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蝶 《山西老年》2011,(10):60-60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人们往往会特别关注药物的用法用量,并避免同时吃多种药。可实际上,食物中也有药物的“克星”。英国药理学专家简·阿德尔博士总结了六种最常见的食物与药物的“相克”现象。  相似文献   

2.
趣图漫游     
《21世纪》2010,(9):4-5
1、功夫麻雀 瑞士一名观鸟爱好者,发现有两只麻雀在自家的花园中为了争抢食物而打得不可开交。两只麻雀时而展翅威慑对方,时而扭打成一团。英国媒体称这两只麻雀的动作华丽而多变,简直像两个荧屏上的“功夫明星”。  相似文献   

3.
葛元芬 《可乐》2010,(5):50-50
蒙哥马利和美国将领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巴顿和布莱德雷都很讨厌蒙哥马利。巴顿评价他是“不可一世的小英国佬”,蒙哥马利则说巴顿是“满嘴脏话的战争狂人”,连有着“儒将”之称的布莱德雷也称蒙哥马利是“彻头彻尾的疯子”。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统治下的英国被称誉为“福利国家”,其表面的繁荣掩盖了中下层人民的贫困。年轻的一代对此产生迷惘 ,愤怒之情油然而生。因此 ,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批“愤怒的青年”的作品。《露水情》便是当时较为成功的一部。小说深刻地对当时的英国进行了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5.
《上海译报》有篇颇具看点的文章,说是有“商界老顽童”之称的英国富豪布兰森,在伊拉克战争前曾有一惊人计划。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身价22亿英镑的英国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一直以惊世骇俗的冒险行动而闻名,这次事件也不例外。”此处的“身价”似宜改为“身家”。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8,(9):20-20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千里眼”(或称“心眼”)。他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验,看人们是否能够看到数百公里外正在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食品营养强化是确保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FAO上世纪60年代中叶首次敲响世界“食物安全”(我国一直称“粮食安全”)警钟以来,其内涵不断发展、延伸,迄今,形成了由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安全构成的丰富内涵。本文着重阐述食品营养强化技术对促进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的食物安全的重大意义。食品的核心价值是内在营养功能。人体消费食品的唯一目的是身体生理的需要,以保证发育成长,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延年益寿。至于食品的色泽、味觉、造型等,都是从属  相似文献   

8.
栾翔 《21世纪》2010,(5):20-21
英国《卫报》将她列入全球“最具时尚感”领导入前十,美国《时代》周刊称她是“21世纪的贝隆夫人”,《福布斯》杂志“全球百名最强有力的女性”排名中,她位居第十三  相似文献   

9.
几百年前,英国人尚不知茶为何物,十七世纪初,印度商人向英国国王贡奉了一公斤中国武夷岩茶,自此英国宫廷的人品起了茶的味道。1689年,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回国。此后,英国商人陆续到福建厦门采购武夷岩茶,美味甘淳的武夷岩茶很快风靡了英伦三岛。英国最早称茶叶为“Bohea”即为“武夷”之音译。英国和欧洲人对中国茶叶评价甚高,称之为“文世复兴时代诸大发现的意外收获”。 英国最初是在咖啡馆和药房出售茶叶,当时茶价高昂,被视为“奢侈品”,尚未在大众中普及。到十七世纪晚期,中国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大量运到英国,茶价逐渐下降,喝茶的人多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饮料,也开始改变着英国人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越吃越美丽     
于海琴 《社区》2009,(18):41-42
“明星们纷纷代言各种各样的减肥食品或设备,但他们完全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因为他们实际上是通过锻炼和合理饮食得到健美身材的。”美国著名营养专家Jonny Bowden博士说。身为众多好莱坞大牌明星的营养师,Jonny Bowden博士列出了12种你可能从来都不吃,却最应该吃的食物,比如番石榴、枸杞等,它们对燃脂、塑身和保持健康都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1.
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探险家佐佐木博士在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叫做伯尔的部落。伯尔人生活贫苦,每天只以野菜充饥,却对漫山遍野的人参、木耳、猴头、蘑菇等高级营养食品碰也不碰。佐佐木博士非常惊讶,忙询问缘由。伯尔人回答说:“我们吃什么食物,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佐佐木更加惊奇,追问: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金融风险的保险张奇英国际金融界一宠——金融衍生工具,因其高功能性与高风险性并存,金融界对其褒贬不一,褒者称其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功臣”;贬者称其为金融市场动荡的“祸首”。对于衍生工具这柄“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使用它。金融衍生工...  相似文献   

