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孔子从中国语境中剥离,放置在各种美国利益组织的关系网络之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媒体政治类文章引证孔子的总体状况.身处改革年代的美国既希望变革国内政治,又志在树立承戢和堆护公正的国际形象.各类政治人物和评论者频繁提及孔子,或者批评现行政治与政策,或者诟病美国的外交和战争策略.如此建构的孔子形象与贬损中国的总体社会背景存在差异,既表明美国的实用主义特性,更说明孔子思想跨越时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是中关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但已有的研究多将其归于美国内政.本文从中美外交关系进行梳理,认为《排华法案》与历史上中美关系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因于清政府闭关自守及对海外移民的禁止与忽视,形成于中关间实力拉开差距及中国对美外交的弱势,固定于清政府的软弱应对及美国没有付出相应代价;而从其废除来说,与中国人的不断觉醒、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政府官员尤其是外交人员的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中关外交关系是《排华法案》兴废的一个重要变量.认识到这一点,对海外利益迅速增加的中国来说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水仙花生活在北美华人受到极度排斥的时代.她拒绝接受当时的报刊媒体对华人的“黄祸”式丑化、异化、扭曲的类型化表征,选择用自己的笔“在报纸上为华人作战”.她在短篇小说《天山的知音》和《摇曳的影像》里质疑、批判美国媒体权利的支配使用,鞭挞媒体参与其中的体制化种族主义排华,揭示报刊媒体采用文化帝国主义方式生产有关华人族群文化的知识的不可靠性以及该知识在主流媒体的流通对华人社区造成“暴力性”伤害.  相似文献   

4.
美国媒体和媒体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这就使得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具有相互渗透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美国的媒体作为“无冕之王”、美国政府的“第四 部门”,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华人以淘金热为契机进入英国殖民地澳洲、新西兰以后,当地相继出台排华法案,对华人移民施加程度不同的限制.1887年,清政府首度就澳、新地区的排华立法向英政府提出交涉,恰在此时,发生了澳洲阻止华人移民登岸并将大部分乘客遣回香港的"阿富汗"号事件.由于中外条约的不对等性质以及中美之间草签了禁止华工入美的条约,中方在交涉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清政府就"阿富汗"号事件本身以及排华立法的多次抗议毫无效果,反倒是澳、新各殖民地趁势果断决策,同时推进英国对华条约谈判与本地立法,以阻止华人向澳、新移民,且此一决策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中英缔约谈判失败后,澳洲和新西兰在"白澳"、"白新"的国策下迅速颁行更为严苛的华人移民限制法案.1909年中国政府向澳、新派驻外交代表以后,再度提出交涉,试图谋求放宽某些重点人群的入境限制,基本上未能如愿.晚清时期中方就澳、新排华立法的连番交涉及其失败,充分反映出中国国运沉沦年代中外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运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方法,选取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文本,从主题分布、主体建构、搭配词和索引行等维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十年间美国两大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和中国影响力等多个主题。根据时间变化,报道主题存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初期突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期重点报道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近期涉及新冷战等主题。两大媒体通过勾勒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大国关系和中美贸易等内容建构“中国”和“一带一路”形象,对该倡议的认知从早期的中性态度转向中近期的消极态度。基于此,一方面适时开展舆论反击工作是应对美国舆论的关键,向美国媒体传递高质量“一带一路”信息以回击不实言论;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继续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之要义,展现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吸纳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排华法案"看集团利益在国家利益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利益并非给定的常数,从国际层面看,特定国际组织、国家间互动以及国际社会的文化环境对国家利益建构作用明显;从国内层面看,某些国家利益源自国内政治活动。"排华法案"作为美国特定时期国家利益,其实质则是加州工会组织、美国工会联盟以及移民局等特定集团的利益。该案例说明:国家利益可能是集团利益互动的结果,在国家利益的建构过程中,可以将特定的集团利益界定为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早在中美深入而直接交往之前,美国社会就已经开启了对华认知过程,孔子形象的建构便是过程的核心环节.各类出版物显示,在18世纪后半期美国人的文化想象中,孔子思想主导着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但却因为中国封建政府的政治需要和国民的群体特性,其原有的宗教元素日渐磨灭,成为与基督教迥然有别的异教信仰.以此为基础,早期美国社会意识中的中国即便在众多方面表现不俗,在精神领域却是一个异教国家.如此认识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烙印,是中外学界长谈不衰的东方主义的又一表现.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日趋加紧,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又一次严峻地提了出来,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由全面的对抗和两个政权的对立到合作抗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这曲折变化的过程中,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王明,对国共合作的酝酿起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孔子推崇德治仁政。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舆论以此为武器,结合新保守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特点,对美国政治提出三大期望。第一,为政者必须品德高尚,竞选过程以及总统和官员的个人行为将品德优劣暴露无遗。第二,政治与政策必须言辞达意,用词模糊、强词夺理而不顾实际情形的为政行为和条款总是舆论批判的焦点之一。第三,政治必须体恤民情,以人为本,考虑美国社会的多元性,不能偏袒任何文化。舆论引入孔子的为政理想,既说明美国社会熟悉孔子的程度,也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国政治言行脱节的失望和批判。  相似文献   

