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0年代末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思想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即从早期的“认知理论”转向晚期的“交往活动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活动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活动理论 ,它阐述了交往活动与三个世界 (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 )的关系。另一个是社会理论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的合理化、现代化和殖民化。虽然哈马斯的交往活动理论表达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这种理论本身仍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迪 《南方论刊》2022,(2):94-96
马克思交往理论诞生于19世纪欧洲各国霸权与殖民地的扩张、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人生存于社会上必然伴随着实践和交往活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还有人与社会和人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基底,从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的交往环境、交往内容和交往形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思考如何把思政教学效果最大化发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结构变动的共同作用下,当下农户的社会交往方式正在发生越来越深刻、越全面的变革,各种社会力量对农户的交往方式形成越来越强的形塑作用。从社会交往手段、空间、规则、观念和方式五个层面,探讨农户交往社会化的现实表现与基本特性,可以发现,当下农户的交往方式处于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的张力与互动之中,其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一状况对农户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多重影响,也对农村社会的发展走向构成了潜在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虚拟交往     
虚拟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活动方式,具有交往主体的虚拟性、交往客体的虚拟性、交往载体的虚拟性和交往时空的虚拟性等特点。虚拟交往给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丰富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农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交往形态经历了从地域性交往向跨地域交往,继而向世界性交往演变的历史过程.发生在亚欧大陆的跨地域交往及其向世界性交往的转变,是工业文明赖以产生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交往理论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将交往视为人之存在的必要条件和衡量真理的标准,而且还将其视为通向大同之路的指路明灯。交往与真理的关系、交往的形式、交往的条件及阻碍交往之主要因素构成了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7.
从交往的视角来观照德育,把德育看作是人类的一种交往实践活动,是德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的德育思想在我国德育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时期的思想家从交往视角阐述了很多德育思想.厘清这些文化遗产,剔除其时代局限性,延承其内在合理性因素,是建立现代交往德育观的必要性过程,它将起到背景与渊源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迈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人类的交往方式正面临革命性变迁,虚拟交往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交往方式。虚拟交往具有数字化、虚拟性、匿名性、平等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往理论,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和范围,导致人类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并引领了一个普遍交往时代的来临。当然,虚拟交往也可能导致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负面效应,必须坚持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弘扬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以实际行动充满智慧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9.
交往的质量     
一 使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自身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地欣赏和尊重.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三维呈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交往主体性,是主体性研究走向具体与深入的表现。作为一种关系质态,对其进行呈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在主体依托下,个人交往主体性表现为个人交往主体性意识、需要和能力;在活动视阈中,个人交往主体性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和媒介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关系格局上,个人交往主体性主要通过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两个方面予以表达。要言之,可借助个人主体本身、动态交往活动和静态交往关系等载体,对个人交往主体性进行三维呈现。  相似文献   

11.
"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导致了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的出现 ,而且造成了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的均衡性分化。如果说 ,前市场经济社会的人类交往还是“公私不分”的失衡发展的话 ,那么 ,市场经济社会的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则是“公私分化”对称展开的。这种社会交往的结构转型 ,是同生产与交往间的关系根本相关的 ,未来的人类交往将表现为这二者高度统一的无公无私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陈琼 《学术研究》2002,1(8):42-45
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改革开放 ,这是十五大确定的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 ,其理论根基就是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正是它将交往理解为历史辩证法的根源和社会发展得以可能的内在机制。尤其是作为具有“世界历史性质”的社会主义事业 ,离开世界交往就毫无前途。为此 ,本文提出 ,未来中国发展的前途取决于积极有效的世界交往战略 ,它应坚持国内交往拓展、交往制度变革、交往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交往发展等四个优先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交往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经成为个体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与现实交往相比,虚拟交往具有去身体化、自主性、跨地域性、非物质性、非功利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在推动人类交往发展的同时,虚拟交往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借鉴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有助于科学地界定虚拟交往。  相似文献   

14.
罗群英 《兰州学刊》2006,(2):169-171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出现使大学生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 ,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 ,对当前的网络交往的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产生.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类历史上的"交往革命"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 ,以主体间的关系异化为特征的交往异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对此 ,一些西方学者或从主体的存在角度 ,或从主体的心理角度 ,或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交往异化的表现及其出现的原因。他们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有深刻和正确的一面。然而 ,他们不是把交往异化的原因归结为主观的心理体验 ,就是归结为语言符号的虚假应用 ,因而不能发现交往异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方式是交往的基础 ,因而 ,交往异化的最终根源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制约和奴役。只有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 ,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才能真正扬弃交往异化  相似文献   

18.
实用主义的交往哲学是在批判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程序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虽然是杂陈而非统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用主义者内部没有共同关注的主题.当实用主义者各自从不同的研究方向,探索交往的语言境遇、交往的"现金价值"、交往的民主模式、和交往实践的理想等问题域时,却犹如从不同的边缘域朝着一个圆心、一个共同关注的主题前进,从而使得交往哲学在实用主义哲学家的不同话语中汇成一种和声.  相似文献   

19.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但是在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对这个概念的使用却比较混乱,这是由于忽视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实践概念所包含的劳动和交往维度的辩证关系造成的。劳动和交往在西方思想中是绝然分离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超越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劳动和交往之间的辩证性关系,对实践概念的辩证性分析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它蕴含交往理性于其中,使互主体性得到彰显,为理解"实然"与"应然"这一经典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交往行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可以使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