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它是国家振兴的根基之所在。从内容上来看,国家认同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建构要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这三个层面展开,它们也是国家认同建构有效的、可行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内核,国家与其域内的族群、地域等群体在文化认同中呈现"一体多元"的面貌。分裂势力的认同政治试图在文化层面上消解国家文化认同、挑战国家统一。原生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理论范式均分析了文化认同与认异在分裂主义认同政治中的形成与作用。以此为基础,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隔离不断发展,进一步导向群体对立。在精英势力的政治动员中,最终可能成为分裂主义的基础和动力。所以,加强国家文化认同建设,无疑是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的变革推动着社会价值趋向多元,价值多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个体价值的过度膨胀,由此而出现的价值冲突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着消解作用,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均衡,在国家、政党与社会层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匮乏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认同匮乏的具体表现就是公共精神短缺。由于公共精神短缺而导致的社会分裂会从根本上破坏国家和执政党生存、发展的土壤。执政党价值整合语境下的价值,其内在构成是以认同为核心,包括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重维度,分别指向共同理想、行动力量和公共精神。执政党价值整合的路径在于通过建构国家价值体系、建设良好的公民生活空间、强化公民教育来强化国家认同,通过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形象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来强化政党认同,通过建构公共价值规则、协同个体价值目标、强化社区认同来强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区别于族群认同,是差异化的族群成员通过"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形成自己情感与身份的归属。心理学路径下,个体的认同心理要素是一种从认知到情感,进而影响到行为层面的心理过程,并与整个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研究认为,心理学路径下公民的国家认同可从价值倾向、情感确认、行为投入三个层面入手。价值倾向的内容结构可分为世界倾向、国家倾向两个维度;情感确认的内容结构可分为自我分类、依恋归属、承诺、重要性四个维度;行为投入的内容结构可分为评价、行为探索、社会嵌入三个维度。建构心理学路径下的国家认同测量,需对国家认同已有概念边界、结构维度与测量问题进行分析与整合,并讨论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界定与测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社会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来看,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国际制度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往往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二战后的欧美安全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双方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二者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推动欧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欧美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制度主义认为,认同是国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制度则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探讨国家认同的含义和来源,分析认同与制度化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国家间关系的互动很有意义。二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欧美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改变它们对安全、权力、利益和主导规范的认识,推动欧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1999年澳门回归后,随着法律框架下的国家融合,澳门与内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扩大及近年来澳门经济的发展,澳门人对中华文化及中国的国家认同得以增强,但与此同时,由于澳门移民所带来的族群社会结构变化以及澳门对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融入不断加深,使澳门的文化认同面临着新的一轮整合问题,文化认同更加多极化,并且受到西方文化更为强烈的挑战.这一切直接影响到国家文化在澳门的主体地位,进而影响到澳门从法律框架下的回归到文化意义上的回归这一个国家整合的深层次进程.因此在当前,应当强化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主体性认同.  相似文献   

8.
把分散的多民族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民族建设,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倾向,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多元一体"建设,一方面要包容文化和族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又要认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实现国家层面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文化认同上表现出来。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讲文化认同之外,还要讲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既包括国家认同,也包括利益认同与命运认同。自觉认识和发挥中国民族建设的优势,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努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最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和全球治理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是指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执政绩效、政党形象等各方面的理解与认可。国际认同与政党认同拥有不同的主体和主客关系,造成两种认同心理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成机制。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与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认同客体均是中国共产党,认同主体分别是国际公众和中国国内民众。国际公众的认同存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三层递进层级;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资源包括政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国内执政绩效、国际责任担当、政党形象五个资源维度;而实现两者连接的重要中介是国际传播媒体。未来,中国共产党可从三个层面优化国际认同,与世界各国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深入整合认同资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公众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概念运用方面存在西方文献引用问题、研究角度选择不符合文化认同研究目的、文化认同术语解释和表达不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为此,需要在建立中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思维框架中引用西方学术文献,需要在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上选择研究角度和解释文化认同的学术内涵;研究方法选择方面存在方法运用的多样性不足、方法运用不完全符合具体方法规范性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上发力;研究内容方面过于注重具体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地方文化认同领域,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与西方文明对话层面研究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各民族对国家总体认同度较高,同时也存在全球化带来的多元认同、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政策执行中的效果以及社会快速变革中的心理调适等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民生;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国家认同合法性基础;重视历史和文化在促进国家认同中的纽带作用;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的凝聚力;树立中国形象,扩大国际合作,反对分裂势力等促进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强化国家认同的理想性动力,国家认同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结合我国现状和国际环境,我们还需要从四个方面强化国家认同,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台独"势力的增长已成为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现象,而在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着台湾社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深层次危机."台独"势力图谋"法理台独"的行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已成为中国和平统一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既是以"合法"对抗"非法",而且对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有着正式的规定性、引导性以及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民族认同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当代民族国家背景下重要的政治事务。考察历史的知识谱系,民族国家无论是从概念演变、价值形态来看,还是从国家体制来说,都是西方赠给世界的一个礼物。当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通用的政治单位时,它便成了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实体和所属成员的认同归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既符合我国的历史实情,也是世界公认的国家形制的政治基础。国家的政治认同是认同构造中最核心的价值;在认同层次中,国家的政治认同是第一位的,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从属性的,这不可讨论,亦不可讨价。  相似文献   

15.
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或排斥都具有安全效应,认同将带来安全和团结,而排斥则带来威胁和不稳定。自我与他者的安全效应揭示了身份对于安全研究的重要意义。反映在国际社会中,从静态的观点来看,国家身份尤其是国家的文化身份很好地解释了国际安全结构的构成;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国家身份变动尤其是大国的身份变动将引起国际安全结构的变迁。就中国而言,新中国国家身份的三次选择对东亚地区和全球的安全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在未来的国家身份选择上应尽量符合世界期待,选择'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国家身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的核心应该包括人们的价值观、语言、宗教、传统以及习俗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特点的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个由浅层的文化和深层的民族意识组合起来的共同体。民族与文化密切相关,民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点。文化认同可以促进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国际间真正值得注意的不再是"国家",而是植根于过去宗教渊源的"文明"。所以,文化核心在民族认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弃核决策:安全、收益与规范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琳 《国际论坛》2011,(4):16-20,79
本文评述了不同理论流派对国家为何放弃发展核武器这一问题的解释。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威胁的消失或者核大国的安全保障将导致国家弃核。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收益计算,认为核武器的战略优势被夸大了,发展核武器并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建构主义认为观念、国家身份与核不扩散规范有助于说服国家弃核,但混淆了规范说服与弃核决策之间必要性与充分性的关系。鉴于现有防扩散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控制核武器向无核国家的扩散,从理论层面研究核大国的核承诺、核裁军以及核能利用对核不扩散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主权与全球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与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反映在全球环境问题对国家主权的限制和国家主权为此而进行的国际环境协调上。主权国家对此而进行的国际协调极有可能给国际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论证逻辑”出发,社会化理论着重分析行为体之间针对规范的辩论和证实。在吸收制度主义理论优点的基础上,国际社会化理论强调国家间的交往和互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规范说服”是社会化中的常用策略,有效的说服能够推动国家问社会化的发展并塑造国家新的认同和偏好。制度化与社会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制度为国家间的社会化提供环境与动力,而后者有助于国家间互信程度的提高,进而推动制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强调国家间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非物质力量决定的。共有观念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角色和身份,而角色和身份又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形势和国际问题以及中国自身的深刻认知,是建构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重要基础。这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建设强大的海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