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012年自7月6日起,央行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和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样一个举措在某些房地产业界人士看来"此次降息也会有助于楼市成交量活跃,因为对交易的成本有所降低,同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改变,可以推动刚需进一步释放,对于楼市的活跃有好处的,从而有益于未来的经济增长。"那么,央行的一系列举措果真是预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吗?本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央行连续降息,当然不是为了救楼市,降息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消费,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但是,央行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利率与股市变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宏 《统计研究》2004,21(2):46-4
一、研究背景 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该日起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各项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2.07%下调为1.89%.中国人民银行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分别下调0.54个百分点.这是自1996年开始连续7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第8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3.
张云  郑忠  程丽萍 《统计与决策》2006,(19):109-110
一、"利率通道"调控模式的运行机制 "利率通道"调控模式下,中央银行不考虑货币供应量变化,仅通过确定自身的存贷款利率,形成利率通道来控制市场利率变动范围,实现目标利率.它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描述,r1代表央行贷款利率,r2代表央行存款利率,i代表央行的目标利率(一般是同业拆借利率),S代表基础货币的供给曲线,D代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并相应调低了准备金存款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等利率水平,这是央行近年来连续第七次降息,其调整频率之快、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所仅有。一、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降息的根本原因据统计表明,在613种常用主要商品中,99%以上的商品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企业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基本消失,绝大部分企业已从经济高速增长、利润非常丰厚的"暴利时代"普遍步入市场渐趋成熟、竞争激烈、盈利微薄的"微利时代"。由于利率水平决定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大幅…  相似文献   

5.
徐小华  陈正旭  何佳 《统计研究》2006,23(12):62-65
一、引言自从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在债券和货币市场已经形成比较市场化的利率,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长期利率与消费,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直接相关,而短期利率则受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现代中央银行往往通过调控短期利率来引导长期利率,因此,正确理解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长短期利差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指标,被认为对未来经济有指示作用,常被央行、投…  相似文献   

6.
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再次降低银行利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2.07%下调为1.89%,这是1996年开始连续降低银行存货款利率的第8次降息,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央行第1次降低利率。这次降息虽然从根本目的上看是为确保2002年宏观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但是  相似文献   

7.
△1982年4月,首次增设单位定期存款及八年期长期储蓄存款。△1988年9月,为克服经济过热、稳定经济,首次开办保值储蓄业务。△1989年2月,鉴于1988年第四季度全国大中城市出现“抢购风”,导致储蓄存款余额较大加工落,央行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利率的非线性动态调节及其货币政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而扩展现有泰勒规则模型的设定和估计方法,以此揭示人民币利率的长期均衡及其短期非线性动态调节,并进而刻画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效果。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揭示了我国的长期均衡利率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状况,2004年第3季度后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货币政策偏松,但2008年第3季度货币政策偏松状况基本消除。央行对利率的动态调节在货币政策偏紧时速度较快,在货币政策偏松时速度较慢。进一步,在货币政策偏松时利率上调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大;在货币政策偏紧时利率下调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刺激效应相对较小。本文的结论不仅为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提供实证支持,也从利率对通胀和产出的调节效应的角度解释了近期利率快速下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四川统计》2014,(7):4-4
欧元负利率的利与弊 6月5日,欧洲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由0.25%下调至0.15%,同时将边际存款利率由0.00%降至-0.1%。欧洲央行成为全球首个推行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央行。  相似文献   

10.
从1996年5月1日起,央行已连续五次降息,主要目的是为拉动消费,刺激投资。那么其作用如何呢?让我们首先来分析萧山市以下一组数字。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利率的逐步下调,居民储蓄存款热情不减,储蓄水平以月平均增幅1.77%的速度稳步增长。存款利率一再下调,人们为什么仍  相似文献   

