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氏灰色动态模型在人口变动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江汉大学彭祥光,郭文燕一、问题人类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对自身的发展却认识太晚,以致人口发展过快,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我国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更晚,直到六、七十年代才提出控制...  相似文献   

2.
苏远琳  邱楚 《四川省情》2002,(12):16-18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劳动、就业、人口投资和经济技术投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的许多方面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四川省是中国的西部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09%,居全国第5位;人口8600多万,居全国第三。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西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增长的过程。国际上通常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的状况来判断一个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20世纪末我国人口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迅速的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  相似文献   

4.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 提高,人类社会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推 进文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人口增长过 快、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加剧的全球 性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质量的提高。在此形势下,寻求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已成为21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浙江省是全国率先成为老年型的省份之一,到2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已达8.92%居全国第二位。浙江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完全进入老年人口类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尽快建立起养老保障体系,从而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基础。目前我省城市基本上建立起了养老保障体系,在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城…  相似文献   

6.
张红历  唐嘉 《中国统计》2022,(10):33-36
<正>引言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时,人口信息是主要的数据和变量。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是国家官方统计机构以各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对外发布的权威人口信息,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生活,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今后的50年问,世界老年人数预计会翻两番,到2051年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预计会进入花甲之年。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的显著特征,它事关社会发展全局,因此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影响到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8.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广东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浪潮不断涌现,使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中地位逐渐下降,人力资源的地位不断上升。广东经济要增创新优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把庞大的人口转化为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资源。这是因为:社会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素。丰富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宝贵财富,这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各国发展事实证明,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  相似文献   

9.
人类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投入以及消费需求动力,促进或延缓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以其产业结构的配置状态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制约着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增长速度和内在结构等的转变。因此人口与经济生产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要  相似文献   

10.
徐颖 《四川统计》2014,(2):60-61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它的变动几乎关系到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本文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评价指标是衡量和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一种工具。在对国内外不同时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视野和架构下,提出了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原理,提出了适应中国现阶段和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发展评价需要的新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测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高质量发展统计内涵的深入考察,本文在充分梳理、借鉴国内外有关同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了一个由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5个部分共27个指标构成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标数量不多但覆盖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指标不重复,数据易获得。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理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越 《统计教育》2008,(9):30-35
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认清重庆市目前服务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五项衡量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力求客观地评价重庆市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重庆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两型社会"的内涵,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设计出一套目标清晰、层次分明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突变级数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平(2005-2009年)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该方法将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有机结合,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减少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实证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2005-2009年"两型社会"建设水平总体形势较优且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阐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省情,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方面构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针对小样本数据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金融生态视角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研究目的是探索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体系和考察西部地区金融生态水平的状况,依据区域金融生态作用机制的原理,构建和修正区域金融生态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模型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的综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研究报告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综合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用以衡量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比较与评价,为国家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尧庭 《统计研究》1997,14(5):39-40
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多样、广泛的领域,它提出的种种问题都有很明确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与数学相联系,数理统计是一座桥梁,它使数学与许多学科、实际问题建立了联系。 人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分析这些资料,找出规律,对未来作出判断,这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在分析处理资料方面,数理统计是很好的工具,如果它与计算机相结合,就可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并迅速作出判断。下面笔者用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当前国内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城镇化适宜度指标、城镇化初始动力指标、城镇化后续动力指标、城镇竞争力水平指标、城镇现代化水平指标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进行评价,根据陕西省的有关统计资料,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2005年陕西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水平划分为四类,指出其发展的特点,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分别采取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突出重点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