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训华 《浙江社会科学》2023,(2):143-150+160
国家海洋战略教育是从国家层面在教育、文化、科技、社会等领域面向全体国民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开展的以提升海洋意识和培育海洋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的总和,包括专业海洋教育、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科技海洋教育、产业海洋教育、海洋文化教育等内容,总体目标指向培育海洋国家意识、锻造新型海洋观。战略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海洋教育,难点是社会海洋教育,着力点是文化海洋教育。新型海洋观的价值核心是向海定陆、由海向洋,海洋国家意识在于海洋国家的思维意识,“海洋-国家-教科书”是深入推进海洋战略教育的关键逻辑。从儿童启蒙出发,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构建国民海洋图景。从“愿意听”到“听得懂”建构中国立场的海洋话语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家校社一体的海洋战略教育推进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科学的本质 ,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 ,科技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相似文献   

3.
吉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重新配置创新资源和确定新型运行规则的过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层次, 是在区域经济由“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因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定位而形成的创新支撑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适应“区域崛起”的要求, 建设和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对于进一步发展区域的社会生产力, 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建立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原则; 分析了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提出了吉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模型构建、运行机制和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体系。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从结构上应该是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和研究型高校为两翼(“一体两翼”),同时以国家为主导、中介服务机构为辅助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系。要建立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中,首先要对国家科技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形成以科技部为核心的组织与领导权力机构,其他部委只有业务指导与评估权力。新的国家创新管理体系将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在区域创新体系内更能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第二,在区域创新体系内更能组织好“产、学、研”联合;第三,在区域创新体系内更能强化技术融合;第四,新体系强调了政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转换——从吸收到创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对其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即要从“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创造型科技发展战略”。日本在科技战略转换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制度创新、人才制度创新、科技评价体系创新等政策,已经初见成效。日本科技战略的转换将对提升它在世界科技领域里的地位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日本是否能够彻底实现转换,即彻底摆脱“吸收与改良”,成为真正的原始“创造、创新”国家,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问题,把创新提高到关系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增强创新意识是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创新意识的构成,至少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问题.把创新提高到关系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增强创新意识是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创新意识的构成.至少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郭声波 《江汉论坛》2023,(3):125-128
<正>一、西文两种“民族”概念在近代中国的使用从清末至今,“民族”在中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内涵非常广泛,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语源来自英文词根“nation”,如体现历史概念的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体现生活概念的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体现社会概念的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当近代以来西方殖民帝国将世界瓜分完毕之后,人们又习惯将世界各地人群按稳定国别(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划分,如法兰西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日本民族等。这类民族很明显都是以国家为纽带结成的人群,亦即基于国家认同形成的政治人群,有人称其为“国民民族”。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探寻新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是由创新所推动的“高质量生产活动”不断演进的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国家才能保证这种过程顺利进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后进国家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战略,后进国家的政府扮演着第一推动力的角色,其核心机制主要由四种因素构成:创造一种以发明和创造作为人类天职的创新文化;在任何战略环节上都不放过技术吸收和创新的机会;创造由协同效应所产生的系统自组织;控制并调整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地将国民经济推向高技术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增进国民财富的基本机制。国家体系如何保障并推动自主创新?拉美的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反向的思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由于“华盛顿共识”所导致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经济出现了结构升级缓慢的“低增长陷阱”,其国家创新体系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拉美教训的产生过程,论证了我国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定面临着“生产制度和创新政策的转向”,这种转向将为我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中美之间全面展开的科技创新战略竞争驱动之下,以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收缩的重大现象。同时,在持续性科技创新竞争驱动下,全球可能会形成中美各自主导的两种相互隔离式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对以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产生挤压和重构的双重效应,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产生复杂的影响效应。面对中美科技创新竞争驱动下全球产业链演变格局所蕴含和暴露出来的新格局、新问题和新风险,中国必须以战略博弈思维和长短期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应对。为此,在全球正在形成的两种相互隔离式科技创新体系的复杂格局下,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自身的全球第一大规模市场优势来尽快培育全创新链式和全球产业链式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主动通过打造与欧盟、东盟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互利共赢体系,以“集体”对“集体”和“利益同盟”对“利益同盟”的策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刘畅 《天府新论》2011,(6):125-131
对梁启超创造观的考察表明,其最初导入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密切相关。天下观与国家观念的冲突、群己关系原理的缺失被视为建立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的阻碍因素,伯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提供了克服这两种障碍的思想资源,梁启超借此将国家与"天下"相调和,个人实现与群体进步相联结。从社会关系结构的特点来看,这些障碍是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与现代国家团体格局之间的冲突,梁启超引入创造进化论是将将两者进行协调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指出现实主义联盟理论当代解释力不足的基础上,着重借鉴泰德·霍普的概念及兰德尔·施韦勒的分析体系,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联盟理论,即“威权式联盟”理论。这一理论事实上并非一种一般意义上的联盟理论,而是针对冷战后建立于美国一元化权威之上的泛西方大联盟所展开的理论分析。作者将这一联盟运行的逻辑或理论基点假定为“利益平衡”和“安全平衡”,认为这一“双平衡”既是作为失衡政治产物的“威权式联盟”赖以运行的隐性逻辑,也是各国联盟政策决策的路标;该联盟构成的巨大的体系压力与美国霸权意识的再度勃兴使得推行各种不同形式的追随政策以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目前的历史阶段成为各国联盟行为的主要向量;制衡将是一种越来越稀缺的国家行为,“安全平衡”应是各国对外政策目标中不容击穿的底线。  相似文献   

