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萧红的一生,"寂寞"情结始终贯穿于其中.这对一位作家来说,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萧红的文学实绩相当部分是由这一情结带来的.研究它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此情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挖掘:1.人生的寂寞;2.写作态度的寂寞;3.不被同时代人理解的寂寞.  相似文献   

2.
黄春明小说中最为鲜活的是乡土小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的生活状态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坚韧、有尊严地活着 ,这是黄春明所赞扬和尊敬的 ;另一类是昏昏噩噩混日子 ,这是黄春明所否定的。乡土小人物的死 ,有的是以生命抗议工商文化 ,有的是被工商社会的异己力量逼上绝路。黄春明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表达出对台湾社会文化矛盾的思考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乡土作家,其作品乡土情结浓厚,忠实反映了商州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代表作《秦腔》艺术性地展示了城市化背景下的商州农村,通过对清风街这个小村镇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的困惑与眷恋,表达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在寻找生命情感归宿和精神寄托过程中的迷茫与失落。《秦腔》用细密朴实的叙述反映了变革中的中国乡村的本真生活情境,试图对当今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与迷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萧红,这位呼兰河的女儿,用手中的笔描绘着那方黑土地的“原始,蛮荒,愚昧”,表达着对故土人民的爱与忧伤,痛苦与批判。她以灵魂的在场,真实地、历史地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悲剧性的生存状态与麻木的生命意识。在她至情至性心血凝成的文字背后,渗透出无限爱意和柔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家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作为一个成长于新旧文化交汇时代的作家,萧红的一生都在尽力为挣脱封建家族制度的束缚而努力,却一次次陷入感情的漩涡而无法自拔。在作品中,一方面对那些生存在社会最底层,饱受家族伦理制度迫害的女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历史的反思。一方面又对家乡呼兰河、童年的后花园充满了眷恋之情。家族情结积淀在萧红的心中,并对萧红的人生选择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路遥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揭示出路遥创作中"乡土情结"的深层精神意蕴:童年心灵的巨大乡土意识投影;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和理想;对土地与人的艺术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上世纪30、4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成员,萧红不仅用自己细腻、大胆而又充满顽皮童真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从旧家庭中逃脱出来的柔弱女性内心的坚强成长,也以女性特有的生存经历见证了文学人生在那个不平静年代中的特有景象。萧红的写作中有着坚实的乡土元素,乡土气息是萧红生命及其文学世界中最浓烈的品质。但同时,萧红又有对都市更深层次的纠结与矛盾,这与萧红在都市中经历的战争、流亡、饥寒等生存体验紧密关联。所以在萧红的生命视野中,既有顽强的乡土意识,又有敏感而矛盾的都市意识。并且,在矛盾的都市意识中,萧红最终选择以乡土为最后归宿。本文以《小城三月》为阅读起点,从文学与人生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梳理萧红文学中矛盾的都市意识,及其乡土回归的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8.
萧红以杰出的讽刺批判艺术,深刻展示了病态、落后与原始的乡土民俗文化,从而使人们从历史、民俗、文化的角度,真正切入中国乡土社会的内部,了解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和乡土社会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10.
贾平凹是当代颇具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 ,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 ,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变化的 ,由单纯走向成熟 ,经历了一个欢乐—忧郁—困惑—绝望—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的乡土文本中,“黑屋子”、“月光”、“高墙”、“路”、“荒原”、“呐喊”等词语反复出现。它们凝结着鲁迅的乡土情结,成为鲁迅乡土情结的指示词。  相似文献   

12.
试论南朝文人的家族意识和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南朝文学作品的梳理,会发现在战乱频繁的南朝社会里,文人们除了以文学来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外,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还常常以文学来关注自我家族,表现出强烈的家族意识和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3.
葛水平对乡村景色的描摹既有粗犷灵秀的自然之景,也有浸染了民间意识的人文之景;对城乡冲突的言说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对故乡人性的书写揭示了浮生百态中最真实的人性。这三个维度展现出葛水平乡土情结的呈现状态及其小说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14.
在晚清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背景下,陈兰彬以其难以释怀的乡土情结,在近代留美学生教育、出使美国以及保护海外华侨、华工权益、关注家乡民生和教育事业等方面贡献颇多,不仅反映出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他们行止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内蕴深厚,本文通过对贾平凹乡土小说的分析研究,探讨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文本从对故乡山水的留恋,对西北女性的赞美及为其鸣不平,作者的商州情结,对故乡生活苦难的反思四个方面,展示了贾平凹对西北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西北地区落后观念的担忧。通过商州故乡仁厚纯真的民性风情展现西北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是一种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英国作家哈代素以乡土小说而闻名,乡土情结贯穿了其作品的始终。哈代小说中的深厚乡土根源和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哈代的乡土精神和小说中所呈现的乡土风貌,展示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朵不朽奇葩,他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基于两位作家所处时代的不同、成长经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别,对其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倡导生态文明、践行绿色意识的今天,既可为当下的绿色写作提供借鉴,也可为增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态意识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想家,思乡,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它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时时刻刻表露在我们的言行上,但前贤时彦似乎尚无学术的讨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传统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浓厚的亲情伦理使中国人不忍心背井离乡;缺乏探险精神使中国人不敢背井离乡;体质上的相对虚弱使中国人不能背井离乡.一旦不得不离开,就会情不自禁地思井怀乡.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在传统文化和家庭氛围影响下形成了浓厚的乡土情结,贯穿曾国藩一生的乡土情结为其事业和交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京为官时期对同乡以及家乡的特别关注,折射出曾国藩浓浓的乡土情结。曾国藩在乡土情结的影响下创建了湘军,为其幕府的建立储备了人才,在乡土情结的感召下与同乡建立了深厚友谊,成就了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秋、月"成为游子抒发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思念故土浓浓情思的意象,承载游子浓郁的愁思,失意时伤秋,思乡、怀人时望月倾吐。游子自然滋生灵魂漂泊和生存痛感。乡土情结是情感的寄托,是精神的慰藉。  相似文献   

20.
以反传统姿态的活跃于“五四”文坛的作家 ,其创作的文化心理定势仍基于传统 ,这是鲁迅创作的“乡土情结”的内在根据 ,其独特的批判性也源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