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方位搜集整理自贡地名的基础上,考察自贡市地名用字总体情况、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用字、人文地理实体通名用字、"盐"文化相关地名用字以及地名用字谐音现象,揭示自贡地名用字的整体面貌和特色:自贡地名用字充分体现了"地域性、稳固性、形义贴切性"特点;记录了自贡地区多山湾平坝的自然地貌和盐业发展的历史人文面貌;部分地名用字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语音的发展变化和本地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政区地名用字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1048个乡镇级以上地名,总共使用汉字2220字次.使用了595个不同汉字.超过一半的所用汉字用在了地名末尾.这些地名尾字多数是通名汉字.使用次数最多的5个汉字分别是"龙、溪、石、家、山".重庆地名用字有如下特点:尚"龙",与"龙乡"龙文化;山、溪、石、坪、坝等地名用字反映了重庆的地形地貌特点;"桥"字地名与"桥都"文明;姓氏地名多,是"插占为业"移民政策的结果;通名变专名,现代地名命名方式之一;异体字.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的"哈"字读音存在阴平和上声两种变项。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了"哈"声调变异的分布情况;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分析变项分布原因,在描述"哈"字变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其未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当地方言音义以及地理位置等角度探讨了福建省龙海市白水镇若干地名的正确用字,认为“磁窑”应作“瓷窑”,“大下”优于“大霞”,“内人口”应规范为“内垄口”,“山尾”可以沿用“山美”的雅称等。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地名用字问题相当复杂,应全方位统筹考虑,促进对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字形分析和文献考证,我们认为安徽枞阳县地名中的""字,应为古文字中"危"字异体的讹变楷化字形。地名用字中类似的生僻字还有不少,以往采用音同音近的常用字来改换生僻地名用字的做法带来很多弊端,不利于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促进社会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我们应加强生僻地名用字研究,增强地名文化保护意识,为这部分汉字的便利使用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名及标示地名的地图、路牌、站牌和交通路线图,是来华学习者最容易接触的语言景观,并且蕴含着城市地形地貌和人文发展的丰富信息。以地名用字作为对外汉字教学的拓展内容,不仅是汉语教学与当地文化传播相融合的一个理想切入点,也便于引导来华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汉字、识记汉字和使用汉字。城市地名用字字形规范、形义联系理据比较透明、汉字重复率高;通名用字往往标示类别,而且语义层级分明,构词能力强;专名用字往往优先选用通用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7.
在人名地名用字规范问题上,我国学界一直存在"分治"和"合治"两种意见,实践证明前者较为可取。目前学界和公安部门对于人名地名用字信息的把握仍然存在缺口,调查工作亟待加强。为搞好有关规范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具体操作似应注意以下五点:化整为零,分进合击;总结教训,免蹈覆辙;统筹兼顾,力戒片面;尊重规律,顺其自然;上下共治,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8.
略论地名的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一类特殊的词汇,它应该是具有区别性,富有特色的;地名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因此,应当是易读、易记、易写的;地名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因此,地名不能不讲究修辞.在语言上,地名讲究平仄和谐,故以平仄相间式和双平式为常式,在语义上,地名要力求反映出地理实体最重要的信息;在语法上,地名既要增加区别性,又不要过于复杂,失之繁琐;适当使用修辞格,可使地名艺术化,不仅为大自然增光添彩.而且充分反映我国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语言变异现象。网络流行语语音变异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谐音、缩略以及对外来词的音译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变异可分为狭义的语言变异和广义的语言变异两种.狭义的语言变异是同宗的变异,各不同变式之间存在底层结构的同一性;广义的语言变异则是非同宗的变异.语言变异的同宗与非同宗关系具体表现在词汇、句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对不同地区社会用字规范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社会仍然存在写错字或别字、使用繁简字、滥用谐音字等不规范现象,并就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五点对策: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监管力度;扩大工商行政审批范围,细化《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加强宣传,强化正确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开发新技术,净化语言环境;全民行动起来,彻底进行一场不规范用字的大整改运动。  相似文献   

12.
性别是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的重要因素。汉语社区的方言调查较少关注性别因素与语言系统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一个乡村社区语音变化与性别因素相关性的考察,结果表明:语音系统中f变项的变异正呈现出一种较为特殊的性别变异模式。这一模式与西方社区中普遍发现的模式有所不同,其产生与中国乡村社区结构的特点及其男女社会地位、思想观念、语言态度的变化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一些成语背离了原始真意,发生了语音、用字、结构和意义等方面的讹变。归结成语讹变的类型,探析成语讹变的深层原因,能够为规范成语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字的结构、形体、来源等几方面对绍兴方言的用字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了辨雅俗、审语音、析词义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社会用字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发挥文字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促进嘉兴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用二年时间,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嘉兴市秀城区和秀洲区的主要机关、学校、街道和公共场所的社会用字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嘉兴市区社会用字的总体概况,分析了社会用字混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象的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岳麓版蒙书用字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蒙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字反应了汉民族人民表情达意的基本信息.我们对岳麓版14部蒙书的用字的字次、字种、流向等做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对其与古今汉语常用字的关系做了概要的阐速,并进而提出了"古今惯用字"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伴随自己一生的姓名,我们的姓名都寄予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包含着独特的寓意,而作为以两三个字来标记一个社会符号的姓名,就应该具有在语音上和谐、不拗口,读起来响亮、易记等特点。以兰州大学2006级本科生姓名为语料,试从姓名用字的声调特点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姓名的声调组合特点并尝试对其原因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发现,姓名中阳平声调最多,上声最少;男生姓名更多地选择阳平声调,女生姓名更多地选择去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白城市公共场合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成因和对改良白城市公共场合用字不规范的具体建议三个方面论述了净化社会用字,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陕北地名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正误  相似文献   

20.
语言变化有诸多因素形成,其内涵十分丰富。本文根据英语语言事实探讨了影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不同语言层面上变化的四种重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文中指出音变迫于语言内部系统压力的同时应考虑社会因素,类推因素中“矫枉过正”现象也需要用社会动国来解释。文中接着强调威信因素是借词的重要理据,社会心理因素中还糅合着个人风格的变异。最后着重提出在语言变化研究中,对各因素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交叉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