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叛徒江青,是靠文艺发迹的。林彪、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等党内资产阶级的“权势者们”,给她戴上一顶又一顶桂冠,使她混迹文艺,招摇过市,为所欲为。鼓嗓喧嚣一时曾经充斥报刊的所渭“三突出”创作原则,就是江青的一大发明。“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就是“三突出”的“钦定”的表述。对于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江青就象骗子杜林发现了“新体系”一样,擅自动用党的各种宣传机器,到处推销,叫喊拍卖。现在,让我们剥开画皮,看一看江青鼓吹的“三突出”创作原则,究竟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2.
江青一伙及其御用文人们吹嘘说,“三突出”这个以一方突出和陪衬另一方的“原则”,是为了“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了辩证法的“重点论”,是“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文艺创作的典范”。这是为江记“三突出”贴金。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创作原则”,纯然是用形而上学的模式来扼杀革命文艺的紧箍咒。“三突出”刚一出笼时,“权威”解释是:其一,突出一方和陪衬一方相比,在戏的份量上应占“突出”的优势。据说,如果“把反面人物写得与正面人物份量对半,或者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光辉的文艺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在这篇不朽的文献中,毛主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五四”以来文艺界斗争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当时革命形势,对文艺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路线、任务、方针、政策,为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王张江姚“四人帮”与《讲话》的基本原则分庭抗礼,用心险恶地提出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并以此为核心,编造了“三打破”、“三对头”、“三陪衬”、“多层次”、“多浪头”、“多回合”等“三字经”,自成体系,蛊惑人心,为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帮文艺”制造理论根据,在文艺界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扼杀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我们必须以《讲话》为武器,对“三突出”进行深入批判,揭露它唯心论的先验论、形而上学以及唯心史观等反动的理论基础,肃清其流毒。  相似文献   

4.
王张江姚“四人帮”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舆论阵地和舆论工具,大肆叫卖“三突出”这一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说什么“三突出”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唯一正确”的创作指导原则。事实果真是如此吗?否!它在理论上是非常荒谬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在政治上是极端反动的。几十年的文艺斗争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不仅解决了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三突出”这个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文艺主张,本来是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下称“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篡改和背叛,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四人帮”之流吹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具体运用”。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26页)。所以,凡属创作方法,则必然是作家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指导下,艺术地反映生活所恪守的基本原则。不同阶级的作家,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八年,“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一个亲信根据野心家江青的黑旨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黑文,首先提出“三个突出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原则”。一九六九年,反动文痞姚文元在修改一篇文章时,又亲笔加了一段关于“三突出”的说明:“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从此,“四人帮”的反动喉舌就大作文章,把这个所谓的“三突出”原则吹得神乎其神,抬到吓人的高度。说什么这是“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啦,是什么“运用革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文艺战线强调恢复现实主义传统,这是针对“四人帮”那套瞒和骗的文艺提出的,确实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产生了不少现实主义的好作品。对于提倡恢复现实主义我们是完全赞成的。但是,也有同志把现实主义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同时否定“两结合”(本文的第一、二部份是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第三部份指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为行文方便,不再说明),不承认它是一种独立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两结合创作方法时,曾经深刻阐明:革命现实主义是基础,革命浪漫主义是主导。大家知道,基础和主导,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近年来,由于“四人帮”鼓吹所谓“三突出”原则,用以取代两结合创作方法,大搞瞒和骗的阴谋文艺,使文艺的真实性丧失殆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自从批判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艺作品要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典型,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做过肯定性论述的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四人帮”推行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疯狂兜售“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创作原则、“题材决定”论的同时,又鼓吹“英雄决定”论,要求一切文艺作品都得如法炮制所谓“完美无缺”的“英雄典型”,不然的话就是“修正主义”、就是“毒草”。他们挥动这根魔杖,扼杀了一大批有特色的作品,使社会主义文艺园地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的一个重要内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文艺界和学术界对怎样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这个提法的评价,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个提法,对于正确总结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繁荣当前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想就如何历史地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谈谈个人粗浅的意见,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就20世纪左翼文艺的发展看,“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左联”的探索经过了局部讨论、组织性讨论和回应性讨论三个阶段,其探索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文艺大众化”由观念变成一种运动,并通过多种途径,将文艺真正“大众化”;二是通过多方面的理论探索让“文艺大众化”在具体内容、如何创作及大众语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两条路径的结合使得“左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文艺大众化”融为一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为什么挖空心思地炮制、声嘶力竭地鼓吹“文艺黑线专政”论?目的十分明显,那就是为了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那就是为了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使文艺成为他们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木主义的工具。彻底揭穿“四人帮”勾结林彪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反革命阴谋,深入批判他们所鼓吹的以“文艺黑线专政”论为中心的一系列反动谬论,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他们的反革命面目和极右实质。  相似文献   

13.
