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恋的儿子     
圆子 《现代妇女》2010,(2):58-58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做梦,每天晚上.都要做好多梦,有时候能记得梦里的情景.有时候什么也不记得。早上醒来的时候,都要仔细回忆一下梦里的情景,但却总是很模糊。我现在有些担心.为什么我这么爱做梦呢?是不是我感情太丰富。或者是想得太多?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梦多了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啊,我真的挺担心的。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14,(5):62-62
问:因为和男友两地相隔,一个月常常只能见上一两次面。所以我们见面时会格外“热情”。但不巧,有时候见面的日子常碰到我的生理期,我真的不忍心拒绝男友。可有人说生理期不适合做爱,所以我又很担心,常常就因为这样的担心非常扫“性”。请问生理期能不能有性行为呢?  相似文献   

3.
我的退休生活我于2003年从领导岗位退休以后.常常有同志关心地问我:“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下来,您适应吗?您是怎样安排退休生活的呢?”我总是回答:“很适应.我的退休生活很丰富。”  相似文献   

4.
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总是不自禁地说:如果 能……该有多好!我好想……省略号里总是有对 人生的无限遐想,恨不能尽览世间美景,尽享世间 美好。许是大了,经过的又多了,你在不知不觉中 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我好想”,听见有人还全心全 意唱这样的歌,不知道是感怀还是不屑?会不会怀 疑岁月不停地改变生活,却没有改变唱歌人的容 颜,这还是多年以来唱情歌的阿哲吗? 很久不选择张信哲的歌,因为好多人听他的 歌已没有了感觉。这是残酷的歌坛,不是你的每 一刻都有人欣赏,有人倾听。这首《我好想》由老 搭档薛忠铭制作,不仅成为专辑名…  相似文献   

5.
一味地躲避,在人际交往中自然得不到好的交际效果,而“善于”,就不同了。能做到“善于”,是要有一点艺术性的。 对于有的人,我们要力求亲近他;而对于另外的人则必须(至少是尽可能地)躲避。否则,谁也不会愉快,落得满座不欢,乃至无端结仇。 对什么样的人要善于躲避呢? 摆“大人物”架势的人 名副其实、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我见过一些,他们之中有的人很热情,平易近人,很有平民感。这样的人,我乐于亲近,因为大人物的社会视野、社会见识总是大些、深些。 但对那种总喜欢摆“大人物”架势的人,拿腔作调的人,见面后我往往草草地…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就是说,自我开放的区域越大,别人的良性反馈也就越多,因此说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与让人了解自己的程度成正比.而我们通常总是用“君子”、“小人”去衡量别人,却忘记了这一尺度同样也适合自己,生活中就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弄得人际关系很紧张,从反面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佐证.人的一生中,总是“君子坦荡荡”,怕是极少有人能办到.平凡人物不去说它,就看名人吧!从孔老夫子到当今的大学儒,从秦始皇到当代的毛泽东们,都曾有过违心做事的时候.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遗训就足以使君子们小心前行了…  相似文献   

7.
《现代妇女》2008,(9):54-54
你养的小鸟飞了吗? 老公是个很固执、很认真的人.也许是多年在机关工作的原因吧.他总给人一种迂腐的感觉,我也总是喜欢逗他.好几次都把他逗生气了.其实女人也没有什么要求.就是想生活能丰富一些。盼望着每天都是不一样的。老公总是出差。我就总故意逗他是不是又有艳遥了什么的。没想到的是.最近一段时间.老公倒像是真有了“故事”.我一下子慌了.难道真会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9.
每当有人看见我,他们总说:“你的气色真好!”,而每当这时,我也总是得意地告诉他们:“因为我用《吃出健康来》中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和同事的交谈中,我发现,几乎大部分老师关注比较多的都是班上的所谓“尖子生”或者“后进生”,而那些中等生却往往被忽视了。一般来说,课后老师找去谈心的,或者能跟老师搭话玩笑的,几乎都是首尾两端的学生,中等生们往往温和而沉默.一个学期结束了,有些人的名字老师都不一定叫得上来。而这些中等生们,其实是学生的主体,也很容易向两极转化,作为老师,如何更有效地激活释放这些中等生们潜在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呢?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这里,就我个人的经验谈几点:  相似文献   

