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人世界》2014,(6):60-60
近日,保监会已向各家人身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拟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率先开展试点。试点工作至2016年3月31日截止。据了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以房养老”,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2.
百姓关注     
《当代老年》2014,(8):15-15
养老 武汉试点“以房养老”多数受访者表示不考虑 近日,中国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投保人群为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试点期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这意味着“以房养老”商业保险正式开闸。  相似文献   

3.
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将各地互认、累计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将实现基本覆盖;有条件的地区将为独生子女父母、失能老人试点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一中国政府网日前发布《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勾勒出未来的社保网络。  相似文献   

4.
来自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消息,上海从2012年1月1日起,为2011年底以前已按城镇养老保险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的“镇保”、“新农保”人员增加养老金。据了解,此次上调养老金将惠及392万上海老人。  相似文献   

5.
《老人世界》2014,(5):61-61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深入分析“十二五”期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认真疏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应以“提升城市动态竞合水平”作为发展方式,在与长三角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竞合互动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1,(10):11-11
供需 “十二五”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1300万 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9.97亿,而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高峰则还将延后出现,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  相似文献   

8.
3月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王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X指出:“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这一论述明确了两个前提,即实行农民养老保险一是要具有“条件”、一是要强调“自愿”。实际上,《决定》中已把坚持“自愿”定为开展农民养老保险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重要决策.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把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养老保险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的弊端,为解决城市60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人群的养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投保资助”与“国家统筹”相结合的改革选择,这种“混合体制”有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看法及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看法及建议刘书鹤自民政部1992年1月印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开始在全国推行。目前,它已成为“九五”计划的一项重点和“农村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这项发展老龄事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大幅提升了上海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功能提升,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建设。展望2011年,上海将迎来“十二五”与“世博后”的开局之年,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宏观政策继续从紧,新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与风险不断涌现累积,上海加快社会发展的困难将更为突出。对此,迫切要求上海进一步放大世博效应,大力改善民生,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步伐,为城市全面转型提供坚实社会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贯十分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作用。基于以往产业发展思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上海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十二五”期间上海产业发展应重点把握好国家发展战略与上海产业发展实践、产业转移与产业扩张、产业领域高新化与产业技术先进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等之间的关系。因此,上海“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不应是“十一五”简单的线性延续,需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强化“以价值链为导向的产业高端化”,紧紧抓住核心技术、网络渠道、企业家、企业主体和政策支持等要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上海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方针指引下,进一步加快社会建设步伐,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社会领域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有力支撑了“十二五”主要目标的实现和全球城市的建设.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和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的重担,迫切要求上海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创新,为“十三五”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陈勇鸣 《科学发展》2011,(10):99-105
从“六普”数据看,上海人口状况与全国有较大不同,全国人口增速减缓,上海人口增长加快;全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上海常住人1:2的老龄化下降,户籍老龄化上升;上海“少子化”比全国更突出;上海比全国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全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上海人口向城郊结合部和郊区流动;上海劳动人1:7高峰年龄段提前全国5—10年,一方面给上海带来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使上海比全国更早进入退休高峰期,社会保障面临更大压力。大量外来劳动力进入上海,给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契机。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加快老龄事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8.
蒋蕊  张文 《科学发展》2010,(12):112-114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十二五”时期上海的社会发展,应当按既定体系框架继续深化完善,落实“十一五”时期提出的工作原则和目标,逐步夯实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率先探索与衔接国家政策体系的关系。建议“十二五”时期上海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落实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公益性和产业性相分离以及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谁都知道,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养命钱。由于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刚刚建立,这笔基金的积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历史性因素形成的养老基金的缺口,以及制度性转轨所形成的“老人”与“中人”的过渡性成本,使建立伊始的这项养老保险制度步履维艰,难堪重负。常言道:“有多少水,和多少泥。”对极其有限的这点“水”,本来理应精打细算,严格管理和使用才是,可到了某些不法之徒的手上却是“跑、冒、滴、漏”不断。有人说:“权力腐蚀人,极端的权力,极端地腐蚀人!”所谓极端的权力,就是不受任何制约的权力,掌…  相似文献   

20.
日前,《山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出台。“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为每100张养老床位设置2个专职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