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辜鸿铭是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的捍卫者,辜鸿铭通过中西文明的比较,坚定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并向西方世界积极宣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推动中学西渐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批判性地接收辜鸿铭对中国传统文明的观点,对当今世界的价值取向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辜鸿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辜鸿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无疑对深化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乃至近代思想史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这一时期的辜鸿铭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3.
辜鸿铭深受阿诺德文化思想的影响,把人的内在状态作为衡量文明优劣的标准,并从儒学中看到与阿诺德思想的相通之处,认为通过道德理性的扩展,转变人心,以期建立道德秩序,抵御现代文明的物质主义。  相似文献   

4.
典籍英译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林语堂和辜鸿铭两位学贯中西、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基于自身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传统典籍英译实践中,两位大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有所不同,林语堂倾向于使用保留文化信息的异化策略,而辜鸿铭则喜欢应用删繁就简的归化策略。二者在译作中对中西文化不同的解读思维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辜鸿铭激烈的挞西扬东观念与林语堂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中立中庸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两者的翻译策略和文化观截然不同,但都能讲好中国故事。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是必然,研究林辜二氏的文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观,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说史上,张飞、李逵、牛皋、程咬金、焦赞、焦廷贵等形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传奇喜剧英雄系列。他们是在虽微弱但却源远流长的中国喜剧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对正统文学尤其是史传文学的反动和下层文人大胆的艺术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是中国平民喜剧精神的物质凝聚、集中体现和高度总结,是平民喜剧精神与元、明、清之际时代精神交合作用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格义源自我国最初的佛经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会通初期的有效途径。我国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初期,辜鸿铭采用西方文化格义东方文化,对儒家典籍进行了文化翻译,在西方社会获得成功。然而格义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势必会导致译文对原文的失真。在当今的文化交流形势下,辜鸿铭的儒经格义翻译带给当代文化译介的启示是坚持翻译的“陌生化”,保留异域文化的特色,保持文化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高有鹏教授是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巨匠,一切都可以用事实说明、证明。他曾经出版“我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以来第一部中国民间文学史著”——《中国民间文学史》,出版影响广泛的《中国庙会文化》等论著,当年振臂高呼“保卫春节,守护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在巴黎国际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8.
辜鸿铭虽然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但因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他所提倡的文化保守主义与封建的文化保守主义及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有本质不同.在处理东西方文明关系方面,辜鸿铭的理解更是迥异于同代文化保守主义者,他提出的"挞西扬中",寻求中西文化融合的终极文化理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8,(15):78-79
为国为民,乃大侠之大者。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 仗剑挟酒江湖行,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论什么朝代,纵观武林史,江湖史,每个英雄,每个侠义之士都有独到个性:或豪气千云,英雄盖世;或率情任情,放荡不羁;或潇洒倜傥,飘逸洒脱;或慷慨坦诚,乐观刚毅……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辜鸿铭曾经享誉德国,期间,相对于德国哲学界和神学界对辜鸿铭的高度关注,汉学界反应比较平淡,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联系到辜鸿铭对西方汉学的激烈批判立场,德国汉学界对辜鸿铭的冷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1.
