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尤金.奥尼尔剧作《安娜.克里斯蒂》剧中女主角———安娜从迷失自我的生活中走出来,经历过彷徨、困惑和挣扎之后,选择了一条虽不完美但充满希望的生活之路,最终完成了自我实现。以安娜的生活历程为线索,梳理女主角的独立人格和反叛精神的成因,我们可以窥视奥尼尔独特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2.
在十九世纪浩如烟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里,有两位令人瞩目的悲剧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和德·瑞那夫人。她们是俄国的“艺术之神”列夫·托尔斯泰和法国的“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分别在他们的文学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和《红与黑》里,根据真实的悲剧素材,结合自己对没落的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新旧交替对的腐朽社会所作的精僻入微的洞悉而塑造出来的。下面,我想从她们的出身、婚姻  相似文献   

3.
安娜和杜十娘,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娜与杜十娘形象、性格做比较,揭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虽然身处不同阶层,却都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性格上的执着与不肯屈服为她们的爱情埋下了悲剧基调,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外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4.
黄强 《社会科学论坛》2008,(12):105-108
安娜和杜十娘,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娜与杜十娘形象、性格做比较。揭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虽然身处不同阶层,却都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性格上的执着与不肯屈服为她们的爱情埋下了悲剧基调,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外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5.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极具现代悲剧之美。古典悲剧具有悲壮之美,悲痛超过痛苦,而现代悲剧则相反,是痛苦超过悲痛,具有哀婉之美。现代悲剧的诸多特点在奥尼尔的悲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送冰人来了》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两部剧就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命运主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 ,首先是人类整体精神的代表 ,她们对自我爱的追求 ,正是对压制人性的封建传统的突破。其次是女性精神的代表 ,她们在把握自身命运的同时 ,对抗着西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最后 ,她们悲剧的结局也正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文在此种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出她们“爱———反抗———悲剧”的命运主线  相似文献   

7.
边昭彬 《理论界》2009,(9):143-144
弗朗西丝卡和安娜是两个处于不同时空女性,当被婚姻之外的爱情唤醒时,面对自己的生活,她们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可无论如何选择,她们本质的命运却是相似的,因为在她们选择的背后都有着强大的力量在支配着她们的意识.本文试图在比较中得出造成二人悲剧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这部剧虽然不同于他中期创作的那些著名的悲剧,但同样是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本性当中的必然性悲剧因素的思考。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中,是一系列偶然性的情节导致了最终必然的毁灭。罗密欧与朱丽叶注定的命运,在整部剧中人物的对话中都有预兆。  相似文献   

9.
论奥尼尔戏剧中的古希腊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金.奥尼尔继承了古希腊悲剧中与命运抗争的悲剧主题,但他在汲取和借鉴基础上能够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他的悲剧创作融入了许多现代戏剧的因素,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的思想滋养,充溢着独特的现代悲剧精神。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融合也使其成为20世纪由传统戏剧向现代戏剧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尤金·奥尼尔是一位悲剧作家,他一生创作颇丰。在美国众多戏剧作家中,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迄今还只有他一人,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和最重要的悲剧作家。美国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从奥尼尔开始的。许多批评家将奥尼尔说成是个悲观主义者。的确,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总的倾向是悲观的。他的作品多数是反映本世纪初西方出现的那种对理想的幻灭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悲观感。他对人生的看法是灰格调的,其悲观主义又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古代希腊悲剧诗人表现人同命运的搏斗,奥尼尔的戏剧则表现人同生…  相似文献   

11.
张昀韬 《云梦学刊》2001,22(3):81-83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2.
安娜、蘩漪形象悲剧意识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翠兰 《学术研究》2003,(12):132-134
安娜与蘩漪这两个独具特色的知识女性形象,渴望追求爱情,却因缺乏独立自我,无法摆脱所处的生存困境而走向悲剧结局。本文比较她们在婚恋、结局方面相似的特征,探索其形象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3.
安娜和康妮是西方文学史上两个颇具争议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反映了在女权主义运动冲击下渐趋开放的时代特征。但是,她们两人最后的结局却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位作者不同的妇女观:安娜的惨死体现了托尔斯泰比较保守的妇女观;康妮的结局体现了劳伦斯相对自由、开放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在《认真的重要性》中针砭时弊,该剧的主题思想与解构主义不谋而合。剧中两位女主人公格翁多琳和塞西丽不畏父母和监护人的阻挠,勇于挑战传统,颠覆了传统的父权制度。她们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地追求女性所应享有的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喜剧性的结局也体现了王尔德对多元化、没有性别等级之分的和谐的家庭关系的追求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他不但继承了古希腊悲剧以及莎士比亚悲剧,并在悲剧产生的根源、悲剧主题及悲剧人物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进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16.
论《青衣》《玉米》的叙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和《玉米》塑造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她们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 ,尤其是透视了她们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里的“他者“地位。本文从叙述体态中视角的转换、叙述结构的组建和叙述主体的分化三个方面 ,对两部中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7.
在被西方文论界誉为"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15年后,一颗侦探小说的新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文坛上。她就是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二"、"新推理之王"之称的米涅.渥特丝。这两位虽然生不同时,但同是作为英国侦探小说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常常有人论及她们的相似与传承关系,其实两者在小说创作的很多方面大不相同。本文拟从人物塑造、社会主题,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克里斯蒂和渥特丝进行比较,并探讨她们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荆棘鸟》中女性情感悲剧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晓梅 《理论界》2006,(11):175-176
本文简析了《荆棘鸟》中一家三代女性代表人物的情感历程,揭示了她们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与结局:女性建立在理想与梦幻基础上对幸福与爱情的渴望,与男性对权力、地位、金钱、名誉的追求之间的冲突,其结局必然是理想破灭,女性经历巨大的情感创痛。与命运抗争使《荆棘鸟》中的女性显得与众不同,她们的情感体验虽然多以失败告终,仍不失一种悲壮的美。  相似文献   

19.
南戏《刘知远白兔记》的主人公李三娘和藏戏《朗萨雯蚌》中的主人公朗萨,分别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和封建农奴社会家庭暴力下妇女的悲剧命运。通过对两位不同民族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比较,可以探究古代藏、汉民族下层妇女相似的生存状态及其相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0.
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塑造了一位有着复杂性格的、有血有肉的悲剧女性—爱碧。本文以对杀婴做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心理学和社会历史学的角度,剖析了爱碧杀婴行为的动因,认为其根本动因是本能的驱使,直接原因是为了真挚的爱情,而妇女地位低下是杀婴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爱碧的形象,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女性来批判,将其视为男权社会的反叛者更为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