11.
冯捷蕴 《江淮论坛》2013,(5):140-144
在大众媒体的国际传播领域,长期存在着“西强中弱”的不利局面。文章运用多元文化话语分析法,把中西媒体的危机话语放置在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宏大语境下去考察。通过对比研究两者的话语主体、话语形式/内容、话语效果,文章讨论了中国媒体“和谐式”话语模式和西方媒体“冲突式”话语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倡导不同文化的反思和交流对话。最后就中国媒体如何提高软实力提出了切实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华北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直接威胁到国民党蒋介石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逐渐变化.在国际上,除依靠英美等国外,还意图利用苏联牵制日本,派代表去苏联商量建立对日军事同盟问题,同时企图通过苏联的影响力,以达到“溶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也许会对本文标题中的两个主题究竟有何联系迷惑不解。让我们看一下孔子是如何说的:“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我认为,孔于尊重“野人”(乡民)对音乐的品味,或者说,孔子喜爱乡村音乐。此外,孔子还用音乐来比喻由于遵循传统的“礼”而致使社会有序:“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相似文献   

14.
作为青年群体活跃的生活场域,自媒体呈现出意识形态属性,并生成新的结构特征:扁平化的权力结构、隐蔽的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核聚变效应。这些变化使青年话语的话语主体、话语主题以及话语对象产生新风险。青年话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发展大众文化、发挥技术能动性三方面着力,从而降低意识形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工在建设横贯北关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但是铁路建成后美国掀起了排华浪潮.大量排华漫画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现在成了近代史上美国排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6.
进步主义时期,美国掀起了其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环境运动,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产阶级女性在该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以各类女性民间组织为平台积极开展活动,成为环境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热衷于自然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动、植物研究著作,并努力在民众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她们游说各级政府制订相关立法,对森林、水、鸟类等进行保护,成为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进者;她们还自称为“城市管家”,对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烟雾、垃圾、污水等问题进行整治,美化、改善了众多工业城市的面貌.进步主义时期女性的环境运动不仅对20世纪美国的环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极大促进了美国女性政治力量的成长,开启了她们大范围参与政治活动的先河.由于时代的局限,该时期美国女性的环境运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工在建设横贯北美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但是铁路建成后美国掀起了排华浪潮.大量排华漫画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现在成了近代史上美国排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8.
曾德雄 《人文杂志》2006,(1):98-105
纬书中的孔子是“素王”,其意谓孔子受命作《春秋》,以为后世之至治成法。这个思路秉承公羊家而来,不过额外多了许多怪诞神奇的描写。素王不一定是孔子的本来面目,但是在以道德作为政治正当性的依据这点上,却延续了先秦儒家的精义。就此而论,后世尊孔子为素王亦其来有自。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初期的杰斐逊时代是美国诸多传统成型并得到巩固的时期,社会争论甚为激烈。这些争论不仅引证美欧经典思想,而且涉及中国的文化象征孔子。孔子主要发挥着三大功能。第一,在杰斐逊重视革命传统的背景之下,孔子不仅证明革命理想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也是人们用以判断为政者是否符合革命原则要求的重要参照。第二,孔子反证了自闭国门和反商政策的错误,为主张美国应走工商业道路的人营造了声势。第三,孔子以其所谓的宗教身份和宗教地位,证明社会需要宗教,但政府不应偏袒特定信仰体系,乃政教分离舆论的支撑点之一。孔子置身这些争论,不但事关美国的社会文化,更是近代以前中美文化交流的关键见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