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仟白宗作为卓尼土司家族史上的一位女执事,是18世纪时我国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在她执政期间,不仅为汉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边疆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作出了不菲的业绩。新发现的《卓尼土司家谱》和《卓尼土司家谱续篇仁仟白宗的传记·月冠》,对其生平及其在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事迹作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2.
杨士宏  山聪 《中国藏学》2016,(3):203-207
"洮河岷"地区既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自然边界",也是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文化边界"。其中,藏传佛教自明以降在此广为传播,并与其他民族文化在相遇、相识的过程中,形成"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文章以卓尼石门寺为例讨论明代藏传佛教在"洮河岷"地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佛教传入卓尼之前,当地先民信仰原始土著宗教和苯教,并在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在藏传佛教占主流地位的今日卓尼,原始土著宗教和苯教的信仰习俗与生态实践的遗风仍在民间社会盛行.本文论述前佛教时期卓尼的宗教信仰和生态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4.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以历代卓尼土司和嘉木样活佛的宗教文化联系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同时也概括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安多地区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1937年8月,甘肃卓尼发生藏族土司杨积庆被害事件,围绕此一事件造成的权力真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地方实力派与藏族各界展开博弈。抗战方兴,中央政权对待边疆民族宗教问题的策略是努力保持大后方稳定,而地方实力派鲁大昌却力主改土归流,藏族上层人士则居间折冲,实际上主张保留土司制度。地方政权借助军事威慑,恩威并用,以保留形式上的土司制度羁縻藏族上层,以建立地方政权系统逐步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6.
卓尼杨土司政教合一制度为什么得以发展巩固,延续五六百年。它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就目前而言,研究的仍然很不够或很欠缺。作者认为研究土司政教合一制度,不能忽视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只是农业、畜牧业和(简单)手工业的分工。土司的经济来源全出自他所有的土地、草场上依附农(牧)民所提  相似文献   

7.
黄河自古育孕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作为黄河的主要支流的洮河育孕和创造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地处洮河中上游的卓尼县,多处发现了上述类型的文化遗址,现将沿洮河流域文化遗址分布情况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谷苞先生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卓尼藏区调查为中心,重点分析了谷苞先生对边疆经济问题的研究。谷苞先生的经济人类学思想从云南魁阁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他对呈贡化城乡的公共组织的分析为他后来在卓尼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在卓尼研究当中,谷苞先生采用了和其他魁阁成员完全不同的理论进路,更加集中于经济制度与地方政体及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对谷苞先生藏区研究学术史的回顾,本文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在近代经历了一个内部多元政体的复杂互动过程,土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面相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青海城镇市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青海的城镇市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发展,虽然许多地方仍不尽人意,但还是对传统的军事和交通重镇模式有所突破,商贸业的顺利运营在城镇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文章以西宁、湟源、结古、鲁沙尔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市场的发育状况为例,指出它们各自的发展缘由与特点,并归纳出民国时期青海城镇市场的总体特征,以期对此领域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和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新16年7月10日,位于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收到一位维吾尔族老人亲自送来的6000元捐款,捐款人是该州博乐市小营盘镇乌图布拉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吐尔逊?艾则孜。68岁的吐尔逊老人饱含深情地说:“这6000元是我刚卖牛的收入,全部捐献出来,就是为了支持湖北乡亲们抗洪救灾。希望能为湖北受灾的亲人们添件遮风挡雨的衣衫,买口热热乎乎的饭菜。”  相似文献   

11.
由甘肃省委书记苏荣提议,甘肃省政协牵头,具体由喇敏智副主席(回族)负责,喇敏智主编、马明良执行主编,组织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及北京、宁夏、甘肃有关研究院所的学者专家撰写了《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一书。该书着重突出回族从近现代至当代的贡献和作为,特别是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开发祖国、发展经济、繁荣中华文化、推进科技进步及发展教育、艺术、体育、卫生等事业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分总论、文化篇、政治篇、经济篇、精神篇几个板块,体例新颖,文字流畅,写出了回族的辉煌业绩和骄人贡献,展示了回族的全新面貌,令人耳目一新,是目前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回族对祖国历史和现实贡献的专著。书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关于《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一书的批示,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白立忱(回族)、李兆焯(壮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蒙古族),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朝鲜族)及甘肃省党、政、军各方面领导同志仲兆隆、李乾元、喻林祥、李子奇的重要题词。这些题词充分肯定了《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这本书对发扬回族优良传统,增强民族间的了解和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向读者推荐这本书,并将刘延东同志的序文和苏荣同志的批示刊出,以荐读者。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07,(12):63-63
<正>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广西最多。人口1617.88万(2000年),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文字系1955年创制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相似文献   

13.
陈广元是我国当代大阿洪,现任北京东四清真寺教长、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常委。认识陈广元这个名字是从他编写的《伊斯兰教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4.
李连荣 《中国藏学》2008,(2):100-108
在藏族风马旗的起源研究中,一般认为它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认为风马旗起初的观念可能与上古时代(公元前12世纪)中亚、东亚地区的英雄崇拜与祭祀地神以求福禄有关.另外,风马旗中"五兽"及其所代表的"四方"概念,除了包括阴阳五行、佛教、苯教等的信仰象征以外,它还可能代表着早期藏族氏族图腾象征,或许还寓意着藏民族形成乃至国家(如吐蕃)形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藏族僧伽服饰是藏传佛教之重要的外在形象标志之一,它不仅承继了印度佛教僧伽衣著的思想和规范,同时也体现了浓厚的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文章对藏传佛教僧伽服制的历史形成、外形特点(包括款式、用色和质料)及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试图全面认识和阐释藏传佛教僧伽服饰的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现已遍及世界各地,人数达几千万之众.海外华人问题亦早已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但学者们多把重点放在海外华人比较集中的东南亚、欧美等地,对阿拉伯国家中华人的关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7.
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安居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华 《中国藏学》2008,(1):145-150
西藏自治区政府将安居工程作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阶段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本文根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实地调研资料,参考政府统计数据,介绍了安居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现阶段安居工程建设的成果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谈到花垣县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人们往往会想到花垣丰富的矿产。然而有一个同样突出的事实,那就是花垣在湘西州全州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花垣的通乡公路改造、农村客运站建设等等也在全州名列前茅。如今,人们喜欢谈论花垣交通的枢纽作用,对吉茶高速、张花高速更是津津乐道,这一切都在传颂着花垣交通人凭着顽强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造就的一个个传奇般的"神话"。  相似文献   

19.
湖南振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二九”电化厂,是1986年创建的乡镇企业。由于经营不善1993年该厂有效资产不足120万元;总负债却高达288万元。严重的资不抵债,使企业濒临倒闭。企业除剩下一座旧厂房和一堆破烂的机器外,几平一无所有,在面临破产的逆境中苦苦挣扎。1993年5月,花垣县外贸公司经理饶德宗辞去经理职务,决心救活这个工厂。饶德宗在危难之际勇任厂长后;6年来,使企业死而复生,由一个破败的小厂,发展成振兴化工总厂。2000年1月又改制为湖南振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由…  相似文献   

20.
崔红芬 《中国藏学》2008,(1):210-214
西夏政府效仿中原僧人的封号制度建立了自己较完备的僧人封号体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担当帝师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事务,充任功德司正,并参与佛经的校勘和译释等工作,为西夏佛教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通过对西夏佛经和藏族史料的整理,对以往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