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到今年5月1日,北京市养老(助残)餐桌(以下简称”老年餐桌”)将实现覆盖到全市每一个社区,据相关部门预计,这些各种形式的老年餐桌每天能服务5万名居住在北京的老年人。此前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尝试开设了老年餐桌,但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叫好不叫座,有的则难以为继。首都北京对老年餐桌的大力推广是否能成功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10,(14):21-22
3月10日8:00,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做客新浪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特别节目《市民对话一把手》,畅谈养老助残服务、低保补助标准等民生问题。本刊特摘取养老助残餐桌,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讲的老年餐桌部分,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0,(20):41-41
北京市东城区积极落实北京市“九养”政策,将精神关怀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紧紧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的精神服务需求,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日常关怀相结合的原则,实施“1113”精神关怀工程,即搭建1个精神关怀服务平台;引入1批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街道层面建立1个心理健康咨询站;培育由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员、社区志愿者、养老(助残)员组成的3支专、群结合的服务队伍,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7月开始,深入北京老年人、残疾人人心的养老(助残)券在海淀区开始试点运行券变卡,此举推动了北京老年人消费方式的改变,减轻了基层人员工作量,也节约了办公成本,对服务商而言,结算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等问题也迎刃而解.一张卡的贴心细节改变后的养老助残卡,与普通的银行卡并无明显区别,印有银联标志。只是卡上标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字样。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的养老(助残)券制度已经实行9个月了.这项措施自实施以来,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老年人的拥护。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养老(助残)券正在遭遇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助残)券,让便民之举更方便、更贴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文贤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抓紧研究出台更加细致、全面的政策规范,健全养老(助残)券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九养政策”作为北京市创新养老服务的新举措,自实施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让高龄老年人最感到“实惠”的养老(助残)券制度,更是人们热议的焦点。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就“九养政策”和养老(助残)券的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老龄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建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九养政策”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10年3月,笔者对原宣武区老年人使用养老(助残)券以及老人对养老(助残)券的评价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人认为养老(助残)券在生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家政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和配送服务尤其受到老年人的欢迎,老年人对服务商的总体评价也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一种共识。北京市也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模式,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作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居家养老综合性较强,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求解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各项难题,2010年伊始,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其中每项规定都直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软肋。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4,(17):22-22
在近日揭晓的“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评选结果中,天津市《关于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虚拟养老院)试点工作的意见》榜上有名。记者从天津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天津市已有14家养老机构向社区开展延伸服务,1800余名老年人受益。未来三年,天津市还将再扶持30家养老机构向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8月份以来,江西省吉安市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和“静悄悄急行军”的精神,在13个县(市、区)的22个社区和中心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首都养老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志愿者服务将成为北京市养老(助残)身心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以志愿者为老服务形式体现的代际互动也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纽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据悉,福建省2012年将新建1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到年底力争每个城市社区建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日,全国第一条老年人心理危机免费救助热线——“爱心传递热线”(800—810—0277免费救助电话)在银川市启动,并与宁夏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对接,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这标志着宁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有了新拓展。  相似文献   

15.
8月23日,上海市闸北区的8家企业与闸北区临汾街道签订社区公益项目认领协议,认领的项目涵盖了助老、帮困、助残、优抚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5月2日临近中午11点,江苏省海门市拥军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走进海南新村508幢,将热腾腾的饭菜送上了周仲炎、季淑芬老两口的餐桌。今年80多岁的周仲炎、季淑芬夫妇,洗衣、做饭已经力不从心。而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他们提供的送餐服务,所需送餐服务费全部由政府埋单,让老两口倍感温暖。  相似文献   

17.
多知多寿     
正安徽省将试点智慧养老产品租赁智慧养老产品价格太高,老年人无力购买怎么办?今后,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从今年起,安徽省将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开展智慧养老产品租赁试点,对价格高、流通性低、老年人需求度高的高端智慧养老产品,探索以租赁方式在老年人家庭进行推广。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设置智慧养老产品租赁平台,对平台运营或租赁需求方给予适当补贴。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安徽省鼓励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  相似文献   

18.
从开始试点到逐步铺开、从城市社区到乡镇村落,江西省吉安市的居家养老在“静悄悄急行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0,(32):39-40
自2010年起,北京制定实施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简称“九养政策”)。作为“九养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倡导并鼓励子女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孝敬老人并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北京市广泛开展了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试点区县和单位的探索之路 2007年,南京市13个区(县)和市民政局4家直属事业单位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县和单位。被确定为试点以后,13个区(县)和4家试点单位立即行动起来,用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社会工作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