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工作专业,有助于社会发展,有助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以香港为例,上世纪70年代时,香港开始注重社会福利发展,其中之—就是推进社区建设。如果要发展社区,就—定要综合性、整体性发展。当时香港也是存在条条框框的,表现为跨部门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笔者随广州市学习考察香港社会管理经验团前往香港社会福利联会(以下简称社联)、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以下简称社协)、香港社工注册局等社团学习考察专业化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中的运行和经验。现将考察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香港的社会工作发展与非营利组织(以下称“第三部门”)有密切联系。1949年以前,香港的第三部门主要可分为本地慈善团体和外国宗教团体两大类。当时,殖民地政府只是有限度地提供一般市民生活的社会服务,诸如教育、医疗等很多公共服务则由第三部门提供。1949年到1960年代,香港的第三部门以本地组织或宗亲组织为主,政府也开始关注社会福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义工服务与政府、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工作相结合,使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有效扩大了社会服务的覆盖面。香港义工组织自身的制度建设更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培训20天,我认识到社会工作的有序发展对整个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在港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香港社会福利的重要基础。那么,香港的发展经验对于我们内地有什么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前,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邀请在京社会工作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就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社会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谈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现将其主要观点编发如下。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刘伟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传统的社会工作历史悠久,但是真正以社会工作名称来涵盖它、规范它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情。社会工作效育蓬勃发展——从1987年首届中国社…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10日~6月14日,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由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国际社会福利协会和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三个社会工作国际组织及香港社工业界联合筹办的“2010联合世界大会: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之愿景与蓝图”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名社会工作界人士在会上交流各国社会工作者应对社会问题的经验,热议社工事业各领域专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与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院联合世界会议”和“第27届国际社会福利联会国际会议”分别于1996年7月24日一27日和7月29日一8月3日在香港召开,通过参加这两次会议的讨论、会前会后的专业交流以及参加会议组织的各项参观访问活动,我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领域里的国际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一,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不属于同一领域,在方法论上有所差异。首先,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社会工作者群体关注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个案工作的方法,如: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伦理课题…  相似文献   

9.
6月10日,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国际社会福利协会及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在我国香港特区举办的首届全球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联合会议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010联合世界大会——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之愿景与蓝图”。超过2000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发展倡议者首度携手举办第一次国际性的论坛,在持续5天的会议中讨论当前的热点议题,共同为未来10年的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策划一份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注重内涵建设,应该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硬道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社会工作得到良好发展。一是覆盖领域广泛。上海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社区矫治、安置帮教、禁毒戒毒、婚姻家庭、残障康复、  相似文献   

11.
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香港逐渐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都市社会。为了解决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香港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其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社会工作 (SocialWork)体系 ,各种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 ,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专业社会工作是香港社会安全与调节机制中与社会救助性保障相辅相成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初期的香港社会工作是以福利性救济服务为主的 ,从 2 0世纪 70年代起 ,香港大力推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香港回归后 ,专业社会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近年来 ,笔者…  相似文献   

12.
10月15~17日,由南京大学和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主办、爱德基金会协办的第五届华人社会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会议主题是“中国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来自中国内地高校、社会服务机构、MSW实习机构、专业刊物出版机构、香港高校与社会服务机构、台湾高校与服务机构以及13本华人社会的专家学者、社工等200多人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机构立法也属于社会工作立法的外围内容,但是社会福利机构是开展社会工作的承载体,因此,我们把社会福利机构立法也列为民国时期社会工作立法的考察范围。民国时期的社会福利机构立法最初主要是关于社会救济机构的立法,后来才逐步扩展到多种社会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14.
阮曾媛琪,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会(IASSW)主席,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自1980年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积极参与香港社会服务,同时积极参与推动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09,(24):10-12
谈及社会工作在广州落地生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早在新千年到来之前,广州这座有着古老历史而又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现代化都市就开始了社会工作的探索——在民政、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系统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引入香港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社会工作在这些领域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09,(10):56-57
二战以后,香港在逐渐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贫困、就业、犯罪等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香港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其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各种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香港的专业社会工作对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与进步发挥着特殊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内地有着直接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广东省东莞市赴香港学习考察社会工作考察团对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服务领域、运作模式以及管理制度等做了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可以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0,(21):20-21
各位来宾、各位社会福利界的同工: 首先,我要恭喜主办单位(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国际社会福利协会、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六所本地大专院校)成功举办此次“2010联合世界大会”国际会议,让超过2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发展倡议者会聚香港,在踏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就未来要面对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09,(24):F0002-F0002
5月10日~6月6日.广州市2009年第一期香港社会工作培训班在香港进行.在为期28天的学习期间.来自民政、司法、劳动等系统的24名学员通过课堂授课、考察访问、实习交流等形式,学习考察了香港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发展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的运作等情况.并通过跟班实习.学习锻炼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台湾,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包括:台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协会、台湾社会工作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学会、台湾医务社会工作者协会、台湾心理卫生社会工作学会、台湾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协会、台湾社会福利学会和台湾社会政策学会等。其中,台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协会(以下简称“专协”)是台湾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工作专业团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讨论的“伙伴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工作教育学院基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福利的共同基础而产生的“政府行为”(社会方案、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财政支持)对专业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影响,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对传递、转化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作用二者之间的连结关系。 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学院“伙伴关系”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