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李敏懿 《统计与决策》2007,(11):173-174
一、中部地区企业年金发展迟滞的原因探析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障制度而发展如此缓慢必然影响到中部地区多层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地域和农村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的包袱.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制度空间的解冻,以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跨区域、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成为中部地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在中部地区数量庞大的劳动力流动大军(90年代中后期还包括企业下岗人员)中,形成了四种主流性的流动形式.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形成初期的集聚阶段按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原发型"与"嵌入型"。中部地区西安曲江"嵌入型"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表明,企业最初进驻文化产业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政策租,而并非由于区域因素导致的聚集;政府驱动下的开发区企业尽管并不必然与关联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但其技术和市场行为又必将导致知识"溢出"从而加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由此,进一步揭示出我国中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品牌与商誉对企业而言日益重要。相对于有形资产及其他无形资产评估而言,由于品牌和商誉的内涵非常丰富,使得品牌和商誉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品牌与商誉的价值具有模糊性以及相互交融性  相似文献   

5.
品牌扩展策略是产品管理决策的核心。品牌扩展策略一方面能降低企业在新产品营销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品牌声誉受损的风险。文章用一个不完全监督的道德风险的重复购物的模型研究企业最优的品牌扩展策略。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品牌扩展策略由于使得企业更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加企业品牌带来的价值;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品牌扩展导致产品失败引起的损失。因此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最优的品牌扩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调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三大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三大区域的工业内部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中部崛起中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可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品牌建设是当前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中国企业还在羡慕国外跨国巨头由于长期品牌经营所获的高额品牌溢价时,国内企业却还在深陷品牌建设的泥潭。大量的品牌运营和建设费用使企业苦不堪言,甚至望而却步,到头换来的却是财务上更大的赤字和危机,企业大量的投入最后充其量也只获得一个所谓知名品牌的虚名,为什么?当前企业品牌建设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随着纵贯中国中部地区的现代化铁路———京九线的全线开通,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乘上了一列追赶东部地区的快车。国际资本已纷纷进入中部中心城市武汉,以便通过这个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进入中国中部乃至西部地区。到目前,在武汉设立...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东部地区,与其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高有很大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是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综合经济优势,以及产业特色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的力度。中部地区的大开  相似文献   

12.
隋秀芹 《统计研究》2006,(12):70-72
地处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区位优势和丰富资源的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在共和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政策上的诸多因素影响,中部地区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渐渐落了下来,从工业结构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公有经济比重偏高,“三资”企业比重较弱中部六省非公经济略嫌滞后。非公经济比例与全国水平和沿海省份比,要分别低10个和20个百分点。如果细分析非公经济的几个主要经济类型,不难看出,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发展与全国和沿…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199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中部地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FDI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国内投资,劳动力因素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趋于下降,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作为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的理论基础,构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18年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探究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格局,并分解其区域差距。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局部相关性明显,皖东地区为热点区,长江中游地区为次热点区,豫北和赣南地区为次冷点区,湘西、豫南、皖北、晋南和晋北地区为冷点区。(3)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差异变化较大,层次间的差异大于层次内差异。  相似文献   

15.
跨国品牌联合策略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降低成本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本土品牌,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实施跨国品牌联合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风险.文章从具体实例入手,对跨国品牌联合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对我国企业跨国品牌联合策略的顺利实施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的路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慢于其他地区,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无疑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如此难得的重要政策机遇,中部六省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时,需要有一个战略性的设计,需要有一个"路线图".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扎实稳步推进,趟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无疑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1995~2000年全国的人口迁移率为2.83%,中部地区除山西之外,其他五个省的人口迁移率均大大高于全国水平(见表1),且中部的迁移人口大都迁往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见表2)。而中国的地区差距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也是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因此,研究中部地区人口迁移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由于城市化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地区被视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间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9.
吴信平 《统计与决策》2012,(18):126-130
文章通过对中部地区近二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定量分析了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各种增长源泉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潘平  韩峰 《统计与决策》2012,(1):143-146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一定波动。文章首先利用中部地区1978~2009年的GDP发展指数数据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性进行整体分析和分阶段分析,继而重点针对金融危机时期展开分析,选取GDP增长率、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七项指标,运用评级法对比分析中部地区各省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恢复能力等经济稳定性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和江西两省经济稳定性相对较强,而河南省和山西省则相对略显不足。文章最后就后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各省如何实现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