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契合中土两国的战略与经济需要,为中土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土耳其拥有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地位、较强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是建设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天然合作伙伴,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也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远期发展前景的关键支撑。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机遇,未来中土经贸关系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通道建设、市场准入机制、投资金融合作等方面都大有可为。土耳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与欧亚地缘经济格局变迁上的经济重要性未来值得中国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哈萨克斯坦就是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进入21世纪,特别是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哈萨克斯坦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中哈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非常良好,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哈萨克斯坦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走向将影响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和相关贸易理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分工特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理论的借鉴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丝路经济”视角下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的提出,科技创新作为“丝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备受关注,青海省作为贯穿南北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其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特点,从科技创新过程着眼,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进行了一定延伸,拟构建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大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3年至2014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为青海省推进丝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投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仍亟需改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援助是中国开展国际外交、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的特殊手段,具有独特的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是21世纪中国主动提出的规划全球战略部署的重要战略,是应对当前复杂国内国际环境的关键举措。根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求,中国对外援助中要高度重视对中亚国家的援助,并调整和改革对外援助的策略和方式,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8月1618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宁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青海省社会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来,中亚国家积极回应,与中国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倡议的顺利落实打造了良好开局。同时,需客观分析地区内大国博弈、政权交接、非传统安全等方面所存在的风险,并积极主动与所在国密切沟通、强化互信、加强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再一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颗丝路上的沧海遗珠重返中国开创新时代的世界舞台,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带来了重要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去绕不过去的枢纽地带。中亚又处于地缘政治的十字路口,目前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在中亚上演的三国四方"演义",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影响重大。对于中国来说,一是如何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实现务实深入合作,至关重要;二是如何与中亚地区的人民实现人心相通,亦至关重要;三是还应认识到,由于近30年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崛起,极端组织一个比一个极端,安全问题将是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通畅最现实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国际大通道,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之后,这条古老的政治经济文化通道被重新激活,成为中国以及周边国家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民族走廊的概念以来,国内学术界就民族走廊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这个研究仅仅囿于国内的民族走廊,而没有从走廊更进一步延伸到丝绸之路这个国际大通道上。本文试图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将国内的民族走廊研究与国际的丝绸之路研究整合到一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的大背景下,讨论这两个密切相关的论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内涵以及该战略当中口岸建设的作用之后,分析我国边境口岸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国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那时起,"一带一路"的概念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不断发展,其建设中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先导作用逐渐显现。鉴于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消除或减少文化隔阂,更好的推进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成为了当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着重阐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先行的重大意义,探索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的方法,以推动沿线国家文化的深入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新疆发展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疆应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强自身建设,增进与相邻地区的沟通与协作,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将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交流。  相似文献   

16.
回族这个以汉语为通用语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使用过一种拼音文字——"小儿锦"文字,虽然只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随后又因主客观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慢慢消退,但其仍然存在并被使用着.在海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儿锦文字应为我国在与中西亚各国之间的贸易、文化、教育、建设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泛北部湾地区民族众多,宗教状况复杂.文章结合文献和调查资料,剖析了泛北部湾区域民族问题的类型、表现、成因及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全面展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正在贯彻实施这个新战略。为此,塔吉克族民众向两个方面投入了经济力量:向东南方向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向西北方向建设"中塔自由贸易区"。中国联通中亚、南亚的帕米尔高原这个关键区域出现新的大规模建设,一个跨越国界、影响洲际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出现轮廓。  相似文献   

19.
“发现”东干人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我国的几位学者和记者,参加了前苏联境内的草原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考察。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是,正是在这次考察过程中,他们竟在现今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相似文献   

20.
苏德 《中国民族》2014,(6):77-77
芒市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西边陲第一镇"之称。近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以来,芒市作为全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窗口和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着力加快推进规模升级、产业强化、功能提升,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带动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努力将芒市建设成为中国通往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陆路门户、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