“无冲突论”是孔丘的中庸之道和林彪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艺上的表现,是使社会主义文艺蜕变为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工具的反动理论。当前,深入批判林彪鼓吹的这个谬论,对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搞好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肃清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流毒,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打倒“四人帮”,思想大解放。为了澄清文艺领域被“四人帮”,搅乱的一些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捍卫马列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重新学习列宁的重要文艺论著《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倍感亲切。革命导师的谆谆教导如日月经天,照得那伙以“文艺革命旗手”、“理论家”自居的“四人帮”原形毕露。他们的那一套资产阶级文化专制主义的“模式沦”和帮八股,显得何等荒唐可笑啊!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突出现象,一是左翼文艺运动给儿童文学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张天翼创作的三部长篇童话把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三是伴随着“科学救国”的思潮出现了科学文艺创作热。30年代的儿童文学体现出进一步强化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进程的倾向,并注入了“革命范式”的理想主义激情,但也有某种图式化而缺乏审美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浪漫主义辨     
社会主义文艺究竞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创作方法,这是今天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无论在批判“四人帮”的反动文艺信条方面,还是在总结革命文艺的经验和成就方面,都把现实主义艺术方法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和准则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加以运用和研讨,这无疑是理所当然的,今后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笔者想就与此密切关联的另一个问题,即如何正确看待浪漫主义,谈两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7.
前一个时期,“歌德派”在打倒“四人帮”后刚刚复苏的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内刮起了一阵“冷风”,在文艺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其原因是因为它的代表性论点,都是从林彪、“四人帮”极左文艺路线那里来的。试略举一二。 其一,是讲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只能按一定的模式办事,墨守旧规,不准讲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文艺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也应该扩大。 林彪、“四人帮”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时候,给革命文艺作品及革命文艺工作者强加的一条罪状,叫做“从三十年代提出‘国防文学’,到六十年代鼓吹‘全民文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新任务。 关于“国防文学”,前一阶段文艺界已经进行过有益的讨论,给这个口号平了反,这里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王张江姚反党集团利用文艺为他们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疯狂反对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犯下了滔天罪行,必须彻底清算。多年来,“四人帮”反党集团疯狂对抗毛主席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毛主席早就为我们制定了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四人帮”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和篡党夺权的需要,疯狂反对毛主席,反对毛主席的文艺路线,破坏文艺革命。毛主席洞察一切,作了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揭露“四人帮”的阴谋破坏活动,不断地为文艺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但是,“四人帮”对毛主席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1967年在一次集会上,白骨精江青居心叵测地问道:“从1871年到列宁留下多少作品?文化大革命前留下多少作品?”狗头军师张春桥,立即阿谀逢迎地答道:“从《国际歌》到革命样板戏,这中间一百多年是个空白”。“四人帮”炮制的这个“空白论”,不仅是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全盘否定,而且是对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恶毒诬蔑和直接背叛。剖析这个“空白论”,对于我们认清这帮祸国殃民的害人虫,利用文艺为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服务的反动本质;对于我们恢复和发扬无产阶级文艺的革命传统;对于我们坚持马列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都是十分必要和颇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文学批评”在自身理性和具体形态的实践塑形过程中,其发展是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理论体系中的“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歌颂与暴露”、“整风与批判”等内容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