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汉合校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地区,根据社区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语言的使用状况设立的教育社会设置,因其在同一学校内部的不同班级或系科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言为教学语言,而与汉语言授课学校和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相区别。民汉合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再一次在美国中国学界广泛开展起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美国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政治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地方民族主义问题、中国文化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社会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经济中的民族主义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提起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泡沫经济的瓦解以及同时出现的经济大幅下滑的现象.这一经济背景使日本女性不得不做出是战斗还是妥协的抉择.这一时期同时也是日本女性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在那个充斥着灰白色调的时期,有一抹绚丽的色彩引人注目,为日本女性的生活带来了一点光亮和一丝温暖,那就是日本经典女性主义动漫《美少女战士》.穿着高跟鞋的少女们将以何种方式拯救世界,其所彰显的女性主义是怎样分化的?日本女性又是如何挺过这次世纪难关的?本文正是从这部作品出发论述那个时期日本女性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勃兴并在整个文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众文艺在中国的勃兴自有其特殊的原因,主要是:市民阶层的扩大,渴望表达本阶层的文化趣味,谋求本阶层的话语权利;文化空间的自由,政治意识形态在文艺领域隐性退场,对文艺的强制性约束力减弱;文学自身的变化,文学商品化在创作、出版、流通中凸现;大众传媒的发展,开掘和激发着作家潜在的市场价值并驱使他们改变书写策略,将目光投向大众。 相似文献
5.
6.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中共党员,1942年6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布茹玛汗50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今年77岁。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各种与宗教和民族相关的突发事件,社会变革、国际争端和理论争辩,使人们对民族与宗教问题格外瞩目。与当今国际形势相比,中国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民族宗教关系最为和谐的国家,即便如此,仍存在矛盾和隐患,须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项项政策正在持续催生一波又一波中国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热潮。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间历经文革而中途搁置,80年代初又重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选调生工作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为我党储备、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学者皮克、拉铰摩尔、费正清等人,开始在美国掀起关于中国民族主义同题的研究;这一问题研究在美国的出现开启了美国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取向;初步奠定了美国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格局;这一问题研究的出现既是美国中国研究转变的结果,也体现了美国中国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柯尔克孜族的分布、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以及我国在柯尔克孜语文方面的研究和国际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人类学民旅学本土化的解读
20世纪90年代,鉴于学科边缘化的危机,人类学民族学的本土化讨论曾一度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学术热点,其中不仅有国内众多学者积极的参与,也有部分外国人类学家的密切关注。或许,这姑且可以视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4.
15.
《西北民族研究》2015,(3)
作为著名的中国研究者、边疆学家和蒙古学家,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政治史上都占有过重要地位。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变革以及学术知识范式上的逐步转型,国内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态度与关注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20世纪50、60年代的批判与排斥,70年代回暖中的紧张,到8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正面评价,在90年代之后经由中美关系研究的推进而其著述得以被学界所熟知。随着之后拉铁摩尔代表性作品的引介,拉铁摩尔及其著述开始受到国内多学科、多角度的关注,有力地推进了国内的边疆研究和内亚研究,并对中国研究既有范式形成重要的反思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体育学专家经过艰辛的搜集和整理,发现直到20世纪末,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国100年之后,中国民间还流传着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这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艺术追求,反映出他们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民族习俗。这些体育活动,其项目数量之大,内涵之丰富,流传地域之广阔,参与人数之多,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20世纪初期至1949年中国人类学者研究藏族牧民的著作和文章,对藏族牧民的社会历史、人口状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体质人类学等诸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40年代,由于英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扰,十三世达赖喇嘛改革不彻底以及僧人参政的局限性等原因,邦达·多吉等人遭受西藏上层保守势力的迫害,一生始终贯穿着艰难的抉择:邦达·多吉最初提出"康人治康"思想;组织了"和睦四友";后来参加"波巴政府",转而同情、支持和参加革命.在重要历史关头,邦达·多吉等康区实力派人物维护藏汉民族间的团结,重新修复了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相对松弛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19.
常德汉剧,又名武陵戏,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地区。汉剧以弹腔剧目为多,高腔次之,昆腔最少。20世纪60年代曾抄录剧本450余部,记录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5个集子。比较其他剧种而言,汉剧尤以炙烈火爆,打斗杀伐的弓马戏见长,属地方大戏剧种。汉剧在常德乡村很活跃,除了常德汉剧团这支正规军,还有一些游击队和草台班子。相较于其他班子的乏人问津,常德汉剧团很受欢迎,每年都会有一二百场演出,都是在农村。虽然出场费比杂牌军贵一二倍,但常德乡亲每遇上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都喜欢请他们唱戏。湘北一带的戏迷也很多,他们非… 相似文献
20.
贵志浩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7-161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神话记忆是神话基因在文学上的发酵与神话密码的现代性重组,主要表现为神话重述、神话意象、神话思维等基本类型,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内涵和悲剧性的诗性本质,为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提供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