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现代化变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这个问题解决的两条思路,即“西体中用”和整体反传统主义都没有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本文认为,关键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体系,在现代化的运动中对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解释和选择,进行价值转换和现代化处理,使传统文化不是游离于现代化运动之外,而是走进现代生活,融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开掘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  相似文献   

2.
高瑞泉  Zhu Yihua 《孔学堂》2023,(4):6-13+107-115
萧萐父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史大家,20世纪80年代积极从事和推动易学、王夫之、熊十力研究,有开风气引潮流之功。最能在思想史上留踪并令他可以跻身于思想家行列的,则是其“早期启蒙说”。他的宗旨是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契合点,寻找现代文明来自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而其重点是考察“哲学启蒙”,而非徒在行迹上论事。将“早期启蒙”定于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思想家,于萧先生而言,从显性学脉论述,顺接了梁启超、侯外庐的论说;内里却发自学问修为真积力久之功:既出于对中国哲学史多年研究的通盘判准,又对王夫之思想阐释有独到的洞见。因而在“客观实在论”和“真理符合论”两项上,与启蒙运动的“默识点”形成交叠;继而下贯至熊十力研究,强调熊氏继承王夫之的余绪,高扬主体性,返本开新,目标指向了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3.
陈俊  迟翔 《唐都学刊》2009,25(3):52-55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化的两种形态,它们的关系表现为“分立”与“融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既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现实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营造了“科技人性化”的文化氛围,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文化向度。这就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白垚 《生存》2020,(15):0038-0038
“读写融合”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四点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融合”教学策略,即更新理念,构建科学“读写观”;指导模仿,提供良好起点;以读促写,领悟表达方法;注重实践,尝试创新写作。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关于读写融合的有效策略,以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5.
冯碧莹  宣朝庆 《社会》2023,(4):40-71
“具身化”是近年来身体研究的重要议题,它以超越身心二元论为立论前提,但在推理方向上却又难以消解二元论的痕迹,因而构成该理论的一种内在困境。本文借助汉儒“通国身”思想深入发掘本土“身心一体”观念中的身体理论资源,可以拓宽该理论的发展空间。其中,“通国身”蕴含着“治身”与“治国”之间相通的义理,具有以下两点重要参考价值:就突破理论困境而言,中国文化将“身”作为一个生命体验式的交感系统,能够进一步消解二元论中原本具有的身心界限以及心相对于身的优先性;就开拓本土研究而言,生物—社会融合的本土身体观构成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基底,它能够从生物演化与社会存在的角度考察生物性的“人”与社会性的“人”,以此丰富“社会”的基本理解方式,是一种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的重要资源,值得被重新发掘。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外在标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化体系,中国和印度虽处在相近的地理位置,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但两种文化却不尽相同。比较中印思维方式上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精神追求上的“伦理道德”与“宗教解脱”,民族心理上的“凝聚同化”与“宽容包容”,我们发现,印度文化是具有极大包容性、强烈宗教性、深刻内省性特质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7.
7月11日,在2011年福利彩票年中分析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强调要“大力推进福彩文化建设、努力增强又好又快发展软实力”。在总结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时,他指出内蒙古开通了覆盖全区的投注站点视频宣传系统,广泛传播福彩文化,成效显著。同时指出:“在福彩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实现方式和内容创新,强调公益性与娱乐性有机融合,努力培育福彩文化的新业态,推动价值取向、内容形式、游戏玩法、传播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内蒙古所开通的网络视频宣传系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做法可圈可点可资可鉴。  相似文献   

8.
潘静  张春平 《社科纵横》2015,(1):161-165
中国百年大学的文化研究正备受重视,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百年大学呈现共同的文化特征,面临相同的文化困境,需要寻找相近的文化出路。适应性是文化的根本属性,也是百年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文化的适应性可以通过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四种方式来实现,并将导致矛盾共存、适应融合和优化替代三种适应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苑欣欣 《社会福利》2006,(12):55-55
墨西哥《宇宙报》近日就盲人在城市中帮助寻找自来水漏水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报道称:盲人虽然丧失了视觉,但这一缺陷却“培养”起了他们超常的听力。利用盲人非同寻常的听觉,再给他们配备可以监测大地震动的地音探测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地下自来水管道破裂造成的漏水点。  相似文献   

