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大批才女形象,通过歌颂女性的智慧表达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主流意识的反叛。然而,赞扬佳人的才华并不意味着男性真正重视女子的文学才能,佳人的"才"只是衡量男性价值的尺度与砝码。佳人慧眼识英雄,全身心倾慕文人士子的风华才情和艺术趣味,赏识他们的独特价值,让他们捡回了在现实中失落的生命价值与风流自赏的自尊。  相似文献   

2.
无论你是否承认,才子佳人小说其作品数量之多、参与创作人数之众、拥有读者之广泛,都清楚地向世人宣告了自身的"客观存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总被学界忽视,本文试图从为才子佳人小说正名的角度切入,还才子佳人小说以本来面目,兼论学界有关才子佳人小说的成说.  相似文献   

3.
才子佳人小说之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学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从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小说主旨等方面对才子佳人小说进行界定,有利于一些有争议学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了<金瓶梅>开创的文人自创和人情小说的传统,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中介,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和低估.其妇女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特别是<红楼梦>有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问世于20世纪初的“写情小说”,文本呈现出“联系古今”、“融通中外”的特点。“联系古今”表现在作品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婚姻、伦理道德观念予以继承的同时,融入了作家对当下时局、政治的关照和对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婚姻问题的思考;“融通中外”则体现于小说沿用传统艺术手法的同时对西方小说艺术手法的借鉴。对传统的继承使才子佳人小说的余韵得以在写情作品中体现,新思考的融入和对西方小说艺术手法的借鉴,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来说,则又是一种变相的解构。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江南一带大量涌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其主人公之一的才子形象历来备受争议。作为我国古代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范型,才子形象的形成基于以下诸种原因:一是与小说作者的创作心态有关;二是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汲取了历史文化传统中众多才子所展示的特定审美文化意蕴;三是小说作者对所处时代环境中才子、狂士的人格气质的充分认同。对于这种才子形象,不能仅从艺术角度作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积极探索、认识其所蕴含的特殊的文化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郭伟宏 《东方论坛》2013,(6):99-105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主人公诗词,诗词中继承了许多传统的诗歌意象、典故和旧题。同时,这些诗词又反映了文人渴望爱情、追求功名、显扬才学、不满现实的心理情绪,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共有的情感体验,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也是对传统诗词的创新应用。主人公诗词是此类小说兴盛的一大促因,小说借助诗词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为"科举及第,洞房花烛"的大团圆结局。事实上,常见的此类小说在这一结局之后还有一个"辞官归隐或者虽在任上却无意仕进"的萧寂尾声,这和前面的团圆喜庆结局形成巨大反差。这种结局的设置,与明清易代之际才子佳人小说家们对于科考功名既追慕又弃绝的复杂心态,隐逸文化传统在江浙一带文人身上所发生的新变以及小说创作商业化文人化色彩加强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全面把握这一时期中下层文人的心理结构与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艺术水平不高的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特殊时代的文人们普遍的“求补偿”心理是其兴盛的最直接最内在的原因。其二,市场因素的影响及书坊主的参与是其兴盛的外部动因。其三,才子佳人小说的兴盛还与明末清初这一时代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对才子佳人小说的论述十分精辟,但才子佳人小说对青年男女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主婚姻自由恋爱的热情歌颂,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大胆挑战,以及不涉淫滥的审美趣味,却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体现在婚姻美满和科举得意两个方面 ,它象征着封建士子的最高人生理想。才子拥双艳家庭中没有嫡庶之分 ,因而家庭内相安无事、感情融洽 ,实质上是封建文人追求感性享受的写照。科举入仕是才子爱情成功的前提条件。封建文人对科举具有依附性。  相似文献   

12.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蕴含了几千年历史中某类文化内涵的符号,也是民众某类情感的代言者.<玉梨魂>等哀情小说以诗化和雅化的手段强化了才子和佳人的悲哀,达到了本质意义上的悲哀之美.  相似文献   

13.
曹文轩成长小说乡土抒情的美学风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与文学密不可分的除了思想还有审美。曹文轩成长小说的美学风格一乡土抒情体,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恬淡、忧郁的农业文明意象;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理想化了的现实人生;论述的道义力量和悲悯精神等。  相似文献   

14.
论悲伤美     
作为美的一种类型 ,悲伤美 (悲美 )理应是同阴柔美 (优美 )、阳刚美 (壮美、崇高 )和幽默美等相并列的一种美。论文对悲伤美的概念、本质、特征、美感效果、存在领域 (即表现 ) ,以及悲伤美的审美意义等问题加以阐述 ,以期使美的类型体系更趋完善、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5.
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多是不得志的下层文人,他们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一个理想世界,实现了他们在生活中 没有实现的东西,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得以补偿与平衡,使他们的怨愤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分析女性主体意识的真正含义,即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当代在家庭关系、女性身体的他者化、女性社会话语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其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社会"规训"的效应、男权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公共活动的排挤等。当代"女性究竟该如何实现自身解放"的问题已经不能单纯集中在政治层面,更为重要是要在哲学层面给予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形式美理论 ,认识、创造和欣赏医学中的形式美 ,具有特殊内涵。认识医学中的形式美 ,要把形式美的基本理论和医学中形式美的特殊法则结合起来 ;创造医学中的形式美 ,既要遵循形式美规律 ,又要遵循生命规律 ;欣赏医学中的形式美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并从生活原型和传播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分析了新闻之美的构成因素,对电视新闻这一现代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徽州民居为审美客体,分析了徽州民居具有群体律动美、单体构成美和时空模糊美的美学特点,探讨和总结出徽州民居典型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审美意象,有助于建筑师确定现代建筑创作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