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12年2月23日至28日,"内地藏族流动人口研究"课题组在四川成都、北京召开了3场小型座谈会,就内地藏族流动人口对汉藏民族关系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既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也有成都市的藏族企业家。以下是其中部分专家的发言摘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成都市藏族流动人口状况为例,在"内地藏族流动人口研究"课题组的系列报告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内地的藏族流动人口对汉藏民族关系的影响。文章认为,汉藏民族"双向或多向自主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相当数量的西藏和其他四省藏区的藏族民众移居或到汉族聚居的内地大城市谋生,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群众自由迁徙权利的充分保障,更重要体现了藏族民众对国家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认同,对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跨区域性的和谐共存报有相当信心,体现了当前汉藏民族关系的融洽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流动少数民族,尤其是城市少数民族的研究,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和国家民委政法司于2月3-4日在京举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新世纪”学术会议。在“数字化”的新世纪,少数民族的整合方式已发生了变化,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大,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就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法律保障、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文化互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研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新世纪@远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藏学》2012,(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的自由迁徙日趋活跃,内地的许多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身影,其中藏族以其鲜明的文化特点,成为内地城市中活跃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有各类城市656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东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比例已从1982年时的9.46%增加到14.27%,西部则从77.64%下降到72.7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00万人,大部分为进城务工、学习。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民族工作的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展。工作范围不仅包含城区,还包括了城郊和城市所辖的县和农村。服务对象从主要是少数民族户籍人口,扩展到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许多大中城市还承担有对口帮扶民族地区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郑洲 《民族学刊》2012,3(4):21-32,92
目前,学术界对西藏自治区来自内地的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现象比较关注,但对西藏自治区自身的藏族人口向内地流动这一现象尚未引起应有重视。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首先分析了西藏人口东向流动具有内在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西藏人口东向流动的特征与类型,然后重点分析了西藏人口东向流动的实际效应。西藏人口东向流动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地方各级政府应该为西藏人口东向流动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血缘、地缘的社会动员与人情交往关系在藏族传统社会中是一种重要社会资本,并随着人口流动不断拓展到传统社会以外的都市社会;借助现代新媒介及社交工具,在中心城市派生出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网络,成为流动到城市人口的新社会资本。文章以到成都就医的藏族群体为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和具体参与藏族在成都就医活动全过程,对藏族传统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流动及其在都市中被整合利用、成为藏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从"内卷化"到不断外化拓展的情形,进行生动细致地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0年底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上海半年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3个(缺阿昌族、德昂族),共103639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在380多万流动人口中,据有关部门估算,少数民族约有10万。上海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数已超过上海户籍人口的少数民族人数。  相似文献   

9.
湖北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多.在武汉,随着少数民族群众务工﹑经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每年到武汉的少数民族人数持续增长. 目前,武汉市有少数民族30多万人, 其中有三分之二为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中大多数来自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全国2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给流入地带来了新的劳动力资源,给流出地脱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在就业、社会福利、子女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工作作为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我国西部、北部少  相似文献   

11.
族际大交流在当今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际大交流在当今中国杨荆楚.目前全国跨省区流动的人口达到8000万,其中属于族际流动的有近1000万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少数民族人口从极少增至1万多人。.最新调查问卷表明:85.4%的人认为族际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革开放以来,特...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暂时居住和生活的那部分人口”。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人口的空间流动大量增加,城市作为二三产业聚集的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拉力。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口的流动与迁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是民族散居形式的人口流动现象。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权益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京街头的藏族商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数1.05亿的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散居人口约占1/3,人数在3000万以上。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散居少数民族情况有所变化,其中突出的情况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跨地区的人口和文化流动,不仅给人口流动的源头地和目的地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格局。近年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街头出现藏族流动商贩的现象就是一个进城散居少数民族的典型例子。笔者在2005年暑期对北京海淀区街头的藏族商贩进行了访谈,以期通过这一事例探究当下进城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所面临的问题。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苏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目前全市有48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6.6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口2.1万,暂住人口4.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人口超过1万的有回族和土家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壮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瑶族、水族等。  相似文献   

16.
在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员加入到了城市“流动人口”的行列中.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意味着人口的城乡流动和空间转移,也意味着城市民族交往的扩展和深化,对现代城市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区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州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位于甘肃省的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远自中世纪以来就是内地同藏族进行茶马等“互市”的主要贸易点,也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的地区,因而一向被认为是通向高原的门户,今天这里仍然是农牧贸易十分活跃的地区。甘南州现有58.2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7万多,占人口总数的47.6%;总面积为4.4万余平方公里;海拔2600—4500米之间,平均海拔达3000米,气候寒冷低温.温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族际人口流动现状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对外开放经济区、工商业城市、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所在大城市,尤感流动人口的沉重压力。伴随着全国人口流动的大趋势,我国民族间的人口流动也表现出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2万多满族、朝鲜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外省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黑龙江省务工和经商.在黑龙江省,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经济纠纷、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和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出现偏差等方面.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进一步改进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方法,切实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50%,标志着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相当比例的人口跨越了省、自治区这级行政边界。其中有三个迁移潮流与我们所关注的国内族际交流密切相关:一个是汉族劳动力从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省市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动,一个是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内部从农村牧区向当地各级城镇的流动,一个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向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省市的流动。在人口迁移研究中,人口普查数据提供了各普查年份我国各民族人口中城镇人口的规模和比例,是本文研究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分析我国人口跨省区流动演变态势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考察了我国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这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跨地域流动情况,最后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新任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