14.
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到国家创新系统,现代创新意识也就蕴含深刻内容.用新思维指导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被梁启超称为国民运动“标本”的五四运动给他本人许多新的启发。在早年“新民 说”的基础上,他进而阐明:决定国家命运的国民,必须提高其本身的素质才能获得创造历史的真 正资格;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又必须借助于国民运动;政治运动只是其中的一种。在缺乏民主传统 的国度中,应该开展文化运动和教育运动,以便创造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性与个性协调发 展的现实条件,使得解放人的目标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动机 ,坚定人的成功信念 ,形成顽强的创造意志 ,造就健康的创造情感 ,养成良好的创造习惯 ,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国家不得不关注文化领域的非常规性、非制度性因素对民族共同体建构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影响。文化符号能创造出一种以共同性为基础的公共文化空间,使不同族群既能按照自身心理上的接受程度进行自由对话,又能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强化共同性来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分析文化符号的特性和中华文化符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的作用,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路径,能在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中防止出现强化差异的分离主义倾向和避免成为分离主义“无意识的共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体国民的“无意识共识”。  相似文献   

18.
晚清的科幻乌托邦小说创作,直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在小说家们对“新中国”的想象中,“新中国”日用科技已实现现代化,国防和军备发展也极其尖端。而繁荣富强后的“新中国”将走向何方,一部分小说将其引入了黄白种战、争霸世界的歧途;另一部分小说则视其为构建“文明世界”的中坚力量。为了实现科学昌明的“中国梦”,小说家们指出,需要培养爱国爱种、自立自强的国民精神,培育大批理想远大、创新、极富实践精神的科学家,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从“资本积累”为核心的生产向“知识积累”为核心的生产的转变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为适应这一历史性潮流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和实施面向 2 1世纪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 ,我们必须尽快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一、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目前 ,影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障碍因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科技的投入不足我国对研究开发 (R&D)投入资金总量以及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外 ,高层次研究与开发人员短缺 ,…  相似文献   

20.
据1986年台湾出版的科技政策文献资料表明,台湾学者在阐述各国科技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然体系时,认为台湾科技政策目标属于综合型实然体系。它没有美国英国那种争取政治威权的单一目标导向,也没有日本那种以全国经济目标为目标的导向;不似法国的政经并重的双重目标导向,而比拟于西德,引述台“行政院”1982年发布的科技发展方案,强调其科技发展目标是:增进国民福祉、维护生态环境、加强医药研究、促进国民健康;加强经济建设、发展科技密集工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自有天然资源之开发及利用、节约进口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