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证的是,在自然河流状态下,库区下游自宜昌至沙市段长江河床历史演变的概貌,希望能为重新提出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相关部份,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一、宜昌—枝城段的演变长江出三峡进入该河段,虽然地势急剧下降,河谷随之拓宽,但两岸低山、丘陵仍然濒临江边,制约河床,所以该河段历史时期河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长江和汉水是联系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自然纽带.武汉三镇既以长江和汉水互相联系,又因长江和汉水彼此隔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直到1949年5月解放以后,才真正在经济上交通上、城市建设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来看,汉阳和武昌均在东汉末年显示了它们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两者大致同时出现,但以后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则武昌比汉阳更为重要,特别在明代以后是这样.汉口兴起在明代中叶以后,明初,朱元璋洪武年间,汉口还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带,十五世纪中叶以后,才成为一个千户左右的居民点;但发展很快,不久就和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  相似文献   

3.
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约400公里。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由于所处地貌形态不同,历史时期河床演变模式各段存在差异。江陵以西的荆江河段,发育在山前冲积扇上,河道以分汊河床形式出现,随着江心洲的南北摆动,河床演变以主、汊河床(史称江、沱)相互交替、转换为其特征。江陵以下的荆江河床的演变,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的演变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云梦泽的消亡过程也就是江陵以下的荆江河床的形成过程。研究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江湖演变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现在下荆江蜿蜒性河床的成因、预测未来河床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江汉、洞庭地区的防洪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建平  汪慧琴 《社区》2005,(19):52-55
汉正街的由来汉正街,地处湖北武汉市的古汉口旁。15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长江汉江交汇处,尤其是沿汉江(又称汉水襄河)一带地域逐渐成为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清初,汉水沿江码头形成以北岸为主的“八码头临一带河”的态势,“四海九州之物不踵而走,特形异物,来自远方者,旁隘露积”;清康熙年间(1662~1722)此地因设立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当时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街情民风淳厚。汉正街市场西段以粮、油、棉、什业居多,东段以药材、参燕、金银、票号、典当为主;中段最为繁荣,密布百货、布匹、山珍、海味、纸张…  相似文献   

5.
淮河中游河床纵断面倒比降是造成现代淮河中游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 .该倒比降的形成与淮河入洪泽湖河口水下拦门沙的形成与演变及洪泽湖湖底淤高有关 .2 0世纪 50年代以来 ,由于河流输沙量和含沙量不断减少 ,淮河中游上段河床处于侵蚀状态 ,倒比降又有新的发展 .根治倒比降的关键是 ,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洪泽湖面在中游河流地貌发育中的基准面作用 .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汉口的商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以长江文化为重要源头的中华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决定性因素,武汉段长江文化是长江文化带的中部明珠,也是长江文化带的中流砥柱和重要支撑。武汉的人文历史、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区位交通等因素,孕育出长江文化带武汉段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热情奔放的文化特征。依托长江,发展长江文化,打造长江文明地标,是武汉发挥长江经济带核心引领作用、履行国家中心城市职能、带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统分联合、虚实结合、城乡融合、文水业协同,讲好"一城一水一文"的故事,助力武汉实现从国家中心城市向世界亮点城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武汉的市井     
南在南方 《社区》2012,(35):28-29
一个朋友说,武昌是个火车站;另一个朋友说,汉口也是个火车站。挺有意思的两句话。对于旅人,许多时候武汉是用来路过的,是北上或者南下绕不开的一座城。长江带着许多河流奔涌至此,像是迎接:汉水带着许多河流奔涌至此,像是投奔。然后,相携滚滚东去。  相似文献   

10.
《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以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资料为线索,从多角度对三峡地区夏商时期的历史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而来的土著文化是三峡地区的主体文化,往后过渡到夏商时期的巴文化.该著作又从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存揭示出夏商时期长江洪水的发生及远古时期长江河床、河道走向的演变,使我们较全面的了解到三峡地区夏商时期社会变迁历史及古代水文信息.  相似文献   

11.
商人是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在特定历史时期里,更是产生过特殊的影响.晚清汉口不仅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国内码头,也是最主要的开埠城市之一.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汉口,活跃着众多的传统商人和新式商人.作为主要传统商人之一的陕西商人,大多源自乡土农家,在商贸辐辏的汉口,以其自有方式建会馆、联乡谊、敬神祗,从事货殖、谋生之道,追求“锦旋”人生.他们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反映了近代汉口平民社会的最为本质的一些画面.  相似文献   

