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8.04%上升为8.41%,表明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汉族。★北京市:全市汉族人口为1322.9万人,占总人口的95.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9万人,占总人口的4.3%。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82.4万人,增长27.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7.6万人,增长42.5%。★河北省: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453万人,占95.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9万人,占4.31%。★天津市: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74.50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38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省有56个民族,总人口632.7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41.0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比1990年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58.71万人,增长32.9%,比同期汉族人口增长幅度快17.88倍。一、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湖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口的绝对增长,主要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入,二是人口的相对增长,包括民族成份更改和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子女选报为少数民族成份。造成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1、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统计,1999年11月1日到2000年…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普遍高于汉族。1990年,大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为9120万,占总人口的8.04%。到2000年时,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增长至10643万,十年间增长了16.7%,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仅远高于汉族,同时占总人口比例也升至8.41%。但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长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同时,西藏、云南、新疆、辽宁、广西这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区,1990—2000年间的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却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最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这十年间的少数民族人口仅增长了3.82%,而与之相邻的广东省,大可以说是一个“纯汉族…  相似文献   

4.
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数比例,已由1964年的5.8%上升到6.7%,预计到本世纪末比例还将有所提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还处于贫困落后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人口的过快增长势必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8年人口为260885人,比1949年增长了一倍多,然而这一年的粮食产量,仅比1949年增长了31.1%。严重的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竞争,  相似文献   

5.
孟克 《中国民族》2010,(4):61-62
民文图书,顾名思义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读者对象多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农牧民、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少数民族人口里面具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以蒙古族为例:全国蒙古族人口有580多万,但真正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大约只有300万人。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有各类城市656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东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比例已从1982年时的9.46%增加到14.27%,西部则从77.64%下降到72.7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00万人,大部分为进城务工、学习。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民族工作的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展。工作范围不仅包含城区,还包括了城郊和城市所辖的县和农村。服务对象从主要是少数民族户籍人口,扩展到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许多大中城市还承担有对口帮扶民族地区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是最多的。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壮族人口为1338万人,占当时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9.90%,壮族最主要的聚居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广西的壮族人口为1233万,占当时全国壮族总人口的92.15%。到1986年末,广西壮族人口已发展到1337.63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33.90%,占广西少数民壮总人口的86.69%。广西的壮族人口分布很广,八个地区和五个区辖市均有分布,但主要聚居在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的南宁、柳州、百色和河池四地区以及南宁市所辖的邕宁、武鸣二县,  相似文献   

8.
一、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大幅度增长。据有关统计,1999年全国 各级各类学校中共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847.09万多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7.6%;比1995年增加133.93万人,增长了7.82%。其中,普通中学学生比1995年增加116.69万人,增长了3 3.6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比1995年增长6.17万…  相似文献   

9.
刘增林 《中国民族》2008,(10):15-17
挟改革开放之风,浙江省宁波市经济发展空前,其地位亦随之有深刻变化。1984年,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准建成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的经济中心;1986年,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宁波进入“全国较大城市”行列。“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决策的实施,使宁波成为一个港口设施先进、工业门类齐全、农业经济综合发展、内外贸易发达的新型工业城市。宁波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全市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唯缺乌孜别克族,少数民族人口共计16.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6%,其中,常住人口约4万人,暂住人口12.7万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等。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人口在中国总人口中占的比例不算大,是不是也有人口问题? 建国以后,我们推行了民族繁荣政策和人口兴旺政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刹住了少数民族人口下降的趋势,并从缓慢增长转变为高速增长。1953年—1964年平均每年仅增长41.82万人,递增率为11.2%;1964年—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达到117.60万人,递增率为23.4%;1978年—1987年平均每年增长高达354.17万人,递增率高达52.1%。当然,1978—1987,年新增加的3010.42万人口中,估计约有55%左  相似文献   

11.
湖北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多.在武汉,随着少数民族群众务工﹑经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每年到武汉的少数民族人数持续增长. 目前,武汉市有少数民族30多万人, 其中有三分之二为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中大多数来自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以下简称西苏旗),对蒙古族人口发展情况作了初步调查。解放30多年来,西苏旗蒙古族人口有了较快增长,从1949年的6687人增长到1986年的1.97万人,增加了2.96倍,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其中1973年到1986年蒙古族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0.31‰,是解放以来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全旗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贯彻,全旗政治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使蒙古族人口迅速发展。纵观解放以来蒙古族人口的增长,是由低速增长发展为高速增长。建国初期,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文教卫生条件落后,人口再生  相似文献   

13.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壮族人口达15489630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有壮族人口超千万。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举足轻重。建国以来,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如何?有些什么特点?今后的增长赵势怎样?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至2012年,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由3.4万增至4.3万人。流动人口由每年500人次增至2000人次。2007年至2012年,少数民族乡财政收入由200万元增长为500万元,增长2.5倍,人均年收入由1000元增长为4500元,增长4.5倍;2000年至2012年,民族企业由零发展到现在4家,总资产均在1000万至5000万元以上,民族企  相似文献   

15.
广角镜     
1949年全国只有少数民族干部2万多人,目前已发展到180多万。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到1988年底,担任地、州(司、厅)级的有3.9千多人,县、处级干部4.3万多人,科级干部19万多人。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国少数民族干部中,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占4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21%。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各民族人民十分向往的地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市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使居住在北京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展现出一派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表明,在全市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58.5万人,占4.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7.2万人,增长41.4%。与十年间全市总人口增长率相比高出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市人口。在两次普查期间,在京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苏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目前全市有48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6.6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口2.1万,暂住人口4.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人口超过1万的有回族和土家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壮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瑶族、水族等。  相似文献   

18.
族际大交流在当今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际大交流在当今中国杨荆楚.目前全国跨省区流动的人口达到8000万,其中属于族际流动的有近1000万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少数民族人口从极少增至1万多人。.最新调查问卷表明:85.4%的人认为族际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革开放以来,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把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与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推行并取得成效,但也面临不少的困难。本文试以苗族、瑶族聚居的广西资源县为例,对计生“三结合”如何持续发展问题谈个人的一些意见。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计生“三结合”取得了成效资源县从1993年开始计生“三结合”工作,目前已取得了成效,其表现是:l.人口总量增长速度持续下降。1949年资源县总人口为7.26万人,至1980年人口猛增到14.16万人,平均每年增0.23万人。198…  相似文献   

20.
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1999年底 ,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干部282 4万人 ,占干部队伍总数的6 9% ,比1993年增加了45 2万人 ,增长了19 1 % ;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189 8万人 ,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7 2 % ,比1993年增加了35 5万人 ;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有少数民族干部3 9万人 ,比1993年增加了0 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