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 ,人们简称为蒙元帝国。它在再造中华大一统的伟业中曾树立起一座威震欧亚的历史丰碑。长期以来 ,贬低或歪曲蒙元帝国历史地位的种种论调 ,曾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过消极和不良影响。本文在讲述蒙元帝国再造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和开创中华一体的新纪元的评论基础上 ,又从开拓疆域、促进民族融合、革旧创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树、促进中西交流诸方面 ,深入具体地论证了蒙元帝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成吉思汗大札撒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大札撒不仅是研究13世纪蒙古社会结构的重要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整个内陆亚洲游牧民社会结构的重要资料。但是由于大札撒没有保存下来,因此给后世留下诸多的问题。本文将要说明的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特别是其中“成吉思汗兴起后制定的律今及其颁布的札撒”一章是现存关于成吉思汗大札撒文献中唯一原始的资料;大札撒的编录不是在窝阔台即位的1229年,而应在该年以后至忽必烈在位的某个时期;大札撒不是一部法典,而是一部由成右思汗后人编录的成吉思汗经世治国的经验总结;成吉思汗大札撒得以在中亚、西亚突厥、蒙古王朝流传,一方面是成吉思汗个人威信的作用,另一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14至16世纪中亚、西亚突厥、蒙古人的社会较成吉思汗时期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自从波斯史家拉施特·安·丁的著作《史集》提出元朝安西王阿难答虔诚信仰伊斯兰教之说后,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该书第二卷《成吉思汗之子拖雷汗之子忽必烈合罕纪》和《成吉思汗之子拖雷汗之子忽必烈合罕之子真金之子铁穆耳合罕纪》两篇中,记有其事,略云:“宗王阿难答,忽必烈合罕第三子忙哥刺的儿子。……忽必烈合罕死后铁穆耳合罕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忽必烈合罕给予忙哥刺的那支军队,以及原属于他的唐兀惕地区,赐给了阿难答。……该国中有二十四座大城,该处居民大多数为木速蛮。……因为阿难答的父亲忙哥刺的子女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忽必烈称汗前后蒙古统治集团内斗争诸因素的考察分析,认为忽必烈取得胜利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论述了统治集团内斗争的性质——新旧势力斗争的反映,以及斗争的后果——导致大蒙古帝国的最终分裂及为适应中原文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蒙古军队进入青海人命之王成吉思汗的时代,统治了世界许多地区,蒙古得以全面振兴发展。当时,大汗和萨钦·贡噶宁波在宗教上建立联系,使蒙藏关系揭开序幕。后来,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信主法王八思巴先后被忽必烈奉为上师,并让人思巴创制了蒙文,佛教在蒙古地区开始传播。此后,忽必烈将西藏的十三万户赐给萨达派,使蒙藏关系进一步加深。尤其是蒙古首领俺答汗尊奉遍知法工襄南嘉措(三世达赖)为上师以后,这种佛教的法缘更为深固,到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合撒尔的后裔固始汗的时期,蒙古地区由却图汗发动了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哲学、法的精神和人类动机理论出发,可以看出蒙古人的个体动力机制及其打猎、游牧和战争这种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而这种生存方式培育出了全民族的英雄精神.蒙古汗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创造性地制定大法典,对蒙古社会的结构优化和调动全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机制.在诸多原因中,这些优化的动力机制是13世纪蒙古人强盛的最根本原因.后由于忽必烈不合法即位,践踏了成吉思汗大法典,导致蒙古汗国在政治上的分裂和元朝必然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7.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8.
蒙元服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简称为蒙元帝国。蒙元服饰展现出集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业文化与中亚文化相交融的多元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极富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深入到我国大多数民族之中。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及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贵族也逐渐与喇嘛教发生了关系。但是,喇嘛教在蒙古族中广泛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完全占据支配地位,则是在明清之际,黄教传入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是一个草原的儿女。他所建立的帝国,是一个散发着原始生命气息、充满野性和活力的骑马民族国家。 蒙古帝国和中原王朝的风格迥然不同。礼仪三千的形式主义,在草原是见不到的。  相似文献   

