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有四个大藏书家,即: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陆心源的“(百百)宋楼”、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和聊城杨绍和的“海源阁”。丁丙的“八千卷楼”为四大藏书家之  相似文献   

2.
在华中腹地武汉市,有一座古楼耸峙在蛇山之巅。它俯瞰着长江汉水,以其特有的线条和色彩,把江城的天际勾勒成一种梦幻,吸引着八方来宾亲临这"白云黄鹤"的地方,这就是黄鹤楼。武汉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又为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历史悠久,它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以后历代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重修过七次,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历代黄鹤楼轩昂雄伟,辉煌壮丽,被世人赞为"千古名胜,天下绝景",其中有许多有关黄鹤楼的动人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到此登楼畅游、吟诗作赋,流下不少吟颂千古的名篇佳作。其中唐代诗人  相似文献   

3.
4.
~~江苏历史文化名镇——邵伯@汪永平  相似文献   

5.
在武汉著名的蛇山头上,新近矗立起一座古雅迷人的五层飞檐楼阁,高四十九米,四望如一,这就是重建的闻名天下的黄鹤楼。最早的黄鹤楼据说是三国时期所建,后来在战乱天灾中,历经变迁,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是在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遭火灾焚毁的。蛇山古称黄鹤山,黄鹤楼因而得名。可是,古人为黄鹤楼的得名,杜撰了不少美好的故事。南北朝时,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鹤经过这里。唐宋时,又传说三国时蜀国的费讳成仙以后,常骑着黄鹤在此休息。明清时,  相似文献   

6.
样楼旧事福州镇海楼在鼓楼区屏山顶上。明初,福州时有海患,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称为福州府城。建福州府域时,王恭先在屏山顶修建一座谯楼,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王重民先生从巴黎图书馆录出编号为伯氏二五五五的敦煌唐写卷子中七十二首诗(包括佚名诗五十九首和马云奇诗十三首),作了些整理工作,惜未定稿。1977年,舒学同志在王先生录文的基础上,参校了北京图书馆所藏缩微胶卷,以“敦煌唐人诗集残卷”的名称,首次刊布这七十二首诗于《文物资料丛刊》上。高嵩同志曾赴河西走廊,青海湖一带,进行实地踏勘和考察,对七十二首诗中一些地名位置作了探索,于1980年写成《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一书。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将这七十二首诗,收编入第二编里。他们校辑、流布,研究这些唐代佚诗,作出很大的努力,但也容易造成错觉,使人误以为这七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的山西省永济市黄河岸边。它的东南横亘着中条山,西南是奔腾不息的黄河,东面是著名的古蒲坂城遗址。万里黄河边气势宏伟的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与象征,与武昌黄鹤楼、洞庭  相似文献   

9.
花萼楼始建于唐代开元八年(720),位于长安兴庆宫(今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内.花萼楼作为玄宗时期象征性之盛世建筑,已然形成诸多与开元、天宝时期有关之历史书写.此楼虽经战火焚毁而沉寂千年,然借由开元年间进士科试中高盖、张甫、陶举、王諲、敬括等五篇《花萼楼赋》,仿佛再现此一皇家建筑状貌.赋作不仅体现了王朝的国力与气度,彰显了盛唐壮丽气象,蕴含浓郁的伦理教化功能,而且其丰富多元之审美艺术,实具有礼制文化与宫阙建筑之深层创作意蕴.  相似文献   

10.
《今日南国》2009,(22):51-51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距南靖县城60公里,座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岽半坡上。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及椭圆形的文昌楼五座土楼组成。始建于1662年,整个群体的形成历时304年。一方四圆的土楼群的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进行建造,是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土楼群依山势错落起伏,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云雾缭绕时,土楼时隐时现,呼之欲出,充满着几分灵性,构成了“土楼王国”中组合绝景。  相似文献   

11.
对傳統学校的否定我们已經提到,新教育有各种不同的根源。一是生活方法的急剧变动,这种变动削弱了家庭和邻里的教育潜力,增加了学校的新負担。第二个因素是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大发展,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理智的和道德的世界观。第三是人的行动以及人的生长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科学研究,这种研究发展了一种实証知识的体系,向許多传統教育計划中的  相似文献   

