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媒体报道到身边耳闻,我们经常听到校园中的“心酸故事”:有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绿领巾、特殊作业本等让不少孩子饱尝自卑的苦涩;有的课堂劣习,对“差生”嘲笑、侮辱,施加“精神软暴力”,直接伤害了孩子们的稚嫩心灵;有的教育目标,一味以分数为指挥棒,对学生心理状况不闻不问,导致各种心理隐患,甚至酿成自杀等极端行为.本文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托,浅析加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鹏  朱德全 《职业时空》2012,(5):76-77,81
在信息化时代里,网络危机管理成了广大中小学校必须面临的新挑战。因此,如何认识网络危机、如何有效防范和管理网络危机至关重要。以我国新近发生的"绿领巾"事件为案例,借助危机情景四要素理论,重新探讨了学校网络危机的内涵及其表征,构建了学校网络危机管理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你是否抱怨过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放学后不认真做作业,考试成绩总不理想?你是否常常陪孩子学习到深夜,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却不见效果?到底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孩子生来都是爱学习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渴望和能力。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第一步,是保护好孩子的天性。相信孩子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孩子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自主学习之旅。从第一声啼哭到第一次抓握,从第一次翻身到第一步行走,从第一次撕纸到第一次趴在地上看蚂蚁,从第  相似文献   

4.
卢勤 《女性天地》2006,(4):45-45
有很多父母,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永远不会主动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有位父亲一连几天给我打电话谈论他的孩子,每次说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我问:“你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儿优点吗?”他居然回答:“我告诉您吧,他一点儿优点都没有!”我生气了,对他说:“你不配当爸爸,你想好孩子的优点再找我吧!”请爸爸妈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金子。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发现孩子的优点要注意三条:一、发现不同点爱迪生上小…  相似文献   

5.
《伴侣(A版)》2010,(4):32-32
正问:我和前夫于2007年离婚,儿子判给我抚养,当时儿子只有6岁。前夫每月给孩子500元生活费,我也同意了前夫随时看孩子的要求。但是最近这半年我发现儿子每次见完前夫后都闷闷不乐,我问了孩子后,孩子说每次见他都是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前夫总是很忙,定时见孩子成了前夫的负担。其实离婚前孩子一直都是由我父母带,孩子不是很恋前夫。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 能否健康成长、成材最重要因素, 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关键。 处在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着关系、心理 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离不开家长全心全意配合。通常情况是家长生病, 孩子吃药, 也就是说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候, 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到 自己与孩子心理问题有关系, 认为孩子问题就是孩子自己事, 于是 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治病, 甚至把孩子弄到精神病院吃药打针。  相似文献   

7.
<正>每天守着孩子未必是孩子想要的陪伴,同样,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未必不能给孩子温暖。中考结束,是考生忙碌的结束,却是一部分考生家长忙碌的开始。孩子考得怎么样?能上什么样的高中?哪所高中师资条件更好?有的孩子刚一出考场,家长就忙着到处咨询了。这样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爸爸接孩子放学时,他们低头跟孩子耳语,很自然地亲吻孩子的脸颊……那一瞬间,真是特别的温馨。豆豆一岁时,我们全家到了美国。大多数美国夫妇都是自己带孩子,既不让长辈带,也不会请月嫂。美国的爸爸们很自然地参与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照顾孩子起居,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学习,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单独找孩子谈心……他们和妻子一起,分担这份甜蜜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宠和溺爱不是一回事。溺爱是对孩子过度的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而恰当地宠孩子,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是家庭教育中非常管用的技巧。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宠不得的,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宠坏,在"小皇帝""小公主"恃宠而骄的当下,宠孩子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这样的观点听上去冷静而又尖锐,但联系实际就不难发现,不得父母宠的孩子似乎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信。那么,要不要宠孩子呢?怎么宠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四个小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我家孩子情绪波动很大""我家宝宝脾气很急""我家孩子是个慢性子"……我在周末的亲子课上,听到不少家长在谈论自己孩子的情绪问题。在亲子领域研究多年,我很早就发现,家长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情绪标准来判断孩子的情绪是否正常,但要追问他们孩子是什么情绪?什么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可能大部分家长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请有网瘾孩子的家长和学校老师看看下面这篇《周末》发表的报道,它有助于网瘾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引导沉迷网上游戏的孩子——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中来。不要把网瘾孩子说成是"顽固不化",不要以为对网瘾孩子"毫无办法"。关键是要向下文中的南充十中老师张正川学习,学习他真正了解网瘾孩子、体谅网瘾孩子,并全身心用心理学的办法去帮助孩子,让孩子从思想上、心理上自觉地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只有这样,网瘾孩子才不会反复,才会一劳永逸对他们放心,才会让他永远走在律己的正确道路上。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久的耐心,的确是救助网瘾孩子的灵验法宝。  相似文献   