12.
汉水流域与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横贯陕南、流经鄂豫的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 ,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河之一。先秦元典文献中常以江淮河汉并举 ,两汉三国时期又以著名的帝王之乡和军事战略要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张绣割据南阳、曹操西征汉中、孙权袭取荆襄 ,都带有争夺、控制汉水流域的意图。诸葛亮自少年从琅岈流寓荆襄 ,曾在汉水中游的襄阳生活十年之久 ,从隆中以《草庐对》出山辅佐刘备打天下到五丈原临终前遗嘱葬汉水上游沔阳定军山 ,可谓出也汉水 ,归也汉水 ,一生与汉水流域息息相关。在诸葛亮的政治地理与军事战略思想中 ,汉水流域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淮河入海河口是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 ,门内外侧分别发育有大规模拦门沙和水下三角洲 .淮河口演变的机制为潮流界不断向下迁移、河口不断向海延伸 ,但潮流界下移距离远大于同期河口外延距离 ,河口段长度急剧缩短 .为适应径流、潮流消能的需要 ,河口段河型曲流化、口门展宽 .本文研究认为 ,现代黄河河口和淮河入海河口 (废黄河口 )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河口 ,其潮汐、径流、泥沙、地貌及演变机制均有显著差异 .在现代黄河河口及下游河道的研究与治理实践中 ,常把废黄河与现代黄河相类比 ,这是不正确的 .——原文发表于海洋与湖沼学报 ,1 999,30 (6)…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长江中游段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迹象,认为间歇性升降运动、差异性断块运动和掀斜运动是长江中游段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地处汉水与长江会合处的武汉港,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在运输上有重要地位,一直被国家作为内河重点建设的港口。今日武汉港,是历史上武汉港的发展,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武汉港商业和水上运输业空前繁荣,在武汉港水运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罗威廉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摒弃西方学者惯用的"欧洲中心论"视角,将焦点对准中国城市发展的"内生性",力图在近世中国历史发展的背景中探寻汉口生长发育的缘由,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别开生面、跌宕多姿的汉口城市史。罗氏运用区域分析法,从中国经济地理的大格局看汉口,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历史发展大势看汉口,从区域互动的角度看汉口,由此对汉口崛起的历史缘由、汉口作为"天下四聚"的历史角色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诠释。罗氏继而运用"国家—社会"理论并辅之以社会结构分析,为我们重构了一段汉口商业与社会的历史叙事。这些分析与研究虽限于汉口一地,却具有显著的方法论意义,对于研究近世以来中国城市的转型发展,尤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秦岭大巴山系的嶓冢山,自西向东流入湖北,主河道在武汉市汉阳区龟山北麓注入长江,全长1497公里,是长江最大的支流。然现今汉水入江的场面,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出现的,至今不过五百年。古汉水主河道在此以前如何入江  相似文献   

18.
长江和松花江今年发生了历史空前的特大洪水,其经济损失也是空前的。大洪文过後认真反思,长江洪水年年有,就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已经从7年发生一次演变为2年就发生一次,天文难免,但是人祸可避;长江和松花1998年7月28日长江今年第三次洪峰柢达湖北武汉河段,干流汉口以上河段和洞庭湖相继出现洪峰。长江干流洪峰在变过湖南岳阳莲花塘时与洞庭湖洪峰相遇。长江汉q叭下河段和鄱阳湖水位迢续上涨。经长江中下游各省全力防守,确保了长江大堤安全。但是,由於高水位仍将持续,且堤防长时问受洪水浸泡,强度有所弱化,防守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9.
武汉位于长江、汉水汇合处,历史悠久,城市发展深受长江、汉水河道变迁的影响。运用历史学、城市学、地理学、水文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说明明清时期河道变迁对武汉的城市设施、经济中心的转移、市镇格局的变化、城市空间和相关治理活动的影响。武汉经济中心的发展和转移与江汉河道变迁密不可分;武汉城市选址和发展是以因江汉会流所演化的河道地质条件为基础的;武汉的城市规划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和遵循河道变迁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夏水与汉水是"互受通称",所以古代文献中把汉水称为夏水。汉水在武汉注入长江,因受夏水之名,所以在武汉就有了"夏口"、"夏汭"等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