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据某一年的指标数据进行静态评价,其结果忽略了指标数据的滞后效应.基于此,在现有动态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拓展了动态评价的思路,也为不同指标在不同时间截面的时间权数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其结果要比评价单独研究每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发展20多年来,事业性质的中心在总体数量、服务成效等方面一直占据较大比重,对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兼有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双重特征,事业类中心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有别于其他性质的中心。经过十年的实践,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绩效评价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对现行评价指标的完善和优化,利用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的绩效评价模式,并开展了实际运用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我国东部31个地市级地区为数据样本,研究我国东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效率的问题。首先阐述研究效率评价的一些相关综合评价方法,从中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作为问题分析方法,并建立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1999年~2010年12年间我国东部31个地市级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总体效率。并以2010年作为典型年份,对样本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松驰变量以及规模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乡村多功能发展理论,构建了包含40个二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对一级、二级指标进行客观确权,从县域、区域和乡域、镇域不同范围和维度对L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算和评价。结论反映了L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推进中的短板与不足,针对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交通路网规模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交通路网规模的比较评价是分析区域路网规模的相对水平,进而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基础。传统的人口或面积因素分析法存在片面性。本文从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的经济特性出发,强调经济发展水平、综合交通理念、路网技术结构等在路网规模比较评价中的地位,采用多因素法构建了路网规模经济系数指标,并提出评价包含各种交通方式的不同区域综合路网规模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比较不同区域的路网规模,也可以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路网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和投资重点的差异,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边缘化趋势。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中部振兴发展战略。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已有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思路的评价和重新思考,对于结合新的发展实际,提出与时俱进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模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主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三个方面选取11 个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方法对我国东、中、西各区域典型省份进行实证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在综合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遇到的权重赋值的人为性问题,使得实证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研究表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梯度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由4个模块,11个要素,36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用专家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进行指标综合的方法,提高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可广泛运用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服务概念的讨论,并通过对物流服务需要与发展的分析,提出了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服务的三维模式,物流服务绩效评价的四个指标与评价的多种方法,最后讨论了物流服务绩效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化演变中劳动力迁移机制和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熵权法得出区域发展差异、区域饱和程度和区域工作环境三大影响因素十五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分,并通过计算因素评价值,进行空间分析,对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历程中劳动力迁移的限制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并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和扩宽发展渠道这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和分级,边缘区中心城市崛起的理论基础,以及锡盟南部区域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锡盟南部区域应迅速培育和壮大一个区域中心,以更好地承接上位经济核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地区发展。通过25项指标综合评价各旗县的发展条件,对适合旗县进行区域中心城市选址方案对比,推荐选址多伦诺尔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并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和性质定位、区域联动与协同发展、迅速聚集人口与快速城镇化、培育多元产业体系、构建开放的城市发展空间等培育策略和分步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执行效果,基于CRS和VRS方法,以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分析的输入指标,以GDP、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输出指标,对我国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是存在区域效应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体现在政策效率的不同上,东部地区的货币政策效率高于其他地区,且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并且就全国而言,货币政策有效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单指标分析和多指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2个方面测度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大,不仅表现在四大板块间,而且表现在省际之间和四大板块间差距的拉大;进而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引起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差异形成并拉大的原因主要以外因为主,尤其是国家发展政策的倾斜;最后针对区域空间差异提出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即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努力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支持,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从而促使区域发展要素合理流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发展指标体系下数据所蕴含信息量的角度出发,建立以信息熵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研究如何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类改进数据信息量,并从理论证明和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皖北沿淮地区在综合指标体系下的面板数据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熵的标准下数据呈现多样性,信息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后续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指标讨论奠定了更好的数据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实现的思路进一步明确,这就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从对地方经验的总结、提升和局部检验回归到重新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重大历史使命,从而提出既能协调各项国家战略、推进科学发展、又能结合地方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本文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温江区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初步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温江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流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构建包括物流人才、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产出规模、物流发展环境四个一级指标在内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7个区域及其中2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云PDR)方法进行评价,并据此从"综合水平-波动"和"投入-产出"两方面对样本分类。结果显示:在物流能力的水平和波动方面,各区域及省(市)差异显著,具有不同的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分属于积极的持续提升型、高效的持续提升型、低效的稳定发展型、低效的探索追赶型和保守落后型五种类型。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所属类型的特征采取不同发展对策:物流发展处于保守落后型的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物流发展意识、物流能力与发展水平相对平稳的区域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发展相对活跃的区域应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物流能力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应提升物流投入产出比,推动区域物流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构建了包含工业化结构、工业化发展速度、工业化发展效益以及工业化发展潜力等指标的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州在不同年份中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进行了比较,得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巴州属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克州、和田、喀什三个地级区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得分一直较低,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较低水平的结论。这几个地级区域的评价结果与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通过几个指标维度所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方法,能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的差异。本文采用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测评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地反映了中部六省旅游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禀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一目标,三协调,五统筹,六资本"的区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逼近理想点法对评价指标赋权,进而评价了西部各省区的科学发展程度,对西部地区如何以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科学发展给出了三种路径:加大对弱势资本、替代资本的投入与管理、优化区域发展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我国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遍布全国的地方与行业相结合的组织体系。本文在确定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事业性单位运行机制之后,对其进行企业化运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深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