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正式群体也称非正式组织,最初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学说代表梅奥提出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梅奥等人在经过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发现,企业中,除了正式群体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本文将研究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类型及对企业的影响和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正式组织自身的局限性、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自身特点是导致非正式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原因。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它既可能淡化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 ,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容易滋生不正之风 ,也可能增进组织成员心理和情感满足 ,增强组织信息沟通及其反馈 ,促进正式组织功能的发挥。消除消极影响的主要途径有 :建立新型的正式组织结构关系 ;发挥非正式领袖的积极作用 ;加强法制建设和规章制度管理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改进思想工作方法以及开展经常性、生动活泼的群体业余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组织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组织群体之中,行政组织是各类社会组织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组织形态,社会组织的一般性质集中在其身上体现。非正式组织也与行政组织相伴而存。它既可以协助正式组织满足成员需要,加强管理,推进工作,同时,又能发动群众抵制组织目标,破坏团结,导致变革。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显得至关重要。笔者从这一社会现实出发对非正式组织的涵义、作用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和概括,进而提出和探讨了面对非正式组织,行政领导者应采取怎样的管理策略,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了六种有价值的策略帮助行政管理者运用有效手段对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进行引导与规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研究行政主体中的非正式组织对于行政管理者在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团队作用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正式组织内,成员所进行的沟通,可因其途径的不同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两种系统。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层次系统运行,非正式沟通则是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的。通常人们一提到非正式沟通,总是会将其与小道消息、谣言等联系起来。因而对通过这一渠道散布的  相似文献   

5.
班级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学校的班级小组、班委会、团组织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指班级里存在着的一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的小群体。班级的非正式群体之间有可能相互交叉,群体内成员之间的联系或松散或紧密,它的存在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在社交、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方面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础,是关系到学校政治稳定的基础工作。作为学校的一个正式群体——班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派别”,这些“派别”就是非正式群体,它能对班级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继而影响整个学校的风气。因此,作为合格的班主任要学会依靠正式群体开展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组织公民行为对非正式组织行为的引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组织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组织行为对正式组织发挥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组织公民行为与非正式组织行为二者的比较,来分析如何有效引导非正式组织行为,使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积极的或消极的。对企业中非正式组织进行定期评估以调整管理行为是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做常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9.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而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的管理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尤其是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时候。因此,对于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是重要的。因为非正式组织既有它正向的功能,但同样对于正式组织的运行会有负面的影响,本文所体现出的主要是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和生产的冲击,尤其是当企业运营遇到困难时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袁媛 《经营管理者》2013,(28):10-11
现阶段,非正式群体广泛的存在于企业组织中,并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深思如何才能充分引导、利用和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改善、克服和消除其消极影响,并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从而为组织未来的发展拓宽空间,所以如何高效管理非正式群体已成为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班级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学校的班级小组、班委会、团组织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指班级里存在着的一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的小群体.  相似文献   

12.
非正式组织与行政组织文化相融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霍桑实验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社会系统学派创始者巴纳德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联系起来研究,建立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体系,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行政组织中也自然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巴纳德的非正式理论在现代行政管理学中同样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绩效沟通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导致绩效管理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的真正原因是绩效管理中的沟通出现了问题。绩效沟通是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工作绩效相关问题进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过程。沟通是绩效管理活的灵魂,缺乏沟通或沟通不畅,绩效管理就会流于走过场,做表面文章。通过沟通,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正> 对非正式组织的描述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是梅奥(Elton Mayo)的观点。他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因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并形成具有某种传统习惯、规矩、职能甚至特定的礼仪的群体。这一观点强调,非正式组织是以情感逻辑为重要标准的,与员工在工作中的互动频率、价值取向有关,频率越高、价值取向相似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组织广泛地分布于正式组织内外,虽无固定形态,但却以其独特的作用对社会管理产生着影响。以其与正式组织的关系和对社会管理的作用为标准,非正式组织可划分为积极依附型、积极独立型、中间依附型、中间独立型、消极依附型、消极独立型几类。当前,政府应在鼓励各类正式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同时,切忌忽视对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激励、对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规约,以便整合各种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6.
李妙然 《领导科学》2006,(15):30-31
在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个单位内部是否和谐,不仅体现在领导者能否对正式组织和机构进行有效管理上面,而且体现在领导者能否正确处理与单位内部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上面。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小团体。它的产生并非经由法定程序,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特定的目的,往往被领导者所忽视,但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不可小觑。领导者认真分析本单位内非正式组织的成因、类别,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对和谐单位…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与诚信文化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是通过一种血缘和地缘关系来维持企业运作的组织,它更多地运用非正式规则来管理企业。在这种组织里,企业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靠个人威望来推行。因此,相对正式组织来说,家族式企业是一种较松散的、不稳定的非正式组织。以家族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中国私营经济是在特定的社会伦理、文化传统、国家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从现实的经济形态来看,家族控股企业仍是世界最普遍的企业形态,提升一个家族企业的诚信文化,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组织塑性构成之模具——组织记忆行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组织记忆被视为组织塑性构成的一个模具。如果说组织结构是一种“硬”模具的话 ,那么组织记忆则是一种意识状态的“软”模具。本文讨论了正式组织记忆与非正式组织记忆 ,以及组织记忆的存储规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目前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国家政策、法治等正式制度层面上,而对社会力量及其非正式制度约束却轻描淡写。制度学派建构的由正式制度到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路径,对于目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基本的指导意义。以此观察,西方国家对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交错使用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再到二者兼容并举为特色。非正式制度在我国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依次呈现出新生与依附、阵痛与抗争、蓄势与回应的运行特征。如何实现制度的配合与协同,发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各自优势,将是和谐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一个全新命题,是社会管理创新中须着力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等级结构的社会实体,应被视为一种正式的组织形式。但是,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无论是在其内部还是在其对外的联系中,都充斥着各种与正式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完全不同的因素。也就是说,企业既是一种正式的组织,也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