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经济增长、企业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产业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文通过介绍连城特产地瓜干的发展过程,县水泥厂、瓷砖厂的倒闭,诺基亚公司的衰败和苹果公司的成功证明了上述论断,明确了技术创新的意义,以及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学术交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能够推进技术创新,振兴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去年底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围绕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支柱产业,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3.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从总体上讲,我区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领导重视不够、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弱、投入严重不足。为加快全区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逐步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联合。一是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工作是借助政府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加速省内、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该地区的转化及产业化,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装备优势,提高该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产学研合作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解决企业技术进步项目源匮乏的问题,又加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双赢"举措.但从总体来看,我市除了象马钢这样的特大国有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人才优势可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都必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推动、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我市以工业为主体的中等城市来说,搞好产学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丁桂香 《经营管理者》2013,(17):130+128-130
产学研合作作为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已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产学研合作的一般机制是:投入机制、风险管理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机制,各机制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为产学研合作做出相应的贡献。本文在讨论产学研合作机制之前还讨论了产学研合作的原则,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合作过程中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6.
7.
《科学咨询》2006,(17):8
按: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国于2005年底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并于2006年7月正式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进企业成为技术的创新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央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主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8.
郁婷婷 《经营管理者》2013,(17):262-262
近年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我国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由于产学研合作初期是合作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创新理顺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初期流程,调动更多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建立在是否增加企业利润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在价格保持不变时,运用定性的分析可得,多个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应是当前中国多数企业技术创新建设的模式.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凭借其辐射功能,城市和国家也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咨询》2009,(7):11-12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其中承担"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任的不可能是其它市场主体,只能是掌握公共资源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营造支持技术创新环境,提升区域产业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政府发挥公共职能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结合莆庆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发挥好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切实推进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出价值。船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着眼福建省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引导福建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积极探索促进技术与资本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大力促进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开展产学研联盟进行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产学研联盟技术创新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国于2005年底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并于2006年7月正式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央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产学研一体化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众 《科学咨询》2009,(17):7-7
产学研一体化是产学研结合的最有效方式,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优化产学研结合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重庆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就需要政府调整管理体制,切实把产学研工作纳入政府规划,明确职责,加强宏观调控,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中的各种困难与矛盾,创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辽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月27日至28日,辽宁省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此次会议颁布了《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全面启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企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当前推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引发了商业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广泛关注。然而,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有效发挥产学研融合价值进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机制的“黑箱”目前仍未揭开。本文整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管理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等,在明晰产学研融合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构建了中小制造企业产学研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机制模型,引入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产学研融合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作用路径,并剖析高管团队异质性对这一作用路径的调节作用机理。通过选取中国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发现:产学研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开展探索性创新行为;中小制造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行为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在产学研融合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而高管团队异质性不仅正向调节了产学研融合与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在产学研融合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即高管团队异质性较高时,产学研融合能够通过中小制造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行为实现对资源更为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从而推动企业高...  相似文献   

17.
协同创新在2011年被提出后,全国各地政府、企业、高校纷纷构建协同创新联盟体系,各创新主体之间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到2013年,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已占全社会总支出达76%以上,146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了5000多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14个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已卓有成效。但是,与国家科技经费投入平均每年12%增速的相比,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壮大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分析了国家历年来科技投入、相关政策及承担主体的基础上,从完善科技成果及人员评价机制、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支持企业创新机制三方面就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向创新网络,将企业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行统一考虑,建立了企业技术联盟和一类"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动态博弈模型。在投入规模、投入比例、产品价格与创新利润等均衡变量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间、企业-高校间资源共享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探讨"产学研-集成创新模式"下技术许可与合资企业2种模式的有效选择问题:研究了由企业联合体模式向"产学研-集成创新模式"进行演化的过程及条件。  相似文献   

19.
广西     
《领导决策信息》2008,(6):21-21
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2008年工作重点坚持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国于2005年底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并于2006年7月正式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进企业成为技术的创新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央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主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