12.
看过侦探片吗?那里常有这样的情景:几个“智多星”凑在一起,研究侦破方案。研究了一个,不行,再研究,直到寻找到最佳方案,他们的脸上才会露出笑容。下棋的,也是这样。每走一步棋,他都要在脑袋里思考多种方案,然后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安徽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有一段十分动人的表演——八个俊扮后生(花鼓灯称之为“鼓架子”)各自肩托一俊扮女子(花鼓灯称之为“兰花”),摇彩扇,舞绣帕,翩翩而出。这段传统表演,在花鼓灯中叫做“上盘鼓”,也叫“上路鼓”。这种技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广泛的影响。远在汉代,随着“百戏”技艺的繁荣,我国歌舞表演中出现了一些难度很大的动作。如《白孔六帖》“杂舞”条所载,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体态轻盈,能作“掌上舞”。又如《南史·羊侃传》所载,梁武帝时羊侃的舞人张净琬也能掌上舞。那大概就是相当于芭蕾舞之托举一类的动作吧?在民间,为适应广场演出需要,出现“舞肩”的技艺自非难事。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战国时早有神仙家也开始创造了道教。东晋葛洪著《抱朴子》云:“‘道也者’,逍遥虹霓、翱翔丹霄,鸿崖之虚,唯意所造”。追求长生,幻想飞天登仙。六朝时是神仙术和道教活跃时期,神学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矶名、楼名的神仙说。古今中外传有“子安说”、“费祎说”、“荀環说”、“辛氏说”、“吕仙说”“老马说”等。齐刘绘《咏博山香炉》诗云:“上镂秦篮子,驾鹤乘紫烟。”讲秦弄玉与萧史乘鸾仙去事。航天工具由乘风鸾变为驾鹤。梁萧子显《南齐书》提到:“夏口城据黄鹤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子安姓窦,东汉人。后讹为王子安,又错延到王子晋和王子乔。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成长经历,楼靖怡校长总是津津乐道谈起北桥的荷塘月色,东山实小的良师益友,新区教育的竞争氛围。是这三点连接出了她成长的人生轨迹。"我要当老师!"楼靖怡12岁那年,父亲带上小靖怡去上海外滩游玩,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她玩得忘乎所以,不久便与父亲走散了,正当火急火燎的当儿,一位阿姨,温柔的眼神像妈妈一样,费尽千辛万苦在火车站找到了小靖怡的父亲。父亲连声道谢。肖阿姨微笑着说自己是一位小学老师,很喜欢孩子,帮助孩子是自已的本  相似文献   

16.
飘雪 《北京纪事》2016,(12):96-99
我自小生活在中关村北区,也就是现在的北四环中关村一带,被称为科源社区的小区.科源社区是什么时候被命名的我不得而知,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时期,在中关村人的叫法中它被称为科学院家属区北区,也称中关村北区.  相似文献   

17.
诗意栖居于世界上,是很多人的一个梦,沈从文也不例外。他为了找寻诗意的家园,生活在“美”与“爱”的土壤上,从湘西那僻壤之地来到全然陌生的都市,想要翻阅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然而在城市中感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看到的是灯红酒绿的虚伪生活,湘西成了他魂牵梦引的地方。梦回湘西去寻找诗意之所,却发现家乡业已不是梦中...  相似文献   

18.
寻找生存的意义——解读索尔·贝娄的《寻找格林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找格林先生》是索尔·贝娄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边缘知识分子乔治·格里布在一天的主要工作是在经济大萧条后的芝加哥黑人社区找到一个名叫特利弗·格林的人,并把救济支票送到他手里。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也是格里布在分崩离析的世界里探寻生存价值的过程,其生发出的形而上的思索和执着的求真态度映现出他内心的光辉。格里布寻找的过程比结果更具有哲学意义,因为它体现了一种人生态度和信念。该短篇小说体现了贝娄作品中一贯的肯定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的约束给政论文献的英译带来特殊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对译文的忠实要求极高。文章提出以认可度来衡量和化解这一难度。认可度由动态规范构成,以双语的文本模式为基础,根据社会文化的具体环境来确定读者对译文的大致认可幅度,进而选择相应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20.
柯岩的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描写的是粉碎“四人帮”不久工读学校错综复杂的生活情景。在这里,爱与恨的搏斗,美与丑的争夺,充满了工读校园内外的每一角落。它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党的三中全会之后,一个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过渡性历史插曲,一场挽救失足青年的触目惊心、尖锐剧烈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缩影,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和特殊的教育作用,因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