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兰人为生存而流浪,他们曾为自然环境所迫而流浪,也为逃避战争走上不归的流浪之旅;他们一次次失去生存的环境,甚至永远地失去了故乡。他们是带着故乡到处漂泊的流浪人,而他们的后代只记得流浪,关于楼兰怕早已忘了吧? 本组图片表现了楼兰人后代的生活。他们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喜欢流浪,喜欢过迁移的生活。这些图片是作者在楼兰周边的大漠中数次追踪楼兰人的后代时拍摄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流浪儿童的救助需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值得关怀与帮助。这一理念使其能够对流浪儿童做到‘同理’、‘尊重’、‘接纳’,从而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唤醒他们对爱的感受和对幸福的体验,重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流浪儿童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四处漂泊的日子,由于其弱势地位,很容易受到各种伤害。由于各种特殊的经历,流浪儿童的心理受到很多不良影响,这不利于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笔者在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习时便遇到了这样一群孩子,小丰(化名)就是其中一名。  相似文献   

4.
都市中的WWF     
都市中,他们是一群与众不同的人,自称环保者(wwf)。但闲暇工余,他们最经常的活动就是观鸟。当然理由种种:有亲近自然、认识鸟类的,也有体验野外活动的,甚至只是想结交朋友  相似文献   

5.
人们用典型的临床问题以及标准问卷调查来评估流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害经历和使用毒品的情况。这些流浪青少年也被问及他们认为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那些和健康有关的问题。如曾经的受害情况、高毒品使用率、心理问题等,并不被他们当作问题看待。另外,根据一项采访的反馈,流浪青少年表示他们几乎很少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常常是用各种其他方式来对待问题。尽管流浪青少年不愿使用上述服务。但很多流浪青少年表示他们愿意和顾问探讨自知问题,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两者之间也有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家庭破裂、教育不当、经济贫困等多种因素导致儿童流浪现象的产生。这些流浪儿童离开监护人,流落街头,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生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成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深入了解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犯罪状况和被害状况,进而有效地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本文对我国城市流浪儿童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括了流浪儿童被害的几种主要类型.提出预防流浪儿童被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苏学愚 《职业时空》2008,4(9):103-104
流浪未成年人是指18岁以下的、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目前,各国政府普遍重视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需求,都在探索流浪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8.
深圳的四月,阳光分外明亮。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匆匆赶路的人们都在为生计奔忙。然而,有一群孩子为了自己的生计,却把焦灼的目光投向了这些人。这就是从四面八方涌进深圳的流浪儿童。他们是怎样来到深圳,又是怎样生活的,调查这些问题,成了我们此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观察街头儿童的言谈举止、衣帽神态方面,来鉴别他们是正常的外出游玩的学生,还是离家出走的流浪儿童,抑或是受人指使已加入偷盗团伙的少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况之复杂,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流浪乞讨儿童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因此,我们需要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社会救助,让他们告别流浪乞讨生活,回归主流社会。本文介绍了福利院的发展现状及在流浪乞讨儿童社会救助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并结合我国流浪乞讨儿童的特征,详细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福利院在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盛森 《金色年华》2008,(8):20-20
美国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以偷盗为生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他们的法定名称是“抵押收回执行人”,而美国百姓却习惯叫他们“回收人”。  相似文献   

12.
王瀛 《当代老年》2010,(5):30-31
一群退休老人,在家里,他(她)们是爷爷奶奶,退休前,他们是行政职员、教师、绿化工人、司机、自由职业者……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乐器。缘于一份对于音乐的热爱,他们聚在一起,从零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这样一支专业高效的精英队伍,一群奋斗着拼搏着的可爱的人,他们是求职者的挚友,用人单位的好参谋,职业的贴身管家。他们是奋斗在一线岗位的从业者,也是启明人生的心灵导师;他们是科学和梦想的传道者,也是希望和快乐的追逐者;他们是不断创新的自我实现者,也是燃烧青春的默默奉献者。他们,就是战斗在职场的职业指导师。在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的"2013年全国高级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资阳市有这样一群退休老人,他们最大者75岁,最小者51岁。他们年轻时曾是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个体户,身份各异。他们出门随身两件宝:一是一辆自行车、二是一件背包。他们快乐一起10余年,足迹遍及祖国10余省(市),行程15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浪儿童是社会成果分享者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他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都因其流浪地位而受到严重的威胁。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既有利于流浪儿童的正常社会化,也是儿童权利保护的非歧视原则的本质要求。从非歧视原则出发,政府部门应坚持零拒绝原则,从而尽可能地使流浪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无处不在,胜利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他们都是天才演员,永远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孔。他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红色特工”。在这些“红色特工”中,  相似文献   

17.
在广州原芳村区政府旁的小区里,住着一位退休5年的何女士。在1996年上班时注意到路边“摇尾乞食”的流浪狗的那一天起,何女士便开始了收养流浪猫狗的生活,12年来,面对家人的阻挠、街坊邻居的劝说,她对这群无主猫狗的关爱之情始终不曾间断。街坊们说,经何女士抚养的病残流浪猫狗不下三四百只。  相似文献   

18.
近日,《绍兴日报》评论的0Q群里,有一位群友提出这样一个小小倡议:“大家以后扔垃圾的时侯,里面有大头针、刀片、玻璃之类的,尽量用胶带缠一下,多缠两圈,这样可以减少对保洁者和捡垃圾者的伤害,他们大部分都是弱势群体,赚不了多少钱,受伤了看病不容易,大家一起帮忙转发,传播正能量!一起行动,有群的转哈。”  相似文献   

19.
在大饭店里东张西望的人□瘦马★大饭店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一,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不可名状的游思,他们是怎样一群人?★大饭店的咖啡厅给我们以某种亚文化的支撑。★大饭店的一些破绽成全了他们的小市民趣味。本文所涉及的大饭店特指星级宾馆或饭店。它们的出现是城...  相似文献   

20.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然而我国却有这么一群被称为“失独者”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独生子女曾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时光,后来因为种种意外失去了生命。这些“失独者”很难再生养孩子,他们除了面临养老的窘迫,更重要的是还要饱尝情感的煎熬,他们亟待社会更多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