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的声音或许微弱,但经过千万次传递后,其影响必会无限扩大。38名来自全国九省市区的儿童和青年在北京相聚,讨论和分享儿童参与反拐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忽视的作用,代表儿童发出“震撼世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白日梦就是一个人进行幻想的心理活动,儿童经常会出现做白日梦的情况。睡前幻想是一种特殊的白日梦,是儿童睡觉前所进行的幻想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讨论了儿童白日梦和睡前幻想的基本概念、功能、内容,以及与梦的关系,最后探讨了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待儿童的白日梦和睡前幻想。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观察街头儿童的言谈举止、衣帽神态方面,来鉴别他们是正常的外出游玩的学生,还是离家出走的流浪儿童,抑或是受人指使已加入偷盗团伙的少年。  相似文献   

4.
在我所见证的社工成长中,有两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案例是:从事孤残儿童服务的两名社工,因性格不合,长期无法形成工作合力,也不服从机构管理,甚至和服务对象监护人关系也不好,最终两人分别离开。  相似文献   

5.
我也曾是"留守儿童"自从接触了"种爱计划",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次线下培训中,被授予"种爱计划"爱心大使的我,和杂志社的同事以及志愿者,一起聆听中科院心理所韩茹博士有关留守儿童支持工作的专业培训,我一边听一边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回忆中。其实,留守儿童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曾经的我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儿童常常被认为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大部分父母就像护犊子一样护着自己的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的“独一代”也因此常常被人诟病。但是,由此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真正做到儿童保护了吗?儿童仅仅有家庭保护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7.
现代儿童观将儿童看作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非理性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而非正常的"人",童年则被视为个体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过渡时期。对于儿童的这种发展性,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具有高度一致的认识。生物决定论者从基因、遗传等生物角度阐述儿童的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则强调人格等内在心理因素之于儿童发展的意义,儿童社会研究者则突出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后,儿童研究者开始对这种发展性童年观进行反思,开始了一趟重新发现儿童的认识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儿童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多样性、脆弱性与能动性的争论日益突出,出现了关于儿童社会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对这些特殊儿童的了解和知识的提高,我们对辅助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经验,使我更加坚信不能放弃每个孩子,让我的爱,让我的努力去浇灌他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9.
随着越来越多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和机会,大量孩子被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照顾上学。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产生了很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沅陵县留守儿童及其相关方进行调查,试图了解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借以引起社会各方对这些儿童各种特殊需求的关注,帮助这些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人公张晓强是一个自闭症患儿的母亲。18年前,因为儿子,她走过了一段异常艰辛的道路之后,于1999年7月创办了“西安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大,以及对儿童保护的不到位,拐骗、拐卖、抢夺儿童案件层出不穷。中国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国家没有公布过具体的官方统计数字。据联合国估计,全球去年被贩卖人口达250万,其中一半为儿童,而亚太地区是重灾区。据民间调查,失踪儿童大致去向包括:被贩卖给需要孩子的家庭;沦落为流浪儿童;被职业乞丐控制成为乞讨工具;被社会福利机构救助;被好心人收养;受劳动剥削;性剥削;贩往国外。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关心与爱护的特殊群体。儿童的生存、保护与发展是提高未来人口素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儿童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儿童月目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儿童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门类。开展儿童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芫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里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会产生情绪消极、逆反、人际交往关系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社会性教育的缺失。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努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湘阴县是一个有着近7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留守儿童达2万多人。近年来,该县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托管试点,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全县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2008年9月,县关工委主任聂宗儒带领一个调查组,对全县19个乡镇的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发现全县农村未成年人中,15岁以下的儿童有6.25万人,其中留守儿童达2.26万人,占儿童总数的36.1%。其中,每两户就有一名留守儿童。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些孩子,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相似文献   

15.
年初一场沸沸扬扬的微博打拐,让流浪乞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今年两会,“困境儿童保护”成为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8,(4):13-13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推断全国农村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有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8%左右,亲情缺失是他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相关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有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打工5年以上。父母亲情的缺失,带来的是留守儿童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的缺失。有关部门反映,  相似文献   

17.
目前,留守儿童这一新名词在各个学校议论纷纷,社会上也处处为留儿童作正面宣传。作为教师的我更是耳闻目染,我在家乡张公镇张庙小学调查中得知,全校五百多名在校学生中。就有342名是留守儿童,全镇所有的小学生大约四千名,可留守儿童人数就接近百分之六十。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象犹为突出,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其中超过一千万儿童留守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农村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要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文将作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8.
柏华 《中外书摘》2006,(8):55-55
梁宗岱曾被吴宓称为“中国的拜伦”,他自己却说:“我只有坏脾气这一点像他。”老人从小就脾气火爆。最爱打抱不平。一生打架的次数颇多,在欧洲留学时,一次在一个华人餐馆吃饭,一个德国人骂中国人是懦夫。老人一听便按捺不住,冲上去便打。“文革”时被红卫兵殴打,一次他怒火上来。飞起一脚将一个红卫兵踢出一丈多远。  相似文献   

19.
现实教学生活中,总有个别学生常常被冷落、孤立。我从这样的学生身上,想起了小时候的我,因为做学生时的我曾经感受过那种滋味和心情,那是苦涩的,是心酸的,甚至是绝望的。从事教育事业十四年来,我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特殊学生,我想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孩子们在平等、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本色     
我曾在湖北某国有企业工作了两年,做的是文秘工作。有一次,由于我对厂领导工作中的错误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遭到严厉批评继而被“穿小鞋”发配到门卫室守大门。之后,我愤而辞职,外出打工。我一直笃信一句话:此处不养人,自有养人处。然而,我胸中那五彩缤纷的梦想很快被现实一次次击碎。这才明白:生活变幻莫测,人与人的争斗很无情。“闯荡”这个词听起来挺浪漫的,可一旦动起真格的,那可一定会让你叫苦不迭。我计划去上海。在火车上我便碰到了麻烦事,有两个五大三粗的西北人硬要我起来把座位让给他们。临出门时,父母反复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