13.
别打孩子     
父母大多不经过深思熟虑,一时冲动打孩子,结果造成孩子的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懦弱有的孩子由于害怕挨打,只要是父母的“命令”,不管是对是错,都乖乖地服从。这样“唯命是从”往往会形成孩子懦弱的性格。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比较压抑、沉默,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平时很少与小朋友交往,显得孤独。说谎经常挨打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为了逃避“皮肉之苦”,往往会编造谎话来掩盖事实。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之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孩子被打后,往往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  相似文献   

14.
"儿子怎么都学不会,是不是他比别的孩子笨?""女儿成绩这么差,一定是因为她不努力!""每次考试都垫底,孩子能有什么前途?真让人发愁……"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可孩子一旦上了学,有些父母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孩子父母,压力陡然增加。看着人家学霸孩子,各有各的优秀,不仅成绩好,还勤奋自律;再看看自家孩子,考试成绩倒数,拿起书本就犯困。更让人绝望的是,明明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没少付出,孩子却不进反退。  相似文献   

15.
咪蒙 《女性天地》2014,(8):62-63
父母对孩子的爱,绝对是真爱。哪怕孩子长得再平凡,在父母眼里都是艺术品——孩子一旦进入父母的视野,永远是自带PS和柔光处理的。哪怕再理智的人,生了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夸孩子和秀孩子的冲动——毕竟,亲手制造了一个小生命,容易陷入这种神奇感、成就感、新奇感中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6.
小到成绩排名,大到升学择校,家长们的心里始终惦记着"别人家的孩子"。记得有人说过,不管是谁,至少有一样应该是出色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将精力集中到自家孩子出色之处,而不是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上,其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某机构进行了一项"孩子最反感的家长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家长总把自己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其比例远远超过"家长无休止的唠叨"。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是广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有时候是狭义的,具体到孩子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相似文献   

18.
《伴侣(A版)》2010,(12):58-58
正问:我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平足,有朋友说没关系,可也有朋友说孩子平足对今后的生活有影响。为此,我想问一下:孩子平足究竟要不要紧呢?答:大多数孩子的平足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随着年龄的  相似文献   

19.
彭国梁 《老年人》2006,(12):28-30
诗人彭燕郊先生有一首赠给朱健先生的诗,题为《大孩子》,诗曰“:二十岁人,大孩子/五十岁人,大孩子/七十岁人,大孩子/长不大的大孩子/永远的大孩子//当心,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会笑眯眯地/向你提一个/蛮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你不是大孩子/做个大孩子有什么不好?//你回答不出/恨不得自己也是个大孩子。”彭燕郊先生和朱健先生都是“七月派”的诗人。彭老长朱先生三岁,一个八十六,一个八十三,两人都在长沙,过从甚密。而且,有意思的是,他们二位都老当益壮,宝刀未老,诗和文章越写越具魅力,堪称中国文坛一大奇迹。彭燕郊先生说小孩子最大的特点是纯洁、…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梁先生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教育子女的问题,梁先生在《孩子》一文中说得最是透彻。在他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实际生活中做父母的大多溺爱孩子,他甚至略带调侃地新解"孝子"。说从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如今的"孝子"是"孝顺孩子","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在文中,梁先生说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