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基于江西省646户空巢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探析影响空巢农户农业科技吸纳意愿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在村离县城距离越远、户主年龄越大、社会化服务推广越普遍、监督检查频率越高,农户对农业科技吸纳的意愿就越低;村农业科技资源丰富度、户主文化程度、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家庭收入中农业所占比例、粮食种植面积、农技人员推广等都会对科技的吸纳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而户主职业、村集体组织推广、家庭人口数、农技采纳面积、农作物种植类型、宏观指导频率等因素与农户科技吸纳的意愿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种稻大户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技推广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发现作为中间变量的农业部门技术指导服务评价、农机补贴评价、种稻大户应用技术奖励和扶持评价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户身体状况、是否科技示范户、家庭人口数、是否丘陵地区、所在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会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之外,年龄、教育水平、生产规模、是否为村组干部、外出务工人数、是否平原地区等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中间变量来影响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皖南H镇的经验,探讨了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现象及其生成逻辑。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基层农技部门在服务对象、服务渠道和服务项目上都主要倾斜于新兴的规模经营主体,而不断弱化对广大小规模农户的服务,使其在农技服务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和规模经营主体分别基于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和逐利逻辑共同推动的结果。在广大小规模农户仍然构成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基本面的前提下,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亟待纠正。为此,需要从农业发展观、农技服务定位和小规模农户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信任和收入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有天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信任和收入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和参与方式的重要因素。利用对陕西省474户农户的入户调研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信任与收入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信任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即信任水平越高,参与意愿越高,但对参与方式没有显著作用;农户人均年收入对参与方式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收入越高,越倾向于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信任与收入水平对参与意愿和参与方式的交互影响均不显著;家庭人口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参与方式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年龄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对参与方式没有显著影响;环境认知水平对参与环境治理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为此提出,政府在农村公共环境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更重视农户的主体作用;继续引导农民创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重视农村社区以信任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的培育,以提升农户的信任水平和对环境治理的参与意愿及贡献度。  相似文献   

5.
圣去于湖南资兴320例农户水稻种植的问卷调查数据,从一般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人素质因素三个方面,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般环境因素对水稻种植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家庭环境因素次之,个人素质因素影响最小。具体来讲,农户对稻谷价格评价、生产资料价格评价和种植补贴评价越满意,其水稻种植意愿越高;家庭种植面积越多、家庭收入等级越高和水稻种植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越大,农户水稻种植意愿越高;教育对水稻种植意愿影响的曲线呈倒“U”形。  相似文献   

6.
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豫、冀、鲁、皖4省1058份种麦小农户对种植绿肥环境属性的支付偏好,结合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小农户资本禀赋、环境变化感知的异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对绿肥不同环境属性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户禀赋中,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人均收入水平、与亲友交流频繁程度、文化程度对小农户绿肥环境属性的支付意愿有积极影响;在环境变化感知中,担心小麦产量受到环境恶化影响的小农户在支付意愿上更强;在资本禀赋和环境变化感知因素的影响下,农户对豆科绿肥环境属性的支付意愿显著提高,其中,对耕地质量与肥力提高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对耕地质量与肥力略有提高属性的支付意愿最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湖南湘北地区218户农户的调查,构建3个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意愿具有直接影响,农户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程度越高,农户越愿意进行农地经营权资本化;农户垂直分化通过影响农户土地功能偏好进而对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农户垂直分化程度越高,越偏好土地的财产功能,进而越愿意进行农地经营权资本化;土地功能偏好在农户水平分化和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户主文化程度、家庭非农技能劳动力成员、土地集中度、村干部支持程度等因素对农户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余姚市马渚镇瑶街弄村的入户调查,实证分析了社员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非社员农户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八成以上社员农户对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满意"和"非常满意";非社员农户2/3有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非农产业越发达,非农收入越高,农户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就越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模型,对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补偿政策的认知等变量的共同影响;受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林业种植培训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受访农户的性别、年龄、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非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等因素对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有负向影响;受访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偿、现行政策是否会影响家庭的林业收入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改善农户对森林补偿支付意愿的建议:提高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加大以森林为主体的村集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0.
利用江苏省320户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并从农户的视角考察农技推广现状.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从需求意愿、需求内容和优先序以及偏好的技术服务供给主体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技推广现状则从农户解决技术难题的方式、对现有农技服务效果和推广人员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等方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有着强烈的技术服务需求,其需求的重点是新品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供销信息;(2)农户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尚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权变动视角,利用陕西省泾惠渭灌区88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Hanemann模型对小型水利设施的投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Logistic模型考察私人产权、集体产权和混合产权制度安排下农户小型水利设施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标底价为单独自变量的Hanemann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投资意愿是131.22元,在私人产权、集体产权和混合产权情景下,农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分别为129.42元、129.55元、132.76元;标底价格与投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因节约监督成本和协商成本对村集体管理、用水协会管理和私人承包经营管理方式下农户的投资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私人承包的产权安排下,因农户更为明晰的产权引导,水利认知与农户的投资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用水协会管理的制度安排下,小型水利设施的投资意愿受到农业收入的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农户的收入水平越高,越有经济实力为水利设施建设出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户的视角获取基层农技员的推广行为,从农户水稻产量、种稻知识技能提高以及推广服务满意度三个层面界定推广绩效,并实证分析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对推广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综合得分越高对于农户水稻产量增加、种稻知识技能提高以及农技服务满意度评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1 009份鄱阳湖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权益保障和村干部特征对农户退耕还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权益保障对农户退耕还湿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村干部特征变量中,村主任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户退耕还湿意愿有显著负影响;种植大户的村支书会提高农户参与退耕还湿的积极性;作为姓氏大户的村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更易号召农户参与退耕还湿。  相似文献   

