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与西方公司制度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双重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即初始所有者与代理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所有者与代理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为此支付昂贵的代理成本。对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及我国国有企业的营运实践表明,企业综合代理成本与代理层次呈正比;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成本与综合代理成本成反比。因此,我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降低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减少代理环节;二是完善对代理人的激励、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由于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等或者说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等,导致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不大可能对企业尽心负责,因而产权就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绕不过去的问题”。然而,即便产权得以明晰解决了经营者对企业负责任的问题,但另外一个难题又出现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受职业能力或素养的限制,并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根本的变化。可见责任与能力并不能等同。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卓越资本经营才能、良好心理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职业经营者(职业经理)来推动。本文拟从传统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分析了原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弊端及其变革的意义,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重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的行政授权体制下,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正式的隐含代理契约,及委托人和代理人合谋寻租的、非正式的关系契约.正是这种契约安排导致国有企业高管更替中的逆向选择、高管任期不确定和企业行为短期化,是国有企业代理低效率、高成本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解决,必须把高管选择权归还给企业,实现高管更替的市场化、公开化和竞争公平化;必须签订显性的正式契约以替代隐含契约和关系契约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晓欧  韩萍 《理论界》2006,(9):226-227
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严格遵守制衡机制的产权关系,它要求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所有者利益。财务总监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度残缺,对经营者监督乏力的现状。本文从产权与会计的关系入手,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建立财务总监制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典型的现代企业是资本性、社会性、战略性生存的市场有机体,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企业"三性"特征的制度.国有企业初步改制后以"集团控股公司"形式遗留了制度缺口,使企业难以具备现代企业的完整特征,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的实质所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同,但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点上是共同的,他们都是通过委托代理制来实现的。比较两类企业的委托代理制在委托主体、客体、委托代理目的、对代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助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保证国有出资人真正到位,为此要推进国有资本管理形态股权化,构建“闭环式”的国有资本委托代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国有资本财政管理体系,落实契约形态的国有股权代表委派关系。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谓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是指国有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指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国有企业董事民和a经理。虽然从严格法律意义而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是信任托管关系,而董事会与经理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是委托人利代理入两种角色。但对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不存在最大私人财本所有者,无论董事长还是总经理,都是国有资产代理经营者,只是管理决策分工不同、因此,我们将其统称为国有企业代理阶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他们既不同于一般的员工,也不同于领导干部阶层,他们是有独立利益的一个集团…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公司制根据各国一般的公司法规定,公司是由众多股东出资组成的法人企业,大多数采取有限责任形式,在管理上则实行以纵向委托代理关系为特色的治理结构.按照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有三种形式,即国有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代理机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 ,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权利集于政府一身 ,企业只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在这种政企合一的模式中 ,委托代理关系被弱化了。但是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试点的改革 ,以及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开始显现出来。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评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构建国有企业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需要产权关系的变革,而且需要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激励机制的改造。在代理人利益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根据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代理人的利益追求,重新构造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解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代理人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一、激励机制与代理人利益追求的矛盾企业生产运行离不开推动力,经济利益是运行动力的源泉。企业运行的动力产生于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根据自身利益对企业运行目标的追求。当政府把国有企业委托他人经营管理时,代理人是否尽责尽力,取决于用来刺激代理人动…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运行中的双层委托代理问题考察陆建新在现代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被视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前者的利益而从事某种活动,代理人则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必须以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激励相容为前提。在现代市场...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与股份公司委托代理关系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改进高拴平陕西财经学院企业委托——代理理论(theprincipal——agenttheory)是西方经济学界近30年来发展起来颇受人们关注的企业理论①的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等契约基础上形成的资本结构和法制社会,是诞生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条件和法律前提;独立人格和契约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伦理基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治理的核心。正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系列委托—代理的伦理关系,整个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运作才变得严密而有序。现代企业治理机构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在构筑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展现并得以妥善处理的过程,是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散过程中一系列伦理关系的产生和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产权多元化与国有产权主体虚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万春 《社会科学》2000,(10):24-27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突出难点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虚置。这个问题不解决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只能是一句空话。现实中 ,有人认为解决国有产权主体虚置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产权多元化。实践证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本文在分析国有产权主体虚置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产权单一性的基础上 ,探讨建立人格化的国有产权主体的对策。一、产权多元化不能解决国有产权主体虚置问题我们知道 ,国有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制企业与私人公司制企业最大的区别是 :私人股的普通股东就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人 ,而国有股东是由几层委托代理关系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依然是难以消解的“制度情结”。在自上而下的多层级委托和自下而上的多层级代理链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产权界定十分模糊,委托人不是真老板,代理人也不是真管家。从多层相嵌的委托系列看,国家各级各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过度负债,国有银行中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的现象。根源在于“全民”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国企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投资者与代理人之间的科学的治理结构,同时针对国有企业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于经营状况较好,有经营价值的国企改制的同时进行企业重组、债务重组;对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实行破产清算,防止国家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金基金委托投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双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代理问题:"逆选择"、不完备契约、"道德风险"等.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或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作为委托人一方的企业年金理事会必须加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设.合理的薪酬契约和资格拍卖制度的建立,将促使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基金管理公司实现信息自显,从而实现二者利益的最佳结合,达到激励约束相容状态.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47-154
频繁曝光的国有企业高管"天价年薪"事件折射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薪酬制度的失效无论在一般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普遍存在,而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和功能意味着薪酬问题相较于一般企业更为复杂。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条的构成决定了其无法依靠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调节高管薪酬;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决定了其难以确定合理的薪酬标准。解决国有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并实行差异化管理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当提高国有企业现有红利上缴比例,完善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现状之法律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处境,我们认为至少存在三大法律问题:所有权人地位虚化,政企不分;委托—代理链过长,权责不清,企业治理结构不科学,管理混乱。为此,本文提出三点法律建议:1.实行“两权剥离”,使企业真正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所有权,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同时使国家在国有企业中的产权具体化、量化、法律化;2.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双方的地位及权责,使委托—代理关系契约化;3.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使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变过去那种一元化或一人化的管理体制为多元化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