11.
李如胜 《统计与决策》2007,(19):155-157
流动性过剩之谜的具体成因:即是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大量外汇占款,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入量。目前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工具,即主要通过:(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票据买卖来扩张或收缩(即吞吐基础货币);(3)上调存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12.
从对利率预期的角度探讨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将该传导机制细分为两个阶段: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和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经理论建模和实证发现:两阶段的传导都非常有效,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机制确实存在。将两阶段结合起来看债券市场的传导效果,发现存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还表明: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收益率曲线中包含的信息;央行的货币政策遵循了逆周期的原则,很好地熨平了经济的异常波动;应当提高货币政策体制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形成稳定的长期利率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技术的抽样调查设计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基于网络技术的抽样调查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基于网络技术的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方案的设计构想.文章讨论了网络调查设计中怎样选用具体的调查方式,怎样进行问卷设计,以及控制网络调查的质量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调查实施过程中应该怎样选择网络调查方法,提出了一个网络调查的基本方案,认为调查实施过程中必须采用传统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对可预期与不可预期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利率波动的机理进行分析。理论上,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机理表现为“流动性供给效应”和“流动性替代效应”,当市场预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将会通过调整资产结构使得流动性替代效应发挥作用,从而抵消央行资金供给对利率构成的影响,并制约利率下行幅度。反之,当市场未能有效预期时,预期偏差(实际操作与预期数量之间的差异)越大,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将越大,流动性供给效应将发挥作用,引导市场利率显著下行。在此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对公开市场操作中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可预期与不可预期成分进行了分解,并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检验了不同成分对市场利率的冲击。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对于数量型工具,若市场未能有效预期央行行为,会采取相对审慎的经营策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后,流动性供给效应将发挥作用,市场利率出现显著下行。反之,若市场能够准确预期央行行为,会前瞻性减少低收益优质流动性资产配置,此时“流动性替代”效应会抵消央行货币投放形成的“流动性供给效应”,公开市场操作并不能起到降低市场利率的效果。第二,对于价格型工具而言,若市场能够预期到央行上调公开...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以后,我国央行开始逐渐放松对利率的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央行加大了利率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及力度。那么利率是否真正地发挥了货币政策在各经济环节的传导功能是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就利率政策而言,央行应在正确认识时滞问题基础上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由价格效应的不一致性而频繁改变货币政策。文章将运用1996~2007年的月度数据,考察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利率发挥作用的时间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的房价过快上涨,隐含了潜在的金融风险.2005年3月17日,央行决定恢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正常利率管理,允许其根据风险因素进行差别定价,目的是从调控需求入手,引导社会对未来房地产价格形成较合理的预期.从实际情况看,差别定价具体表现为:购买第一套自住商品房,利率按基准利率下调10%;对同一借款人申请第二、三套及以上贷款的,实行贷款利率上浮并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关系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我国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联结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货币供应量、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市降息效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利率杠杆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5月1日到1999年6月10日间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了连续7次下调,这对启动市场,刺激投资和消费;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工商企业、降低企业党的资金成本,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分流储蓄资金、降低银行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党的作用。降息对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市场而言,是长期利好因素。由于股票价格是股票未来收益的折现,因此股价对利率变动非常敏感。利率下调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利润上升,未来预期收益上升,另一方面使折现率下降,两方面的作用导致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即利率下降时,股价将上升。由于股票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降息因素影响股市外,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同样影响股市,在中国股市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进程中,股市能否充当将货币政策传导给整个经济的渠道作用?降息效应对股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降息是否会使股市上扬?为此,本文利用统计方法研究自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的7次降息对股市的影响,力求揭示降息与中国股市的某些联系及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0.
李政等 《统计研究》2018,35(2):29-39
本文采用递归MVMQ-CAViaR模型,对境内外人民币利率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短期品种表现出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而长期品种以在岸利率对离岸利率单向极端风险溢出为主。在极端风险层面在岸市场仍然处于利率信息的中心地位,且暂时没有旁落离岸市场的担忧。一旦离岸人民币利率发生极端变动,央行会及时进行干预并引导市场参与者预期,降低在岸利率未来的极端风险水平;但面对小的离岸市场冲击,央行更倾向于让在岸利率进行自我调节,离岸冲击会提高在岸利率未来的极端风险水平。本文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金融监管部门对离岸利率极端风险进行动态准确地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