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三枪拍案惊奇》里的王五麻子、《生死桥》里的老巴、《北平无战事》里的谢培东、《新三国》里的司马懿……他被称为"黄金配角",但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无愧于"戏骨"二字。可就是这样一位实力派演员,在表演面前,也有些许无奈。他说:"我喜欢表演,可是表演不喜欢我。"他就是倪大红。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个角色我倪大红也能演啊通常有关"你是怎么怎么当上演员"这类问题,我们听得最多的故事是:我陪朋友去的,结果他/  相似文献   

2.
在季羡林的《病榻杂记》里,有“三辞”的笔记,摘录供读者朋友赏读:  相似文献   

3.
面对妻子的"软硬兼施",奥斯卡说:"我知道,你希望我做一个‘中国式好男人,这很难,可我能做到。邬君梅,《末代皇帝》里的文绣、《建国大业》里的宋美龄、《蜗居》中的宋思明夫人,《人物》杂志曾评选她为"50位世界最美丽的女人之一",美国电影艺术学院还聘请她为奥斯卡终身评委。面对  相似文献   

4.
从电视剧《红十字方队》中的"司琪",到《又见一帘幽梦》的"沈随心";从电影《左右》里的"一根筋"化身成《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混不吝",当一群大老爷们儿火到不行时,作为该剧唯一女主角的她似乎被淡忘了。但这不要紧,因为我们都知道她叫刘威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周道模;陕西省李琳;山东省韩家明;广西自治区吴鸿村等诸位诗友:最近,我在夏寒、李春景主编的《中国作家精品文库》(第一卷)中看到了一首触动我心灵的诗,诗作者惠永信先生我并不认识,故将文库中对他的介绍摘录如下:"诗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风景秀丽的西施故里——浙江诸暨。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探索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6.
岁月轻晃,倏然间发现自己在南昌生活已有很多年了。每日在这个城市里行走匆匆,总觉得南昌是个单调乏味的城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墓卷西山雨……"仿佛只在梦里寻觅。难怪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这样描述:"在我所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借用这句话,我想说,南昌本是个不太好玩的城市,幸好它的大街小巷还有一副副趣味横生的楹联……  相似文献   

7.
最心爱的是《湖南老年》《湖南老年》,是我须臾不可离的良师益友。他帮我进步,也帮我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我的职级待遇,是看了《湖南老年》的政策解答才去中请批准的;我的护理费,也是因为有了《湖南老年》的答复才由单位落实的。我一期没看到《湖南老年》,就觉得心...  相似文献   

8.
1 我常常会想起我的小学老师——王秀玲. 大约在2000年,我的歌曲《我就出生在你要我出生的房子里》的歌词,被评为20世纪华语经典.2009年,它又登上《人民文学》的殿堂.2013年,它再次在唱片《70亿分之1的诗与歌》里呈现在众人面前. 因为父亲是翻译的缘故,在即将7岁的那一年,他决定让我去读汉语学校,我就成了一个"民考汉",张承志先生2015年在《十月》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我时说——他(何力)是称做"民考汉"的语言大潮之后,留下的一个正果.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节,我去表哥家作客,表哥早知我爱读书,随手递给我一本《公关世界》。我读了几篇文章就放不下了,杂志里的有关公关知识方面的文章,象磁铁般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细细地读着,公关味好浓!只恨相见之晚。  相似文献   

10.
李晓 《老年人》2013,(10):27-27
某天,当我们突然怀念图书馆里沙沙的翻书声,就像怀念乡下那些正在簸箕里吃桑叶的蚕——一定是乡愁来了。怀有这种乡愁的人,就像我这样,喜欢在青灯黄卷里倾听夜风掀开书页的声音。前不久的一天,我所在城市的一位老作家吴老邀我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听后我哑然失笑,亲爱的吴老,你就不会用搜索引擎么,把关键字百度一下,互联网的大海里,所有的鱼虾海藻尽在网中了。年近八旬的吴老,早年毕业于北方一所著名大学,身世坎坷,那些年在"牛棚"里他坚持读完了《史记》、《论语》甚至《本草纲目》。吴老可谓学富五车,每当他引经据典跟我们讨论什么的时候,我们这些后辈只有洗耳恭听的分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可敬的吴老成  相似文献   

11.
《庄子·天地》篇里有句话:"无心得而鬼神服。"我怀疑自称热爱庄子的于丹压根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否则她断不会"心得"完孔子又去"心得"《庄子》!如果说,于丹乱弹《论语》尚可容忍,那么,胡扯《庄子》就是拿着斧子砍月亮——不知天高地厚了。《庄子》这部书,大概是有史以来最不该被"心  相似文献   

12.
赵海燕 《老年人》2013,(8):40-40
"愁之愁,此去山又高,路又长,儿的身儿衰体又弱,山高路远,肾衰体弱,怎能行上?我的大翁叔,我何日里才得挨到帝邦……"湘剧《描容送行》的唱词里,一声声,如泣如诉,荡气回肠。《描容送行》根据元末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中的一折改编而成,是一曲湘剧高腔传统  相似文献   

13.
那一晚,袁新华一直唱着罗文那首《在我生命里》的歌:"乐与苦,都变做歌唱。心坎中,许多渴望,又听到许多回响。在我生命里,爱唱歌,处处那歌声飞扬。在我的生命里,找不到,找不到苦恼悲怆……"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都说"笑一笑,十年少",年轻时我还不信,到了晚年,我不但相信了这一说法,而且还身体力行了一种崭新的养生之法——"笑疗"。过了60岁,我就发现自己的情绪进入了"低谷":每日里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感觉日子越过越少,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于是,我开始寻找"自救  相似文献   

15.
我是内地的一名社工专业学生,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社会工作》督导答疑栏目。这个栏目通过经验丰富的督导解答我们在实务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同时,香港督导的解答也使我更加佩服香港社工在实务工作方面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6.
原来,上一代的爱情并不是我所猜想的那样乏善可陈。那些泛黄的信纸是我在床下的小木箱里翻东西的时候,从一个大信封里掉出来的。是妈妈的字迹。"今天读完你推荐的《金粉世家》,自觉不及《红楼梦》的十分之一。你批评琼瑶的小说庸俗,我却认为它细腻、优美……不过,我还是决心像你希望的那样,多看世界名著。我想,这样就能离你近一些吧。"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文化学者鲍鹏山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相似文献   

18.
来信一个急需帮助的妻子和母亲的申诉滴扶老师:您好!我读《爱》刊"人生信箱"栏目已20个月了,知道您为那么多人解决了难题,我今天特别找您,只求您救我,替我出点主意。我已20个月没睡过午夜2点,我再也不想在开水里"熬"日子了。在这期间,我不想把我的不安、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妈这件事上,我还不如一只"猪"。第一次听说《小猪佩奇》的时候,我闺女一岁,还没到会看动画片的年龄。老同学在电话里抱怨,她家娃为这部动画片,霸占了电视。我嗤之以鼻,先入为主地把这个"什么猪",归类到了"什么羊""什么熊",那些让我早早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避免孩子看的动画片里。老同学挺认真地说:"很好看。"我不置可否。  相似文献   

20.
《小时代2》来了.我不期盼,不欢迎,也不排斥. 这原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生活需要娱乐,无论是电影,还是话题人物,都给这个社会提供了谈资、发泄的机会、思索的角度. 我下载过《小时代1》的电影,在线阅渎了小说的部分章节,最近在影院团购观摩《小时代2》的电影.看《小时代》,是抱着敬业精神去的.我是少年儿童出版从业人员,了解一下"青春风向"是本职工作,不然和读者聊什么,都不在一个感官世界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