起来.主张以人道主义来回应和改变社会不平等状况,特别是贫富差距等问题.这一运动被称为睦邻组织运动。  相似文献   

11.
芬兰人“抠门”“较真”,这是许多新闻界同行对芬兰人的共同印象。但芬兰人“抠”得让人敬佩、“较”得让人服气,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狡人刁问”,是指狡猾刁钻、居心叵测的人故意给人出难题,用刁难人的设问让人难以回答或作答后留下“话柄”和“笑柄”。而所谓“妙语应答”,则是面对“刁问”巧妙、机警地“反击”,以致“刁问”失去刁难人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聪明才智、学识水  相似文献   

13.
“新上海人”,现在成了到上海创业的新移民的代名词,从社会变迁的层面上理解,由于生态和心态的变化,上海人自身也在发生“形象转型”,成为新上海人。这里所说的“新上海人”不同于传统上海人的形象,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观念和行为最前卫的是那些以“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自居的上海年轻人,  相似文献   

14.
近来,人们逐渐感到国际社会有些不对劲:“盯”住中国的人越来越多;“有茬”、“无茬”的事件也不断见诸媒体报端,甚至一些“兄弟”国家,竟然直面“叫板”。于是,国人稳不住了:感叹世态炎凉、世事无常的人有之;抱怨“韬光养晦”的人有之;急于想在国际舞台上“亮肌肉”的人有之;甚至想教训一下那些不知好歹“小兄弟”们的人也有之;  相似文献   

15.
胡琳玉  万成龙 《现代交际》2023,(8):80-87+123
人对水的审美,来源于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审美与道德都发自于人们的内心,而审美与德性的链接也是自然而直接的一个过程。本文以先秦儒家对水的德性的学术考察为分析视角,在对水的“德”“义”“道”“勇”“法”“正”“智”“察”“善化“”志”等德性的论述过程中建立水之德与人之德的联系,在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本主义的实现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界的真正的合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家茶座》2010,(3):158-160
某某网徐贲博客发表同题文章说,由于在美国人与人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一般美国人对这种精英/非精英的说法都会非常反感。美国人把资质、兴趣、才能的差异视为“差别”和“不同”,而不是“高下”或“优劣”,因此美国人比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更关心那些看上去是“低下”得没有希望的人群,包括社会弱势、残疾、智障学生。美国的“平权法”要特别予以帮助的正是这些群体。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由各种“游戏”所组成,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游戏”之中。这里所谓的“游戏”即“博弈”。社会设计了很多“帽子”,这些“帽子”是为我们准备的,那便是我们常说的“头衔”。例如,官场有各种“长”——部长、局长、处长、科长,学位有各种“士”——学士、硕士、博士,工程界有各种“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这些“帽子”是有光环的。还有许多谁也不愿意戴的“另类帽子”,如“贪污犯”、“贼”,改革开放前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等。古代,囚犯的脸上曾被烙上特殊的标记,当今的这些另类“帽子”是现代社会为另类人准备的标记,戴上这些另类“帽子”的人的身份也比正常的人要低,获取资源的量不如正常人,更不能与戴着光环“帽子”的人相比。  相似文献   

18.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19.
邓宏萍 《职业时空》2009,5(11):178-179
打破高职思政类课程三本教材原有体系,以满足学生成长中的基本需要为切入点,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基本问题为突破口,将高职思政课程内容整合与重构为“职业人一生存”、“公民人一生活”、“道德人一生命”三大教学模块,实现从“本本”到“人本”的教学内容模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吴镕 《炎黄世界》2013,(4):39-39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苟子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扬雄曰:“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