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并在此基础上从自由主义演化的角度,对当代自由主义的分野——积极自由主义和消极自由主义及其两个基本概念“消极的自由”与“积极的自由”作了比较充分的挖掘和探讨,从自由主义的实践意义到其学理特征,得出全文的基本观点:消极自由是自由主义的基本前提,积极自由是自由主义的终级目标,消极自由主义以个人自由权利为基本价值取向,积极自由主义则以消极自由主义的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为前提,谨慎地、理性地、渐进地追求积极自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自由的价值、自由的限制、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自由与平等的关系等角度 ,对 2 0世纪 4 0年代自由主义学人的自由观予以梳理廓清 ,为我们完整理解中国自由主义及其中间道路的社会理想提供某种哲学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思想是表达自由的深厚理论渊源,任何探讨表达自由的言说都应首先回归自由主义的本来面目。自由主义之表达自由观充分肯定表达自由、寻求真理、捍卫自由、维护宪政民主的价值和功能,并作为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被各国所接受。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必然要求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表达自由理论与实践,引领“中国到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学术月刊》2020,(3):26-33
自由观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各种自由理论的分析,我们把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分为三种,即古典自由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持有一种消极自由的观念,它所说的自由意味着没有来自外部的干涉,因此我们把这种自由观的原则概括为"自由无干涉"。极端自由主义秉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但是针对当代福利国家的政治现实,它又提出了"义务无强加"的原则,从而发展出一种新自由主义。但是,这种由"无干涉"和"无强加"体现出来的自由观具有重大的缺陷,需要加以修正。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承担了修正的任务,它用平等主义来补充自由主义。但是,无论当代自由主义如何修正和发展,它都避免不了其消极自由的性质,也避免不了这种自由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张传能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18-21
本文分析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理论观点,介绍了西方自由主义对自由、自由主义的理解和阐释,说明了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如何认识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辅相成、唇亡齿寒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5 0年的曲折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保证和动力。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 ,并将坚定不移走下去 ,自由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 ,共产主义以及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不是不要“自由” ,而是比资本主义做得更好。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 ,坚持和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由与权威的关系问题是西方政治文化哲学讨论的永恒主题。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家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自由和权威在文化哲学上的相互抵触性,酿生了二者在理念层面上的相互调和性。自由和权威的关系构成了一部自由主义的历史。文章论述了自由与权威的关系史,分析了密尔对自由主义的贡献,探寻了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和格林对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修正。 相似文献
8.
在主题化儒学浮上台面的当下,郭萍的《自由儒学的先声——张君劢自由观研究》凸显了一个新命题——“自由儒学”。郭著尝试为自由儒学提供一个完备解释,而不愿将之作为一种政治学说来处理,这在现代自由理论中是较为罕见的。从比较克制的意义上讲,其研究开启了儒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上述特点也造成了郭著的三个局限。首先,以主体性哲学来为自由奠基,只能导向一种完备哲学教条的建构;其次,郭著偏好性地引证了罗尔斯的“正义论”,而没有注意到其“政治自由主义”;最后,郭著的理论意欲盖过了实践冲动,其致思方向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9.
徐友渔认为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经济上的市场经济、法律制约权力、宪政民主体制等等自由主义思想是中国现代化应汲取的资源,也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对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对自由主义在西方遇到的挑战、变化以及自由主义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接受、实践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各种反对自由主义的声音进行了批评,成为自由主义的坚决捍卫者和守护者。 相似文献
10.
"自由"的歧路--"五四"自由主义的两大脱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五四传统的精神实质并不是表层的"民主与科学",而是深层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五四"自由主义既脱离当时的现实,又脱离中国的传统.就其严重脱离传统而言,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总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自由主义乃是与其"二希"(古希腊、希伯莱)传统对接的.中国文化传统亦自有其自由精神,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对这种自由精神传统进行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1.
邓力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65-68
有为的政府与有效的政府公共管理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家与理论界三个方面在企业竞争力培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职能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积极应对公共危机,提高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的能力,是政府职能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回应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我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的应对之策有: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增强对公共危机的可预见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危机发生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建立处置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加强信息流通,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法制建设,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政府作为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合理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开展公共管理,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在正确认识"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探索实现公共利益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12):30-3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宪政与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具有极大的公益目的,应当最大程度地保护危机状态下的公民权利,尽快消除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因而行政紧急权具有不同于常态下的内容。紧急权力的行使遵循有别于常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政府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和保障。围绕这个定位,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如何认识政府与公共利益间的关系,两者所体现的行为方式有何差异以及两者的社会结构应是怎样的。相应地,以公共行政学对政府与公共利益之间关系的三种解释范式为理论依据,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理解两者间关系的三种互补举措:以宪政民主为制度平台、政府扮演"中间人"角色及对公共行政技术规则的有效设计,进而得出政府是代表而不是代替公共利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管理与运营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公共服务管理中的角色大体分为参与型、不参与型和分权管理模式。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依法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对公共服务的管理,政府趋向专注“核心”,脱离“非核心”业务,对“可市场化的”公共品和服务实行社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从韦伯提出"责任伦理"的概念以来,责任伦理在伦理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责任伦理水平是决定能否合理应对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是前瞻性责任和追溯性责任的统一,但强调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为了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应当通过培养角色意识、明确价值追求、加强制度建设等途径,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进程中,危机管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鉴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大多由公共政策来推动,所以就有必要研究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作者界定了危机和危机管理及其特性,分析了处理危机时现行政策制定系统的不足,探讨了危机状态下政策制定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