14.
农民对土地产权的认知情况是影响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58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研发现,43.62%的农民认为自己有土地占有权,95.2%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土地使用权,94.5% 的农民认为自己有土地收益权,63.1%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土地流转权。而49.48%的农民愿意用承包地换经济补偿,24.83%的农民愿意用承包地换城镇户口,14.14%和11.55%的农民愿意以承包地换城镇住房和城镇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险。另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农民对土地占有权的认知状况对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对土地收益权和流转权的认知状况对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户对土地使用权的认知状况对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不显著。除此之外,农民的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供养率越大以及有子女在城镇上学或工作的,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越强;农民承包地的面积越小、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低以及距离最近县城的距离越近,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越强。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510户种粮大户实地调研数据为例,对不同规模种粮大户的融资需求意愿及融资需求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粮大户的融资需求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不同规模种粮大户之间差异明显;不同规模种粮大户在借贷金额、借贷期限、借贷利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借贷用途和融资渠道选择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总样本和不同规模组种粮大户融资需求意愿及融资需求量的影响发现,总体上,户主技能、家庭收入、土地规模、信贷政策了解程度及地区变量对种粮大户融资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年龄、户主技能、家庭收入、土地规模及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是影响种粮大户融资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但从不同分组角度看,种粮大户的融资需求意愿及融资需求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参与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参与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意愿越低;男性比女性参与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意愿更强;文化水平越高,参与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意愿越低;对组织的满意度与参与意愿负相关;平级沟通越多,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越强;入职渠道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越低。组织可以通过农民工培训、制订符合农民工发展职业规划、改变组织沟通方式等措施来降低农民工参与意愿,从而减少劳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掌握并降低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感知风险,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平台的行为意愿。基于感知风险理论,运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跨境电商平台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商品感知风险、时间感知风险和支付感知风险越低,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购买意愿就会越高;消费者的配送感知风险越低,其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推荐意愿就会越高;性别、年龄、学历三个变量在感知风险影响消费者行为意愿的过程中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因此,跨境电商平台要强化平台所售商品的质量保证,注重简化平台商品的交易流程以减少消费者在平台上购物所需的时间,着力加强平台支付流程和支付信息的安全保障,努力提高平台商品的配送服务水平,并根据平台消费者的个体特征提供差异化的商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需要新的视角。将乡村作为旅游发展的局域社会生态系统,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450名农户为例,探索社会资本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关系网覆盖面越广,旅游信息获取量越多,农户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意愿越强;农户规范化程度越高,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农户合作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贡献率最高为4.03,农户合作程度越高,社会资本存量更丰厚。此外,民族属性、耕种类型、旅游经营产业类型等特征变量也会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以上结论意味着,良好的社区参与、良好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是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宜春24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有偿林业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有偿林业技术需求意愿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经营历史、林业经营资金获得难易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对林业政策稳定性的评价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在家劳动力人数呈显著负相关。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武汉市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认知程度、未来预期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城郊农村地区,约有37.92%的农户存在农业低碳生产意愿。②认知程度和未来预期均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农户用于信息获取的时间越长、对低碳农业理念的了解越深、有过相关培训经历,其参与农业低碳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户对低碳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预期越好、价格预期越高、声誉预期越好、政府支持力度预期越大、成本预期越低,其参与农业低碳生产的意愿则更为强烈。③控制变量中,户主性别、劳动力数量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而务农年限和农业收入占比则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增强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