新英雄传奇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新的小说叙事类型.现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战争、新中国诞生后建构新型意识形态文化的客观需要、工农兵文学思潮的文艺主张等等,为新英雄传奇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生存土壤或必要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大变革为背景 ,对辜鸿铭通过中西文明的比较 ,向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并向西方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推动中学西渐所做的工作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 ,认为辜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卫道士和布道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雄文化源远流长,而英雄文化研究却起步甚晚,与丰富的英雄文化资源不相匹配。自步入21世纪,英雄叙事在大众文化领域大放异彩,加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英雄文化,引发学术界对英雄文化的热切关注。基于CSSCI期刊论文对有效文献的时间分布、主要议题及高被引论文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知:第一,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成果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时间上看,2013—2017年侧重于对文艺作品中英雄文化与英雄形象的阐述,201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新时代英雄文化、英雄理论与制度等则成为研究的热点。第二,这一领域目前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议题:一是关于英雄及其概念群的本体性探索, "英雄" "英雄文化" "英雄主义" "英雄精神" "英雄形象" "英雄叙事"等概念的阐释正在逐步完善中;二是对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的研究,包括其生成逻辑、发展历程、自身特色等整体性考察,抗战时期劳动英雄与新时代人民英雄等阶段性研究,以及主要领导人英雄观的重点研究;三是有关文学艺术作品中英雄书写的分析,抗疫英雄、超级英雄等形象体现出"英雄"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与新内涵,新时代英雄书写的"人民性" "个性化" "崇高性""日常性"等特征得到重视;四是对历史与当下英雄整体或英雄个体的论述。第三,从这一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文化、法学、电影与文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英雄文化研究最为热门。总体来看,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深刻把握时代主题,汇聚研究力量,并以问题为导向,回应时代关切,自觉将研究汇入时代洪流,突出实践价值;同时在多元英雄形象的建构中彰显平凡英雄的时代取向,并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革命英雄文化的传承,文化产业创造等方面努力探索自身特色,构建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首创的文化守成史学观从文化本位的角度,阐释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强调学术研究的独立自由精神,将文化视为治史的生命,并且独辟了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这些观念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启示,对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的英语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英语文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初衷和作者个人的文化理想以及种种其他因素互相交织,使得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为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小说也相应地成为反映中国妇女形象和生活的一面变形的镜子.  相似文献   

16.
典籍是承载一个文化体系主要特征的显性符码,而典籍翻译则是一种显明的跨文化阐释行为。在儒经英译过程中,辜鸿铭构建了一条“归化性文化阐释”和“补偿性文化阐释”互相作用的文化阐释路径。辜译儒经通过归化性文化阐释,实现了朝向西方性和现代性的双重跨越。通过补偿性文化阐释,以核心概念词特殊英译形式和副文本阐释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指向儒家文化乃至中华文明本质的整体表达。辜译儒经的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供了有益启示,只有在对传统典籍进行归化性文化阐释的同时,保持典籍文本的整体性意涵,才能有效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人公多是形形色色的文化英雄。文化英雄的"文治"和"武功",为人类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个体的文化英雄实际上是集体英雄的投射,透露出集体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化英雄身上集体主义精神非常鲜明.积淀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企业要有生气,首先要振奋企业精神。企业英雄具有特殊的品质,体现着企业的人格。企业英雄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成功的企业都是通过企业精神的弘扬,其中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的弘扬,使企业成员的精神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莫言小说偏好塑造英雄形象,这与明清英雄传奇小说对英雄的塑造有着较深的渊源。莫言小说继承了明清英雄传奇小说正统英雄、喜剧英雄的二元英雄形象塑造特点,又将其中正统英雄为书胆、喜剧英雄为书筋的英雄人物结构置换为喜剧英雄为书胆、正统英雄为书筋的英雄人物结构。这种改造背后有着深刻的根源与重大的文学史意义。从文化层面看,它昭示着喜剧英雄所代表的经由现代解放思潮、西方文化与原始文化、齐文化、高密本地文化锻造出来的人之主体觉醒、个性张扬的自由精神在这个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根基的国度的文化史上终于大获全胜;从生命层面看,它意味着自然生命终于冲破几千年的文化生命桎梏,大获解放,实现了中华文学史上生命价值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考察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必须重视研究读者的接受心理.对英雄传奇的叙写,是金庸武侠小说,也是所有武侠小说的重要特点,但金庸武侠小说对英雄传奇的叙写相对于其他武侠小说又有其独异之处,其对有人气的英雄群体的塑造,可以使读者在鉴赏中幻化为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英雄历险,获得灵魂的安慰与欲望的替代性满足.这是其征服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