11.
拍出我们民族自己的巨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原名《成吉思汗和他的母亲》、《蒙古往事》)这部电影以恢宏的气势、史诗的规模再现了成吉思汗如何从一个心胸狭隘的凡人成长为一个能包容整个草原的历史巨人的人生过程,着重描写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成吉思汗的母...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师范大学甘雨泽教授所著《成吉思汗》一书,于1999年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按成吉思汗成长的过程分为少年:龙潜大地,青年:龙现田野,壮年:龙蛇之争,成年:龙跃四海,老年:龙腾九天,晚年:亢龙有悔等六个部分,共22万字。每一章节开头均用占卦形式作一小结,然后引发正文。书首扉画为罕见的一张成吉思汗画像。书尾附有:成吉思汗大事年表和两张蒙古汗国时期的地图。本书详尽的阐述了成吉思汗是东北亚草原上蒙古各部族的盟主、战无不胜的军事天才。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无与伦比的战略和威力,强大的火炮统…  相似文献   

13.
知识荟萃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历史、文学巨著,其地位堪与汉族的《史记》相比。这部作者不明的珍贵文献能够保存下来,与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有相当大的关系。《蒙古秘史》写作于蒙古立国之初,蒙文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卜赤颜》。它记载了自成吉思汗第22代祖先至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统治时期的蒙古族历史,着重叙述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伐四方的业绩。由于元朝统治者把《蒙古秘史》做为重大机密文件藏于翰林国史院,故而连参予修史的朝廷重臣也无缘得见。元亡后,《蒙古秘史》被明朝官员从深宫库房中发现,遂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度重视。他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命侍讲火原洁、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中国人中蒙古人所占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为了管理好国家,元朝优遇、重用了一些有才干的色目人,他们对蒙古帝国的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世祖忽必烈时代,财政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起用精通财政的人,以改变财政困难的局面。有一个叫阿合马的维吾尔人,得到了忽必烈的信任,从1262年开始掌管财政。他不愧为一个财政家。他大显身手,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增加税  相似文献   

15.
中统三年(1262年),蒙元帝国的第四代王汗忽必烈薛禅汗在燕京琼华岛修建广寒殿,殿内依蒙古族传统设置大酒瓮和马头琴。本文对俗称“渎山大玉海”的玉制酒瓮的图案设计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四川、云南交界处居住着约7万多蒙古族同胞。有人认为这些蒙古族是“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一个分支。那么,蒙古族人是何时进入川滇边界的?在历史上,他们与纳西族的关系又如何呢? 公元12—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相继征服欧亚大陆,建立了空前的蒙古大帝国。其后继者把消灭南宋作为既定国策。蒙古骑兵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虽然取得许多胜利,但由于南宋防守坚固,抵抗顽强,致使贵族认识到灭亡南宋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遂采取惯用的包围战略。地处祖国西南的四川、云南也就成了蒙古军从西南包抄南宋的重要战略基地。公元1253年,由蒙哥皇帝亲自统帅大军向四川、云南进军。入川后,蒙哥镇守合州府(今合州县),命其弟忽必烈率10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云南。三路率将  相似文献   

17.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发达的养马业,蒙古骑兵和蒙古马政更是举世闻名.马是古代蒙古人最亲密的伙伴,它能够提供人们日常必要的生活物资,又是古代蒙古人游牧、狩猎、驰骋战场的主要乘骑.马在古代蒙古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吉思汗依靠蒙古马组建的蒙古骑兵,战胜了他的强大对手,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蒙古马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前言探马赤军是从成吉思汗时代到世祖忽必烈创立元朝后,长期活跃在东起中国,西至伊朗的广泛地域上的一支军队。由于这支军队出现在历史上罕见的蒙古民族兴旺时期,加上它的活动频繁,以及“探马赤”的用字和读音的奇特,从而成了蒙古史研究者们所关心的课题。因此,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许多著名学者在自己的论文或资料注释中,总是要涉及到这个问题。护雅夫先生的《探马赤部族考序论》以及另外一篇论文,作为探马赤军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1240年用回纥蒙古文撰写的蒙古族历史文献、文学巨著《蒙古秘史》,不仅记载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太宗窝阔台汗的伟大业迹,而且还记述了蒙古民族的起源传说及8—13世纪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状况。苏联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说“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未能留存下如《蒙古秘史》那样生动而详细的记述自己历史生活的伟大作品。”的确,《蒙古  相似文献   

20.
成吉思汗(1162-1227)是蒙古族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蒙古文学史上的特殊人物形象———永生不朽的传统人物形象。从文学史研究角度看,可以说成吉思汗形象是蒙古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学现象。蒙古文学史上的成吉思汗从原型性艺术形象发展成为神化的成吉思汗形象和理想化的成吉思汗形象。成吉思汗形象植根于蒙古民族的成吉思汗崇拜文化,形成于蒙古人的成吉思汗崇拜心理,并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