11.
彭国梁 《老年人》2009,(9):30-31
长沙市作家协会主席霍红曾经在省动力机械厂工作过。她有一个该厂的老同事,外号吕“博士”,当了一辈子的“文学青年”,很是有趣。霍红说我写了那么多的老年人,不妨也写写这位吕“博士”,因为他很有老人缘。虽然他年过七十了,可他的心态特别年轻。他的大名叫吕良文。最近,他印了一张别出心裁的名片。  相似文献   

12.
时风 《公共关系》2001,(2):36-36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在您所收到的名片当中,有些名片不仅印上了电话、传真等联络方式,还印上了最时髦的Email信箱。  相似文献   

13.
Jian是个香港社工,2003年因为协助联系一老年社团赴港访问的事情,我在网上“认识”了他,老人们的访港获得了成功,之后我们就断了联系。2004年,我到广州参加两岸四地社会福利研讨会,报到递名片时意外地和Jian见了“面”,很愉快地有了几次交谈,感觉他是个对事业极富责任感、极有爱心和耐心的社工,思维活跃、超前,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工作,社工于是常常被“寄予厚望”。社工也常常会反思自己:我的服务有影响力吗?我的工作有成效吗?然而很多时候,帮助个人、家庭、社群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效果也很难即时呈现。于是有人开始质疑:“那些人就那样,花那么多心思去帮助他们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苦难确实是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自强不息的意义,从而让自己的人生价使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本文主人公陈玉洁语“生活让人成熟的方式是很残酷的,就如同科学的进步总是带有血腥味一样”,这是著名作家杨牧在其自传体小说《天狼星下》后记里的一句话,我深深地被它感动着,因为生活让我成熟的方式无疑也是很残酷的。但岁月蕴含的苦难并没有将我击倒,反而让我在生活中站得更直。我是一个生于粤北山区的女孩,父母都在一家农场上班,1990年我高一肄业,到了东范打工。初到东荣的时候,我进到附城工业区一家服…  相似文献   

16.
换个方式说     
刘墉 《公关世界》2010,(4):48-49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学艺术的,后面这些用脑做出来的这个画廊里头挂的还都是我的作品。我除了画画,有很长一阵子还在家里头开班授徒。学生坐在书桌的四周,轮流把作品交给我批改,或者看我示范挥毫。因为这种教法很自由,所以也就常常一边画一边聊天,现在就讲我聊天儿听来的事儿,有意思极了。  相似文献   

17.
“界”说     
“交际”这个词,听起来说起来写起来,都令我感到不习惯,有一种皮里肉外的感觉,想一想,可能就是它太流行了的缘故。其实我们常说的“交际”,应该是一种对于关系、联系的界说,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谁也离不开它。那么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可能就与含义与意义、能指与所指的差异有关。什么东西一流行,就会流进人们麻木的意识区间,被悬置。人们关于它的鼓噪,也就总是是似而非,显得滑稽或者叫黑色幽默。为了避免进入角色,我想换个方式来谈“交际”,或者干脆就不谈它,谈谈别的。弄不准“一不留神”,也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路上的风景     
《女性大世界》2004,(4):14-14
“堵车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向车窗外四处看.心情是好的.因为我看到有那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车,说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惊喜.原来堵车时也可以有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若谷  浏泓 《现代妇女》2010,(11):42-43
来访者自述:我中了婚前约会的“蛊” 娜娜比我大两岁.曾是我上研究生时的学姐。那时娜娜对我们几个学弟很关照,经常帮我们查资料、做项目。也许因为家都不在兰州.我和娜娜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一学期以后她就成了我的女朋友.  相似文献   

20.
嫁不出去,妈妈愁;嫁出去了,开始我愁,慢慢就不愁了,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宽容的丈夫!没结婚的时候,老妈总是怕我嫁不出去。不是因为丑———我长得太像老妈了,就算丑,老妈也不肯承认———是怕我太笨太懒太迷糊太马大哈。老爸从不问我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他只问我“你刚才都去过什么地方”,只要顺着我走过的地方走一遍,东西就找到了。凡此种种,就算我不丑我很温柔也没人肯冒险娶我。我倒也乐得逍遥,一直到二十好几,我还像个傻大姐似的,一天到晚乐呵呵的百事不上心,捧着一本书哭一阵笑一阵,自言自语一阵,再对着天花板发傻一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