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柳青是十七年文学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创业史》以其宏大的艺术视野和真实的生活描写成为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柳青在文学之路上凝聚了一种精神人格,体现在他本人及其文学作品中,被人们称之为"柳青文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他的历史意识、使命意识、献身精神、恋土情结等方面。柳青精神被新时期陕西作家传承并逐渐发扬光大,成就了新时期陕西文学的辉煌成就。同时,柳青精神对当下文学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当代文学发扬传承。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思,可以追溯到笔耕文学研究组1982年举行的贾平凹近作座谈会,座谈会显示出文学批评观念最初的裂变。进入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巩固及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为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在陕西文学批评格局中有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模式,构成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态势。若与京沪等地先锋文学批评相比,陕西文学批评明显滞后,缺乏具有现代批评意识引领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3.
陕西当代文学是共和国文学的重要组成板块,因其五十年代柳青、杜鹏程等的创作,呈现过极其辉煌的文学时代.随着历史的推移,文学发展的渐变,陕西文学仍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裹步中难以超越,不得大变.因此,从文学基因,创作方法,创作领域,艺术风格,文本质彩,文学交流诸方面来把脉陕西文学创作的病象,以重构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延安整风运动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为延安文艺的分水岭,使得延安作家的文学创作、理论话语阐释发生巨大转折。从整风前后延安文艺状况的比较着手,以报告文学为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报告文学在《讲话》发表后异军突起,不但成为实践《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精神的重要文学样式,而且成为延安文艺由多元向一体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继《论柳青的艺术观》之后,刘建军教授的又一本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专著《换一个角度看人生》,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刘教授多年来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关注现当代作家作品和新时期文学创作。这本专集中收录了他24万字的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著述24篇。可以看出,他对于文学创作、文艺理论许多重要问题和各方面的新课题,不仅有浓厚的兴趣、执着的追求,也有开阔的思路、恢宏的思想和独到的论述。24篇文章各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汇集一起,又有其整体性的美学追求。无论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还是对文学艺术问题的学术探讨,把握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注重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推崇文学艺术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艺术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是该著作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适逢《延河》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和《延河》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陕西文学创作研讨会”于3月28日在宝鸡文理学院召开。来自《延河》编辑部、宝鸡市文联,以及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作家、评论家、学者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延河》杂志与陕西文学  相似文献   

7.
冯晓蔚 《中华魂》2012,(11):49-51
1978年6月13日,作家柳青猝然辞世,千百万读者期待他写完《创业史》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柳青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宝贵贡献的作家。1960年,他的《创业史》第一部出版,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的成熟。文艺评论家们把《创业史》列人现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中.认为它是建国以来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8.
柳青在当代“典型化”创作的形成,与新时代文学的召唤和“新的文学规范”的规训,与革命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革命现实主义典型化创作方法的使用,以及革命作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光辉的人格节操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创业史》等“红色经典”的认识、评价,一定要遵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回到历史现场,回归文学本体,这对于“十七年”文学研究及当下文学创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趋深入,传统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陕西地域文学创作与研究,正面临乡村空间萎缩、城市空间急剧扩张的重大挑战,并在观念层面展现出自我身份与定位的焦虑意识。这一焦虑意识要求,陕西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在继承传统地域文学精神遗产的同时,以现代性眼光凝聚新的地域文学核心价值,最终使本应具有历史深广度和延展性的地域文学观念,真正成为当代城市化背景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开放性、建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赵树理方向”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应实事求是把它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文学发展环境中去审视。文章从赵树理与“五四”新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赵树理在文艺民族化、大众化上的贡献;赵树理如何正确处理文艺与政治、作家与群众关系三方面,论述了赵树理创作对解放区文学发展所具有的普遍的、积极的意义,肯定了“赵树理方向”在繁荣解放区文艺,促进《讲话》精神贯彻、实施上的特殊贡献。文章还联系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实际,阐明了今天发扬赵树理创作精神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艺术发展是中国文学和世界总体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刘熙载的《艺概》从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实际出发,得出了一些正确的见解。论及文艺和时代关系问题时不乏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论及“用古”和“变古”时则充满了辩证的精神,坚持了继承中求革新,革新中见继承的进步发展观。其《艺概》不仅廓清了当时复古主义的文艺思潮,而且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均有普遍的意义,足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以党的领导人身份正式确立了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基本任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研究劳动人民的生活,学习民间创作的形式,并且第一次把读者对象提到了文学创作的首要地位。《讲话》发表之后,一直被作为马列主义文论的经典著作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性文献而得以最广泛的传播,并受到文艺理论界的一致肯定和推崇。从解放区直到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作宗旨,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原则的文学格局,并且把新文艺的理论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切显然与《讲话》的指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情源黄土地——新时期陕西文学的民间文化阐释》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赵德利教授的学术新著。也是他承担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时期陕西文学的民间文化研究”的最终成果。这部新著,立足于民间文化的理论基础,以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为考察点,对新时期陕西文学的情感之源进行了阐释。无论是在对批评理论的建设上还是作家作品的释读上,都呈现了创新的努力,是陕西文学批评上的新突破。在新时期陕西文学批评队伍中,关注本省作家创作的学者和批评家不少,体现了建国以来陕西文学创作和批评共生共长的特点。批评界在批评…  相似文献   

