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人是最重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最宝贵的资源,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源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搞活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改革、开放深化并获得成效,关键在于焕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潜能,使每个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最大的能动作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个人发展也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更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同样,社会的进步,亦为个人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因此,探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历史学会成立已整整40年了,它是我省最早成立的学会之一,为推动历史学的发展,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这说明历史学在我省如同全国各地一样,是基础好且有着广泛影响的一门社会科学。40年来历史学在广东的发展如何?人们可以作笼统回答:有很大的发展,并且能举出历史学会派生出多少个学会和研究会,史学工作者增加了多少倍,发表  相似文献   

3.
贺善侃 《社会科学》2002,42(6):62-66
本文认为,社会进步与主体性发展是双向建构的两个方面.主体性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进步是高扬主体性的历史前提和深刻动因,而全球化则是社会进步与主体性发展双向建构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推力.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主体性的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学批评 ,是史学的自我审视和总结 ,即对史学实践活动及其理论形态的反思认识。史学批评是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史学批评的正常开展 ,有利于推动史学发展、促进史学规范的构建乃至史坛学风的建设。史学批评是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科学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它是全部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基石。经典作家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恩全集》第3卷20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领域具有敏锐的历史感知能力与深刻的历史理解能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史学大家,他在谈到史学创新时,特别强调研究者对于新史料的开拓和新观点的发现。然而我们回顾一下本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新史料和新观点的认识,有一个从单线向复线的演化过程。中国传统史学是以政治史作为研究主线的,所以史学家们对于官修的所谓“正史”十分迷信。本世纪初以来,受到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一部分思想敏锐的史学家开始注意到从“正史”之外搜集史料的重要性。其中著名的有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即在重视“正史”等文献资料的同时,应当重视运用地下考古发…  相似文献   

7.
从踏进史学研究的领地以来,我对《江汉论坛》就抱有深深的好感,这种好感根由《江汉论坛》历史专栏的特色。其主要特色之一,是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当代社会的贴近。刊载了为数不少的佳作,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和重视。基于这种感观,曾将拙作《论心理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优中国经济政策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文投稿,均蒙刊发。无疑,《江汉论坛》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当代社会的贴近,源于编者对史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令人生敬。最近,陈启能先生撰文指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所倡导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有众多学者对此撰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但笔者认为,应该把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放在整个人类社会思想解放进程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充分认识其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全方...  相似文献   

9.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方针。“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再强调,人是最社会化的动物,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从事生产、维持生存和谋求发展。但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实行的社会结合,却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较早的时期,人们之间的社会结合,从而个人与他们活动于其中的那些社会共同体的关系,是非强制性的。首先,在人类的实践能力(其中主要表现为劳动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社会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门科学 ,它在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然而却又全然不被大众所熟知。它就是数学。在大众意识里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完全是由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带来的 ,孰不知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数学的发展和变革。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 ,正是数学的革命与发展繁荣了人类的经济、改变了人类的社会、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可以说 ,数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正因为数学是一种“原始”的动力 ,进而便也就是一种间接的、隐藏的动力 ,无怪乎一再有人不无抱怨地说 :数学…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国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勇前进。中国社会已经大大地跨进了一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的中国如此生机勃勃,正展现出邓小平理论的生机活力。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产物。社会进步的实现,无论它是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协调,还是来自于社会内部结构的新因素的生成,都要耗费一定能量。这能量必须是作为这个社会的人民、物质条件和基础结构三者联系在一起,和谐相伴而生。但最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新理论来指导整个社会生活。时代呼唤新理论。邓小平正是…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提高公民意识,在追求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着自己。  相似文献   

13.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积极互动的关系:社会创造人,塑造他的个性;而人则创造并改造社会.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种控制体系中运行的.竞争,作为主体能动性的一种重要标志,是人对社会作用的突出体现.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这种作用更为明显.正因如此,研究社会进步不能不对竞争加以探讨.一竞争的发端竞争,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在群体中实现的.群体的出现,只是在劳动的基础上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从农民的概念和社会地位的变迁导入,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农民现代化与否将关系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文明 ,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三部分有机组成。在提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应提倡制度文明建设 ,三个文明一起抓。制度是人类在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规则 ,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上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政治制度文明在整个制度文明中占有主导性地位。政治制度的文明程度 ,决定社会的民主程度。制度文明建设 ,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准备第三次大腾飞的重要时期。在这关头,党中央提出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战略措施。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社会开放与社会进步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总体自我认识的实现形式。人类社会作为有机体之所以具有特殊的自组织功能,正在于它具有特殊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机制。社会的自觉性和目的性运动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努力而实现的,社会认识活动和社会历史运动的内在交织是社会认识的“怪圈”之一,对社会认识进化与社会进步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在“自然历史过程”、“自主创造过程”和“自我意识过程”这三者的统一中理解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演化,深化唯物史观的研究。一、社会进步对社会认识进化的促进作用社会进步对社会认识进化的作用表现在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 ,更包括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人格的现代化 ,因为现代化人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格 ,本质上是现实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 ,它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 ,同时已形成的人格又对社会进步起到或推进或阻碍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 ,中国人在继承传统人格优良成分的基础上 ,实现人格创新 ,即具备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观念和惜时态度等现代人格特征 ,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明,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它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大部分。由于“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0页)。所以,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起,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就有着不同的文明程度,并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距离不断拉大。有的地区或民族出现了封建因素的萌芽,有的进入奴隶社会,有的则还处于原始文明状态。这种各地文明程度的不平衡性,实际上就为文明移植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巨大价值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但人们对于深层的科学精神的理解和重视却是不足的,由此在现实中不断出现一方面宣传重视科学、另一方面又违背科学精神的现象。这种不协调的存在必然影响科学健康的发展。本文拟就科学精神对社会进步的价值略陈管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