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才市风向     
《人才开发》2005,(5):60-61
我国人才市场建设取得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才中介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市场。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5449家,从业人员36233人;2004年全国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共接待流动人员4877万人次,登记要求流动人员1314万人次,帮助572万人找到了新工作或转换了工作岗位;共为209.9万家单位提供了各类人才服务;举办各类培训班22525次,培训各类人才2066187人次。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
9月7日,国家人事部与上海市、无津市、沈阳市组建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华社新闻中心举行。人事部副部长张汉夫代表人事部向记者宣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人事部决定分别与上海市、天津市、沈阳市人民攻府共同组建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和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将于今年10月20日在上海市中山西路620号开业。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和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也分别于9月16日和9月28日在沈阳和天津开业。 近几年,我国的人才市场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去年,全国已挂牌的人才市场有1145个;全国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有9.546个。另外,还有其他部门、单位的人才交流机构400多个。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登记要求流动的人员达170多万,比1992年增加1.7倍,通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入  相似文献   

3.
怎样开展人事代理工作天津市人事局天津市的人事代理工作是与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共同起步的。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是国家人事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3月共同组建的第一家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从1996年4月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与中国投资银行天津分行正式签定第一份...  相似文献   

4.
我国又一个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中国西安人才市场正式挂牌开业。 中国西安人才市场由国家人事部、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共同组建,是继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地之后开办的第7家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 开业后的中国西安人才市场将立足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人才和用人单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辐射作用,为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开发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海人才市场自去年10月20日开业以来,除为区域性人才交流提供便利、优雅的交流场所外,同时还把与人才交流相配套的服务项目集中到市场内,方便了单位选才和个人择业。 开业以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坚持每天对外服务,每周二、六举办有四、五十家单位参加的固定人才市场。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2000家单位进场招聘,其中有50多家外省市的用人单位;应聘人员达15万人次。为提高人才交流的质量和层次,中国上海人才市场还举办了厂长经理、中专毕业生、机电行业、金融行业、宝钢集团、金狮集团等七场专场招聘洽谈会。招聘单位反映这里能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应聘人员反映这里招聘的岗位多、层次高,愿意来此应聘。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人事部共同组建的中国上海人才市场,10月20日正式举行开业典札。这标志着上海的人才市场跨入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家级市场新的里程。国家人事部部长宋德福专程从北京前来祝贺并作了讲话,宋德福部长说。这个市场的建立,为全面三大人才市场(另两个为沈阳、天津)的组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市场主体建筑为一幢五层楼房,总建筑面积6412平方米,内设交流大厅、接待大厅和高级人才洽谈室,人才培训、测评室,人才信息库及其他服务设施。除节假日外,全天开放。市场采用计算机(包括大屏幕显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服务手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 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领导机构为市场管理委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是继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之后,我国诞生的第三个区域性人才市场。它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10年来,上海的人才市场经历了一个由孕育到启动、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尤其是1992年,《上海市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的暂行规定》的颁发,为人才跨行业、跨地区流动进一步扫除了障碍。《规定》推出的《工作寄住证》制度,使上海从外省市引进人才多了一种形式,到1994年初已有500多名外省市专业技术人员到上海工作,申领了《工作寄住证》。 随着上海人才市场的建立,它的各项功能迅速发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劳动局、上海市总工会主办,中国上海市人才市场承办的97’春季大型人才技术交流洽谈会于三月二日创造了人才市场有史以来的四个最:进场招聘单位最多:994家;进场应聘人数最多,近5万人;达成交流意向最多,达3万余人次;计划招聘岗位人数最多,12504个。 记者于8点30分赶到人才技术交流洽谈会场外,此时已是人流滚滚,场外已挤满了进场应聘的人群。在进口处,络绎不绝的停靠的出租车,已造成交通堵塞。从车里下来的,几乎全部是年轻人,有的三三两两相约共乘一车,有的单独乘车赶来参加人才交  相似文献   

