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雪花秘扇》将一种新的民俗观念纳入文学的大家庭,为中国当代影视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素材.作为一部民俗电影,《雪花秘扇》不仅让人们对于“老同”的真挚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还引发了对于女性生存与斗争的思考,并使人们立足于当下社会反思女性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
司法在社会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俗习惯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节器",将民俗习惯引入司法,在适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家法发生冲突,主要表现在法律观念、规则与制度、调控纠纷方式与手段等方面。从历史沿革、发展成因等方面深入分析,找到解决民俗习惯与国家法冲突的路径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隋唐时期中国民间流行的色彩民俗,认为,统治者硬性的规定和社会的主流观念是这一时期民间色彩民俗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通过宗教观念、宗教活动的复杂性对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进而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及民族意识在群体生活中的认同所起的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本文对农村建房过程中的邻里纠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民俗信仰对乡村治理的挑战,发现“高人一头冶民俗信仰所代表的符号象征和社会期望是造成建房中邻里纠纷的文化根源,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所造成的利益冲突则为“高人一头”纠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要解决这一纠纷必须将民俗信仰、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相协调,并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相似文献   

7.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受制于这种语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 ,它往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独特认识 ,是民风民俗的具体体现。“语言禁忌”与社会文化观念 ,社会变革以及语用环境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它是语言多维交际功能的具体表现 ,更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  相似文献   

8.
论公众教育观念及其心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教育观念是一个观念群,它包含了社会大众对教育各方面的认识和看法,而且有不同的存在形态。由于教育观念既是制度、理论形态的,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形态的,为了更好、更有效、更深入地研究教育观念,应着重从心理层面着手。文章试图从区别人们容易混淆的教育概念与教育观念开始,进而弄清教育观念的实质以及特点,并通过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现有的教育观念形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最后介绍了构成教育观念结构物的几个要素:文化习染、知识影响、个人建构。  相似文献   

9.
民俗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态的重要表现方式,它还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物质民俗是古埃及对青年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生产民俗活动使埃及青年完成了职业教育;修筑金字塔、神庙等大型劳动密集型工程,使埃及青年学会了团结协作,塑造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埃及人;生活民俗促使埃及青年形成正确的女性观、道德观;文体活动培养了埃及人的竞争意识;器物民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使使用者受到埃及传统文化的熏陶。古埃及民俗中孕育的教育功能对今天我国的公民教育仍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月、星神话是天体神话的主体部分,民俗文化中积淀了丰富的天体神话内容;日月星神话是我国各民族现今流传最广泛的一部分,且神话的演变带来了民俗的变化和发展。太阳神话在民俗文化中的体现是对生的渴望,对阳光的向往;月亮神话是人们求圆满、完美的一种民俗观念;星体神话则是一种高层次精神追求和寄托的民俗理念。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三身代词发展到明清时期,与社会交际需要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社会交际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上下尊卑关系;另一方面,汉语三身代词在敬称、谦称、傲称、蔑称的表达以及性别差异标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缺位。于是三身代词与其它称谓形式组合使用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偿性手段,这种手段可准确地表明人的社会地位、充分展现使用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纵向层次教育和横向相关教育的不同特点和目标,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从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远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人们的观念、心理、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揭示此现象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无疑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不仅对帝制中国隋唐以后的政治制度、士习民风、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还对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功能的社会礼俗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影响体现在:礼俗内容纳入科考范围,使得社会礼俗得到广泛宣传与普及;遵循能力本位,促使礼制下移;造就数目庞大的士绅阶层,担当传统礼俗的实践者与传播者;衍生出了众多富有科举色彩的传统礼俗。  相似文献   

14.
清末直隶新式社团十分活跃,各种天足会的成立推动了直隶的不缠足运动。而禁烟会的成立不仅将直隶的禁烟运动推向深入,而且将禁烟与立宪联系起来,将禁烟与收回主权相联系。直隶科教卫生等类新式社团的诞生,在开化社会风气,提高民众素质,促进地方自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式社团的兴起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性支撑,对于民众现代意识的产生、社会风俗的变化,乃至直隶的基层社会结构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旧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仍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只有发展民族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扩大交流与合作 ,才能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住宅风水与人的生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在当今工业文明社会,因其不符合机械因果论曾被斥为迷信,为众多学者所拒弃,其实它根植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包含潜在的科学性,对人们居家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其对现代民居设计观的影响,可为今人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与道德     
文艺与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两种不同形态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有较大区别。文艺包含道德的内容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 ,道德以文艺为重要的传播手段。文艺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现象 ,是人们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活动 ,道德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文艺忠实地反映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风尚 ,道德和政治为文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 ,应当成为文艺与道德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民俗与民法     
民俗指民众的风俗习惯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俗是从世代相传的经验中发展起来的 ,民法的源头在于民俗。民俗直接影响着民法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形式 ,是民法的精神依归。民法取代民俗 ,其根本动因归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此外 ,民法的产生还受到民族矛盾、文化矛盾等多种综合矛盾的作用 ,是民俗无力驾驭、控制调节社会矛盾的结果。对利益冲突的调和 ,民法比民俗更具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民俗是一种历久弥经的文化积淀 ,它产生于遥远的古代 ,绵延于现代文明社会 ,今天 ,它仍不失为研究民法时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从这独特的视角可以揭示民法的起源、本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彝族丧葬习俗积淀着彝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华,是古代彝族文化的缩影,在彝族宗教、彝族古代社会结构、彝族文字与文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过去的保护措施是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文字和影音像记录,这种方法虽然搜集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但是仍然存在缺陷。对彝族丧葬习俗的保护可以采取旅游开发的方式,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实现民俗资源在原生态环境下良性循环,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潮汕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婚姻禁忌习俗。潮汕婚姻禁忌习俗具有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对喜庆欢乐婚礼气氛的点缀;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与社会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意义。由于社会的变迁,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转变的影响,潮汕婚姻禁忌习俗发生了极大的流变。我们必须从潮汕婚姻禁忌习俗的流变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正确看待各种潮汕禁忌习俗,发挥其在建设文化潮汕、和谐潮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