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西俄德的《神谱》讲述了古希腊诸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赫西俄德向我们展现了诸神的谱系与诸神与人起源的关系.通过对神王宙斯与其他诸神属性的梳理,通过宙斯的“王权”、人的起源、人与神的分离,来讨论赫西俄德对人的城邦中的秩序、限度、关系的理解,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赫西俄德在《神谱》的序诗中讲到诗神缪斯与赫西俄德“我”的相遇。在此序诗中,可以看出赫西俄德首次确认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权力;也可以看出诗人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歌唱《神谱》,歌唱宙斯神族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为后世留下了两部相对完整的诗篇——《神谱》和《劳作与时日》.表面看来,两个文本散乱无章,且存在着许多矛盾.然而,隐晦玄妙的叙述背后却另有深意.贯穿两个文本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为理解文本的意图提供了一个切人口:通过领会普罗米修斯盗火与宙斯立法之间的微妙关联,也许能够更加清楚地体味古风诗人对人世政制的沉思.  相似文献   

4.
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详细地论述了人类经历的五个时代。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一时代神话,希冀寻找出其潜在的含义。一些学者认为,赫西俄德的五个时代,代表了一种持续衰退的史学观念,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在这种衰退中存在着一些进步的因素,悲观中带有一定乐观的因素。赫西俄德通过对五个时代的神话的描述来证明劳作是正义的基础,唯有正义,社会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  相似文献   

5.
对"读<山海经>十三首"组诗的解读学术界存在着历史主义和接受美学两种倾向.历史主义者穿凿附会,旨在挖掘组诗的政治寓意,结果诸家解释互相矛盾.而实际上,"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接受美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在阅读<山海经>时,陶渊明的期待视野与<山海经>的神话性质相契合.他以<山海经>游仙娱情,渲泄政治愤懑,从而获得了"俯仰终宇宙"的审美乐趣和人生自足.  相似文献   

6.
宇宙起源论是创世神话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希伯来圣经<创世记>1-3和汉文古籍创世神话里都有具体表现.<创世记>1-3反映的是一种创造论的宇宙起源模式,追溯中文"创造"的涵义,它最初并不表示宇宙起源.汉籍创世神话里的宇宙起源模式表现出以混沌为基础的自生特点,而盘古神话整合了混沌和化身型宇宙起源模式.使汉籍创世神话内部圆融和谐.由此反观<创世记>1-3,两个创造叙事内部也呈现合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荒原>和<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荒原文学的划时代代表作.两部作品中"荒原"社会意识的展现、死亡和复活的主题、神话和典故旁征博引的表现手法、水意象的应用等都突出展现了"荒原文学"的意蕴和特色,从<我弥留之际>对<荒原>的呼应和共鸣之处体会,更能领略美国荒原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新片<阿凡达>上映后风靡全球,好评如潮.它的成功不仅在于"3D+科幻+惊险"的电影形式与情节,也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神话因素.文章试从主题思想、叙事结构和叙事因子三方面剖析<阿凡达>再造神话的方式,从而为中国重述神话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西方悲观主义文明论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神话,赫西俄德"黄金时代"理论可以视为其历史源头。在近代,乐观主义文明论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悲观主义文明论只是作为支流而存在;但卢梭的浪漫主义文明论促进了它的逆势发展。20世纪,斯宾格勒以"文化形态学"为核心的文明论,促使悲观主义文明论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鲁迅晚年创作的<故事新编>,通过三种途径对历史和神话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创造,即"历史的同时化呈现" 、"取一点因由"再"随意点染"、人物形象的"脱冕".历史和神话为什么能被鲁迅象"橡皮泥"一样任意地揉搓?是因为<故事新编>是西方表现主义深刻影响下的产物.在表现主义那里,为了表现作家的思想和个体情感,历史可以成为主观表现的工具,被创作主体随心所欲地撕碎、变形、颠覆、改编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