9.
一、上海卢湾区人才流动及市场现状评估 上海卢湾区人才市场建设已经起步,人才交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进入市场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它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其根本原因是区属企事业,机关人才管理体制,还没纳入人才市场运行轨道。据近期调查,90—93年调入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共1981人,其中组织调动1671人,占84.3%;人才市场招聘148人,占7.4%;个人推荐216人,占10.9%。这三年中调出本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共2713人,其中组织调动1560人,占57.5%,通过社会招聘调出539人,占19.8%,因私出国或其它原因调出有614人,占22.6%。很显然人才计划调配仍是主渠道。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占很小部分。这种现状很难适应我区经济增长对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很难产生人才竞争的良性循环。其问题表现在: (1)人才市场的主体没有真正形成,用人部门和人才双方的自主权,实际上未真正到位。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人才的计划配置模式很难突破。人才竞争机制难以建立,富余人员难以安置,人才难以留住。从90—93年调入调出人员看,进1981人,其中专技人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着经济建设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应运而生,全国各类专业人才中约30%的有流动意向,但流动率仅为2.6%。我国最大的人才市场之一的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曾经为30万人次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却只有2万左右的人才流动成功。某省的人才交流会,登记交流的约3万人(次),达成意向协议的有13.5%,最终潇洒到位的却不足2%。可见人才能潇洒地进入市场,却不能潇洒地到位,缘何? 没有办法的“办法” 某部门人事处的负责人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到我们系统里来“觅才”、“挖人”,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不管是北京还是广州的用人单位,倘若要在上海招聘高级人才,只要进入新近正式运转的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正宽带网,就能称心如意地一个一个挑选。应聘者的学历、外语程度、身高、音容笑貌以及自我介绍的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在电脑屏幕上动态地显现出来,使招聘者较全面地了解所需人才的情况,最终满意而归。 上海IP宽带网上人才市场试运转半年来,先后有来自国内外的高级人才2000余人上网浏览,人才交流成功率比传统的网上人才市场高出一倍左右: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网址为:http://WWW·hrm·sh·cn我国首家IP宽带…  相似文献   

12.
据宁波人才服务中心透露,去年来该市人才市场“高热”不退,往年自9月份大中毕业生相继就业,人才市场就明显降温的过程去年并未出现。去年10月至12月3日人才交流集市开市9次,共有242家单位和7345名求职者入市。分别比前年同期增长58%和284%。 细观其因,除入市择业观念日  相似文献   

13.
案例B公司是一家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此事,B公司销售部陈经理曾给总经理蒋先生提过几次意见,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们"养"起来,费用太大了。这样,B公司的销售人员流动性很大,包括一些销售骨干也纷纷跳槽,虽然蒋总对销售骨干极力挽留,但是没有效果。面对此种情况,蒋总并未在意,仍照着贯例,派人到人才市场中去招人来填补空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国际竞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纷纷采取措施推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引领了全国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小城市的吉林省延吉市人才市场,如何克服自身弱势,把握机遇,更好地为本市经济建设服务,是包括我市在内的许多人才市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大多是行政事业单位,对政府和  相似文献   

15.
刘光春 《人才瞭望》2004,(10):66-66
B公司是一家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此事,B公司销售部陈经理曾给总经理蒋先生提过几次意见,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们“养”起来,费用太大了。这样,B公司的销售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前不久在视察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时说:要推进上海的人才高地建设,必须重点在两大领域实现突破:一方面要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尽快真正实现人才价格的市场化。 在徐匡迪讲话发表前,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高级人才应聘时的年薪心理价位与招聘单位的岗位薪资之间已并不相差遥远,也即在上海高级人才的薪资身价已完全明朗化,从副总经理的年薪约11.5万元到企划专员的近3.8万元,各层次不等。 据称,这是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成立五年来首次公布企业高级人才的“身价”,标志着高级人…  相似文献   

17.
许多地方兴办了人才市场,既解决了人才的流动问题,又为一批人就业提供了条件,受到了多方人士的欢迎,称赞人事、劳动部门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但也有些地方把人才市场办成了关系市场,有的事先商量定了,后到人才市场去,只是办个手续而已;有的本身不是人才,而有权的父母、亲戚是人才,因那些有权者许愿要替某一地方办件事情,就把他们要安排的人通过人才市场收下来。那些一无亲、二无故,手中又无钱和礼的人,即使有真才实学,到了人才市场也无单位接受。 把人才市场办成关系市场,不仅使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反而给那些会搞关系学的人找到护身符,明明是他们的关系户,经过市场一走就变成了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管会龙 《人才开发》2001,(10):46-47
为加强网上人才市场的管理,规范人才中介行为,保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青岛市人事局出台了《关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从事人才中介活动及发布人才招聘信息广告的办法》。这是继上海出台相关办法之后,在全国第二家出台“网上人才市场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上海、广东、重庆、浙江等省市接连到北京举办招聘人才活动,再次引起北京对人才流失现象的高度关注。 1月,上海12所高校向北京的高等院校伸出“橄榄枝”,有近700人与上海达成初步意向;而在去年12月,上海20家企业与北京10所名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供需见面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今年已从北京招聘到包括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在内的200多位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20.
和许多西方人一样,我对中国的最初了解也只限于北京、上海、天津和其他一些大城市。1985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正是这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改变了我之前对中国的看法,中国朋友的热情友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