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景红 《学术论坛》2012,35(10):226-229
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理论融人体科学和运动实践为一体,既包括人体结构、生理、运动基础理论,又渗透着人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的基本内涵。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教学中注入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通过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美育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同的课文中挖掘美的内容,进行美的教育;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领略高尚人格的美;文章形式的美感与内容的美感是和谐一致的。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美具有“引真”、“启智”的功能,中学生心智的发展呼唤美的教学。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贯彻美学法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上课时所表现出来的谐趣、情趣、意趣的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功能体系所激发的综合美感效应。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美的内在要素有真、新、情、蕴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学科重要教学实践活动的汉语口语教育应该遵循审美规律来组织教学,以使其具备关的属性.汉语口语教育应遵循直感性原则、情感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再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创造出美的普通话来.  相似文献   

5.
佟馨 《理论界》2008,(5):218-218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美的教学。音乐课不只是识谱、唱歌和传授一些音乐知识,更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美感,用美的音乐、美的体态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对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义很大,但却不是一门好教的课程。按照美的原则组织教育学课堂教学,挖掘教学内容的美和创设教学手段的美,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李志宏教授之所以要否定"美的本质的问题",断然认定"美是什么"是一个伪命题,就是因为他所谓的"认知美学"完全否定了"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认为承认"美的本质问题""美的事物"以及"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就是混淆了"美"字(美概念)与"美"(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实质上,认知美学一方面否定"美的事物"和"美的性质"的实存,另一方面却把事物之所以美归结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这是不折不扣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论观点。这种所谓的"学术的科学化步伐"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构。认识论美学有其生命力的场域,但无法完全取代社会本体论美学,而且,离开了社会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也只是无根的浮萍。只有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美学研究才能够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新实践美学的研究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己的形象 ,表现出专业的独特美。在教学实践中 ,要下大力气培养护生精湛的业务技巧 ,美的心灵 ,美的外表 ,美的语言 ,以达到自我完善、提高、升华。  相似文献   

9.
张艺声 《云梦学刊》2005,26(1):22-26
美的认知结构包含美的客体系统、美感反应系统,由此对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进行学理阐析。康德建构了德国美学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学理内核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这就制造了封闭式的终端格局。许明在其《美的认知结构》中,突破了美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以及两极化封闭格局,走出了这一困域误区,作出了某些相应的局部性超越,其论述表现为四个维度及相对应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关于审美情感、审美观念、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的教育.学校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中,语文教学由于教材内容和教学艺术都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因而对于审美教育可以起到特殊的突出的作用.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语文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又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观念,增强学生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加强对课文的赏析,发现美,欣赏美,接受美的熏陶语文课本中的许多优秀文章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精神产品.我们注意加强对文章的赏析,就会发现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说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好材料.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文章蕴含的深层次的美,要通过分析,才能让学生发现,给学生以美感.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接受美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具体的体现,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感染着教  相似文献   

11.
体育运动中的形体美、动作美、造型美和协调美 ,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灵魂 ,可谓魅力无限。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美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丰富着学生的审美想象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表现和创造美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能力。体育课是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体育教师也应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让美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黄皓华 《云梦学刊》2010,31(6):130-132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其自身的教学理念,突出其美育功能。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评价上重教学过程轻教学结果,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师生同参与,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情感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艺术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美与善、功利的联系 ,提出“君子比德”来欣赏自然美 ,重视诗教和乐教等艺术美的作用 ,并主张“文质彬彬”即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多媒体音乐教学的感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音乐教学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倡导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音乐审美情境创设为手段,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多媒体音乐教学超大容量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形象,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注意、知觉、记忆、想象等心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审美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去欣赏英语教材的思想美、情操美、词汇美和结构美,体会英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世界开发出在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中真正综合的心象世界。审美教育以体验提升审美心象力①及培育审美心象思维。审美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以心象力开展美育活动,将自身融于自然,发现自然之美,而且以自然之美为出发站探寻人类的社会美。审美心象力推动审美心境及培育审美心象思维不仅在自然之中,而且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也可以说,人类将自然赋予的美融于社会生活之中,推动培育具有美德价值的心象力及美好生活中的具体心象感及心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源;“韵”是清远淡雅,而余味无穷的美。在钢琴演奏中,音乐因“气”而富于内在生命,由“韵”而富于外在的意蕴,在钢琴教学中,把“气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定能使学生的演奏产生质的变化和飞跃。  相似文献   

18.
Plenty of studie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a person affects a variety of outcomes in everyday life. However, due to an incomplete theoretical explication and empirical problems in disentangling different beauty effects, it is unclear which mechanisms are at work. To clarify how beauty works we present explanations from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 and show where both perspectives differ and where interlinkage appears promising. Using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we find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different causal pathway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First, independent raters strongly agree over the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a person. Second, attractive instructors receive better student ratings. Third, students attend classes of attractive instructors more frequently –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eaching quality. Fourth,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attractiveness effects become stronger if rater and ratee are of the opposite sex. Finally, the beauty premium turns into a penalty if an attractive instructor falls short of students'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9.
胡慧翼 《河北学刊》2003,23(4):114-117
“钱钟书热”是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短短的二十年中 ,它经历了三次接受高潮。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 ,回顾和考察了这二十年中钱钟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以及“钱钟书热”的发展和流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