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南 《职业时空》2008,4(7):17-18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然而,这些传统的美德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最近随机抽取了高职护理专业三个班共163人做了一次孝道实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生日时会主动问候”者55%、“关心父母身体”者60%、“理解父母烦恼”者42%,  相似文献   

2.
新型孝养观的含义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年指出,西方社会是“接力”式养老模式,我国则是“反哺”式养老模式。孝道不仅是父母的需要、老年人的需要,也是儿女的需要、年轻人的需要,是一种良心债,是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馈、反哺,是年轻人做人的一个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3.
毛利权 《当代老年》2010,(10):13-13
我下班刚进门,看见儿子正在屋里写作业,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做学校发的一张‘孝道试卷”。我扫了一眼卷子,“父母穿多大号的鞋?”狻母患过什么疾病?”“是否为父母洗过头?”等等,卷子上列了20多道题。  相似文献   

4.
胡雨桐 《职业》2016,(21):119-121
古往今来,“孝道”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是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成大事业者必备的道德素养。在高职学生中推行“孝道”文化,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都有深远意义。本文围绕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和对大学生“孝道”素质的培养而展开,将“孝道”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而论述对大学生开展“孝道”文化培养的意义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孝道是指子女等后辈对父母等长辈敬养的行为及观念,它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孝的本质是对父母等长辈的关爱,即对长辈的关心、爱护、尊敬、赡养、服侍及精神慰藉等的行为及其观念。孝,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是指对父母、公婆岳父母的敬养;广义的孝,还包括对祖父母、叔父母、伯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以及兄姐、嫂等一切年长亲属的关爱。再广一些就是对社会上所有的老人都要关爱。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相似文献   

6.
古人讲“百德孝为本”、“百行孝为先”。对孝道的重视、崇尚,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最近一个时期,有多个地方党委出台有关干部任用的文件,规定干部不孝顺父母不能提拔重用,这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赞许者不少,质疑者有之,众说纷纭,孝道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社会变迁不能忘却父母养育之恩。子女尽孝是天经地义,孝的核心是爱,是人的本性,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爱心和孝道,在任何时代都是共同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发起和组织的民间志愿者为主的调查队,于2005年11月初至12月中旬,就中国部分农村老年人供养状况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6个县(市、区)72个行政村的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6此次调查重点是农村老年人口中,有儿有女,或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家庭,被调查涉及人员10410人。 从这篇调查报告中,我们强烈感到作者对现代社会中,亲情人际关系正在物化。人伦道德被扭曲,出现了“物质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的强烈反差。从而引发我们思考,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不能丢下农村老年人,失去传统孝道的农村,文化传承将断裂,蔓延下去,也许我们自己已面目模糊。现就翟玉和农村老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刊登如下.通过此文本刊将对孝道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再认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孝道文化的新理念进行征文,欢迎广大读者朋友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8.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在新时期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得到继承和发展。21世纪标志着全球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是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冲突,在面向未来中分化、交融和整合,“孝道”文化也不例外。新时期“孝道”文化的价值取向,将立足民族文化的根基,又超越历史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因此,传统孝文化的建构与重构对老年入的地位、思维方式和生活质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文字记载以“孝”为核心的敬老养老的孝道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索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当代社会实践的理论问题,用科学扬弃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孝道文化,对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确保我国1.3亿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亲密有间:两代人话语中的新孝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现代城市家庭的孝道标准已由"顺从"向"尊重"演化,亲子间的互动模式由"奉养无违"转变为"亲密有间"。因此,建基于个体独立和平等关系的新孝道模式有利于代际间的"自立"和形成有"利他"情感的亲密关系。新孝道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孝道要求,即对精神赡养的重视(显亲、悦亲强化),而物质赡养成为辅助性要求(养亲、侍亲弱化),使孝道理念回归到基于对父母的尊敬和真挚的爱而"善待"父母。  相似文献   

11.
以“敬老助老,共建共享”为主题的为老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山西太原今年在重阳节期间推出以“敬老助老,共建共享”为主题的为老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营造新时期尊老、敬老、助老良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强化宣传,营造“敬老”氛围  相似文献   

12.
老年文化,是社会对人生老年阶段的认知与老年人群自我意识的人文传统。山东老年学学会前几年认真做了孝道文化课题的研究和传播,对敬老爱亲风气起了推动作用。如果孝道文化是老年问题的“他向”文化,以下我要讲的老年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孝:从权力话语到人道本色“孝”在古代被政治化、权力化了,成为一种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在“父为子纲”、“家无二尊”的政治性的权力构架下,家庭关系是天然不平等的。传统“孝道”建立在宗法等级权力,而非父母子女权利一体平等、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因而,必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4.
“我带着父亲,决心以孔子周游列国的精神,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大学退休教授许挺不仅自己孝敬老父亲几十年如一日,还在大学课堂上,免费讲公益孝道课。4月9日上午,许挺带着92岁的父亲,奔波7省免费宣讲孝道和诚信后回到郑州。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新时代。如何建设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老龄社会,弘扬中国东方传统孝道文化的理念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希望所在。孝道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孝道是我国古代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国家庭文化的核心。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经济增长,产生了道德滑坡的现象。本文从大学生为何要行孝道,为人子女以及今后为人父母应分别具备怎样的心智模式等几方面,就如何通过孝道培育大学生的成功心智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来有“孝为德之本”之说,考察一个人的德行,首先看其是否尊崇孝道。  相似文献   

18.
乌鸦反哺,这是古时候对孝道的歌颂。然而在赵雯心里,"反哺"已经成了"索要无度"的同义词。她曾经以为,报答父母就是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甚至不惜为此赔上了婚姻和爱情。但是,当她再也无力支付的时候,这孝道该怎么继续?  相似文献   

19.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任务。在我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中“孝”(或称孝文化、孝道、孝德,下同)是无法逾越的,它是儒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世界》2014,(9):61-61
1.善事父母 儒家经典《尔雅》中将“孝”理解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将“孝”归于“老”部,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比较经典的解释,“孝”的本文是指善事父母。“孝”最早是一种仅限于调整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家庭伦理规范,“善事父母”成为家庭关系中子女的最基本义务,因此也就成为传统孝文化中最核心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