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全国人民参加和支持的全国范围的民族解放战争。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推动,才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地抗日战争,并粉碎了国民党的分裂反共阴谋,坚持了持久抗战,维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发动和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怀安”诗是“怀安诗社”诗人们的创作,它诞生在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年代。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顽固派一次又一次发动反共高潮,投敌卖国的阴云四处弥漫,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考验。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方面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搏斗,另一方面对国民党的投降反共政策,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进一步调动抗日爱国力量,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筹备召开第二届参议会。9月5日,参议会召开前夕,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一九四○年一月在延安《中国文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时,中国革命正处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展开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并在政治思想上揪起反共浪潮。党内也出现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粉碎国民党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黄桥战役爆发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但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全国范围内由迅速发展到一度下降的转折关头,国民党顽固派为准备投降而加紧策划的新的反共阴谋。以一九三九年一月国民党所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为开端,国民党顽固派的抗日倾向已经发生了动摇。蒋介石在会上所作的《唤醒党魂发扬党德与巩固党基》的报告和《整顿党务之要点》的讲话,实际上,就是为准备投降而加紧反共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除正面战场外,国民党在敌后开展了游击战争,但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性决定,其既抗日又反共,也没有真正发动群众,又无法摆脱军队间貌和神离、互不配合的痼疾。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整个抗日战争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大批游击力量投降日伪,进攻我党领导的根据地,给我国抗日力量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开始了中国各族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全面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主要任务。然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本文试就湘西土家、苗、自、回、汉等族人民参加的这场民族斗争作一粗浅论述。 1 湘西各族人民在后方的反蒋抗日民主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以来,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被迫迁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青年党既有拥蒋抗日的一面,又有反共和其一部分成员叛国投敌参加汪伪政府的一面。但其根本立场是依附蒋介石国民党,坚持反共反苏。现就青年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活动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杨虎城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在民主革命中形成和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过程中得到发展的,那么,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则是在民族革命中闪光升华的,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大敌当前,全国人民纷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卖国投降派不但不抗日,反而对侵略者屈膝投降、对人民群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积极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不顾一切地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即皖南事变.我党为了既不破裂统一战线又使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得以维持,而又能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在斗争策略方面,我党主要采取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斗争策略;实行了以政治进攻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抗战相持阶段前后,国民党第五战区派遣主力,以大别山为依托,开展抗日游击战,开辟了大别山抗日游击战场.该战场是国民党坚持华中抗日的战略中心.反共的基本政治立场,使大别山抗日游击战场亦成为国民党华中反共的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中国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及其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解放区战场)。两个抗日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中国人民抗战的整体,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的联合奋斗,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原因。不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永垂青史,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也在这部宏伟的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新桂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新桂系的抗日主张和实践与蒋介石中央统治集团、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三者的抗日言行的比较中,探讨新桂系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3.
《银杏》写于一九四二年五月.这是中国现代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大波大澜的年代.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自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以后,明目张胆地奉行“假抗日,真反共”的反革命政策,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令人发指的“皖南事变”,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投入血泊之中;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肩负着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团结一切进步的爱国力量,对外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给国民党反动派媚日反共的倾向以沉重的打击,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活动未能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客观上鼓励了蒋介石集团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苏联为了其对华政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政策的执行,从而使中共未能有效地阻止蒋介石集团发动大规模的反共行为。因此,皖南事变的爆发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中统”在绥远的特工组织简称“绥室”。“绥室”控制下的特工组织计有:“特指处”、“战工会”、“特工处”、“党政总队”等。特工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共防共,主要对象是共产党和八路军。为此,在河套搞“清除内部”的大逮捕;在陕北、伊盟和大青山地区设立情报据点,目的是实行对陕甘宁边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以及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同时加强情报搜集。“绥室”也向绥远敌占区派出特工人员、设立情报据点,从事策反和发展特务组织。“中统”在绥远地区的特工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错的复杂背景下国民党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核心力量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核心领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放弃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时,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地高举起民族独立的大旗,领导全中国人民开展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战争妥协动摇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坚持了抗战的主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政府提出要全国人民“忍怒含愤,持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要求中国军队“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蒋介石政府甚至以“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置大敌当前于不顾,一意孤行热衷于内战。这样,开展民族战争、抗击日本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1931年9月20日和30日,中国共产党两次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摧残人权的种种罪行,有效地同国民党进行争民主的政治斗争;为了消除边区的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影响,更好地巩固和建设边区;为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造就一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国际盟友,陕甘宁边区政府一方面领导边区军民英勇抗敌,另一方面又在边区实行维护和保障“人民之人权”,从而使这块抗日根据地的人权状况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好的,成为“民主中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团结争取中间党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的民族自卫战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中间党派在团结抗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中间党派主要有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救国会)、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即国民党战场;另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解放区战场。这两个战场体现了国共合作的抗日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国人民艰苦奋战的硕果,其中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功绩。本文就国民党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作一简要  相似文献   

20.
1945年浙东游击纵队所发起的“讨田(岫山)战役”,是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反顽敌战争中最漂亮的一次歼灭战,曾得到新四军首长的通令嘉奖。田岫山,绰号田胡子,是浙东卖国通敌反共反人民的“曲线救国”的典型代表,曾三次投敌。田部原是国民党杂牌军三十师所属八十八团,田任团长。该部曾长期在江西、福建一带进行“剿共”。由于蒋介石排除异己的政策,田部与国民党嫡系部队有着深刻的矛盾。抗战爆发后,该部一度活动于浙西地区。1941年春,宁绍战役后流窜到浙东。因国民党顽固派暗杀了该师师长张銮基,图谋吞并该部。田岫山乃于1942年10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