14.
传统意义上,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将延安文学划分为前后两期,《讲话》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产物,《讲话》之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开始异常地凸显出来,文学新规范的确立对延安文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方向、形式及创作主题、文艺理念等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简单梳理延安文学前后期文学主题的流变,来挖掘特殊时代背景下延安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及转变背后的实质指向。  相似文献   

15.
陕西地域的“三大板块”(陕北、关中、陕南)具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这里的文学亦各存异质,各显情态。陕西作家普遍看重自然与民风的关系,他们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影响,民俗风情充盈其中。在三地各具特色的文学景观中,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又迥然有别。陕西作家文学信念坚定,各创其路,各扬旗帜,每个作家坚硬突出的个性张力使陕北、关中、陕南的三地文学乃至陕西文学都未能形成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上期《“桂林文化城”期刊简介(上)》介绍了十种期刊:《抗战文艺》(桂刊)、《文艺生活》,《野草》、《新文学》、《文化杂志》,《自学》、《创作月刊》、《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种子》。这期介绍十八种:《戏剧春秋》、《诗创作》、《文艺杂志》、《文艺新哨》、《当代文艺》、《国民公论》、《艺丛》、《青年文艺》、《大千》、《战时艺术》以及《文学译报》、《中国诗坛》、《人世间》、《诗》、《十日文草》、《自由中国》、《文学报》、《《明日文艺》;并在篇末,对“桂林文化城”的其它刊物,一并提及。  相似文献   

17.
乡村书写是陕西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乡村是陕西作家刻骨铭心的精神记忆,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家园”,是他们心灵自由的栖息地。乡村,是陕西作家创作题材的自然选择,是他们文学才情发挥的理想之地。陕西作家的非功利态度,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心无旁骛,达到了较高的心灵自由境界。乡村已成为陕西作家的一种精神守望创作题材的宿命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严格说来,赵新已经不能算文学新人了。从一九六四年他专心从事小说创作,在《新港》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分家记》,到一九八三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张王李赵》,已经快到二十个年头。初期虽在《人民文学》、《萌芽》、《少年文艺》等全国性的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受到县委宣传部与地区文联的重视,把他从中学调到县文化馆,出席过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但那时毕竟属于初学写作,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还是很有限的,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他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白先勇获台湾文艺奖殊荣,这除了是对他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尤其是要表彰他所领导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它对于引介西方现代思潮,鼓励文学创作,对台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文化革命旗帜下 ,“五四”新文学取得巨大成就 ;在农村革命和文化革命深入中 ,无产阶级文学蓬勃发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确立了文艺创作的方向和原则 ,促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新中国文学初见成效 ;十年文化专制 ,文学创作遭受空前浩劫 ;在文艺的春天里 ,文学创作焕发生机。文学艺术的繁荣 ,必须有正确的文艺思想和政策 ;必须处理好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必须尊重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