10.
盲人为城市节水建奇功墨西哥《宇宙报》近日就盲人在城市中帮助寻找自来水漏水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报道称:盲人虽然丧失了视觉,但这一缺陷却“培养”起了他们超常的听力。利用盲人非同寻常的听觉,再给他们配备可以监测大地震动的地音探测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地下自来水管道破裂造成的漏水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百年文化史是整个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史上,“古今之辨”、“中西之辨”此起彼伏,“新学旧学”、“中学西学”碰撞融合,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景观。中国文化在曲折中发展,在黑暗中酝酿着黎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是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构筑和建造起来的。不能全面地、正确地了解这一切,便不能科学地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和现实条件。近几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德国东方学家会议“21世纪的东方学:怎样的过去,怎样的未来”是即将在弗赖堡举行的第30届德国东方学家会议的主题。现在有1000多名来自各专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非洲和亚洲多样性的文化,并努力寻找一个挑战性问题的答案,即“东方学专业”在人文科学领域将有怎样的未来。日期:2007  相似文献   

13.
艾芜沙汀异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艾芜、沙汀这两位同乡好友,同在三十年代初登上文坛被称为“双星联辉”的作家。笔下却呈现迥异的人物形象系列。艾芜“专就其熟悉的下层人物——在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把那些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的朦胧反抗的冲动,刻划在创作里面。”熟悉艾芜前期小说的人不难发现,在艾芜笔下,这类人物构成了一个触目的人物形象系列。举大家熟知的来说:生活在一群“盗贼”之中,干着挺而走险的偷盗勾当却浑身散发出青春美的原始野性美的“野猫子”(《山峡中》);个子矮小,身体羸弱却顽强地在这个岩石一样的社会里寻找裂缝获得生存权力的老三(《偷马贼》);贩卖鸦片却是“天字第一号的诚实人”的陈老头(《私烟贩子》);看“世间只有老肥和穷光蛋。是老肥,老子就要拔他一根牛毛”的  相似文献   

14.
家庭生活中唯—一个让绝大多数父母苦思冥想头疼一辈子却终不得其要领的问题是:父母到底欠子女什么?如果要选择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一生的情感的话,最恰当的恐怕当数“满怀歉疚”了。尽管他们已用毕生的精力来“者劳”自己的子女。在中国,绝大多数父母绝对是百分之百地。*甘情愿毕生在做着一种“给予游戏”。最后满头白发时却愕然发现,无论他们对子女付出多少,却总是不够。中国的父母好像是一头挤也挤不干任劳任怨的“奶牛”,而子女好像是一只吃也吃不够贪得无厌的“俄狼”。我的文字可能言重了点。但君不见,当他们…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散文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早有定评.近年来,散见报刊的评介文章,虽然意在称扬朱先生散文的美,却似乎有点不得要领。他的散文虽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却不是专供闲人雅士把玩的“小摆设”,不属于“轻软纤小”的那一路。它不但是先生思想、人格和审美追求的生动体现,而且是我国古典的、现代的雅文化和俗文化会通、融合的产物。这使它具有丰盈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神韵,舍此谈论朱先生散文的美,可就应了“雅的俗得紧”的这句老话。下面仅从朱自清的人生追求、美学理想和艺术实践三个方面,略陈管见。“颂其诗,读…  相似文献   

16.
余玮 《东西南北》2012,(5):20-22
出现在聚光灯下的李克强,会面带着他一贯的微笑。 从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开始,他展现给外界的形象,很多人用“温文儒雅、沉稳内敛”来形容。而这种“温文儒雅、沉稳内敛”,却正是李克强多年来辛勤求学、严谨治学的一个耀眼折射点。  相似文献   

17.
海敬 《社科纵横》2023,(5):154-1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基因是红色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最鲜亮的文化底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概述甘肃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甘肃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隐文化”和“直文化”发端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父系家族和部落联盟的一对产物。西周、春秋时代是“隐文化”的鼎盛期,与此同时,“直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两者在战国时发生冲突。在此后的封建时代两者逐渐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基因。“隐文化”的价值在于维护以父权为核心的宗法家族秩序;“直文化”的价值在于维护以王权为核心的集权式社会秩序,它们的观念表现分别是礼治和法治。两者殊途同归,共同为中国古代法律从野蛮走向文明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智慧旅游已成为我国的旅游主题,也成为各大旅游景点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纵观我国主要的旅游景点,智慧旅游景点很多,但将智慧科技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旅游景点却非常少,龙虎山的道教文化与智慧科技的融合将是龙虎山旅游一个划时代的创新。虽然就目前龙虎山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有诸多问题,但龙虎山作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文化旅游开发上其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今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的大潮下,将智慧旅游与道教文化相融合,龙虎山景区的打造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在欧盟中,比利时是一个“小国”。然而,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却有“欧洲的首都”之称。因为1957年3月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总部就设在布鲁塞尔市法律大街200号,一幢现代化的十字型大厦之中。布鲁塞尔又是“文化的十字路口”。7条高速公路自西欧各国汇聚于布鲁塞尔。由于能源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