13.
黑多 《华人时刊》2010,(2):80-81
以“人性”两字看美国 去一个国家,总想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个国家的特质。有人用“严谨”概括德国;有人用“认真”评价日本;有人说法国最“浪漫”,有人称英国是“绅士”。那么,用什么词评美国呢?我看就是“人性”。  相似文献   

14.
李涛 《百姓生活》2012,(6):73-73
日本著名的长寿学家家森幸男博士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走遍全球25个国家。寻访61个长寿地区的饮食秘密。他在最新的中文版《健康长寿饮食指南》一书中。以科学的态度披露了“长寿食物”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尽管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杨慧珠博士已在工程力学理论及应用领域里做出了许多为同行称道的业绩,却一再不敢称自己为科学家,自称只不过是教工程的老师,是只懂某一领域的“专”家。她不愿让她的朋友称她“杨教授”,“老师”就可以了,她更希望大家宣呼她的名宇“杨慧珠”。自幼多才多艺的杨慧上大学时出人意料的上了理工科。但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道位机械工程博士取得很大成绣之後,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回到母校的母校1957年底,杨慧珠出生於台湾省新竹市。从她降生开始,笃倍基督的父母便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他们给她起名为——慧珠,便…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就业》2011,(3):40-40
抢救异物卡喉窒息的“海姆利克急救法”(也称“海氏急救术”),是海姆利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此后,这种急救法已经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海姆利克教授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当异物堵塞人体的气管或咽喉造成气流受阻时,就会发生窒息。对于成年人,一块食物就可能导致窒息;对于小孩,吞食小块的食物也可能造成窒息。窒息会阻断脑部供氧,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应该尽快进行急救。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8,(6):51-51
通过脑电波来控制电流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才会发生的事,然而英国38岁女子黛比·沃尔夫称,她的确拥有这样神奇的“特异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食物观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的系统性认识和创新性论断,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食物“从哪里来”“有什么”“由什么提供”“获取什么营养”以及“怎样持久保障”的问题。大食物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深入贯彻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要在顶层设计上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食物供应上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食物消费上处理好“丰富”与“节约”的关系,在科技支撑上处理好“研发”与“推广”的关系,在市场建设上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小说《日内瓦的费希尔“博士”》讲述了百万富翁费希尔“博士”经常举办豪华的、别出新裁的宴会,赴宴者全是城里的阔佬名人。每次宴会,他都先把来宾恣意戏弄、羞辱一通,然后赠给每人一份厚礼。 小说在第一章第一句就呈现给读者一个矛盾:“我”爱费希尔“博士”的女儿胜过爱世上任何一个女人,而恨费希尔“博士”超过世上任何一个人。“我”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与费希尔“博土”相差甚远,简直是两个极端,可“我”并非因愤世嫉俗感叹世上贫富不均而生恨,乃是因为费希尔“博士”的骄傲,对世人的蔑视和他的残忍。 通篇贯穿小说的主线是费希尔“博士”以上三个特征,它以“我”与费希尔”博士”三次会面前后的情节以及安娜—路易丝,费希尔“博士”唯一的女儿,费希尔“博士”周围的“癞蛤蟆”对费希尔“博士”截然不同的评价向读者一步步地揭开了费希尔“博士”的真面目。“我”与安娜—路易丝相爱而结婚这一线索为“我”与费希尔“博士”的第一次会面怍了铺垫。安娜—路易丝是个年轻、漂亮、聪颖的姑娘,还不到21岁,而“我”是一个断了一只手的50多岁的鳏夫,安娜—路易丝和“我”这一违反常理的爱情使读者看到了费希尔“博士”是怎样的一个父亲,也许她在寻找一个比费希尔“博土”有感情的父亲……当“我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剑桥大学马克斯·佩鲁茨博士关于二战期间英国建造“冰山航母”绝密内情一书。英国BBC二台同时播发了这一秘闻。现年84岁的分子生物学家马克斯·佩鲁茨,曾是1962年的诺贝尔奖的得主。此事的披露引起了英国各界的广泛关注。 邱吉尔的创意 1942年春天,二战正酣。美国的战斗机由于缺乏空中加油能力,无法飞越大西洋,只好化整为零,借助运输舰从美国本土偷偷运送到英国,装配后再投入对德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