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洪琼 《殷都学刊》2009,30(3):37-43
洹北商城发现于1999年,学界对其性质争论主要集中在"盘庚迁殷"与"河直甲居相"二者之间.本文全面分析了文献材料和考古发掘资料指出,洹北商城为"盘庚迁殷"之所在.而与河直甲居相尚无关联.洹北商城的发现完善了商文化序列,对中商文化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商代考古的深入,盘庚迁殷地点问题又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盘庚迁殷地点的观点,可大致分为:单纯反对盘庚迁殷小屯殷墟、坚持盘庚迁殷小屯殷墟、盘庚迁都偃师、盘庚迁都郑州、盘庚迁殷洹北商城、盘庚一世两迁六类。学术界之所以对此问题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根本在于对文献中"殷墟"概念界定的分歧、对文献记载中"迁殷"与"治亳"关系理解的分歧以及商代考古学文化体系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3.
解读古代历史真相有赖于对当时文献的深入理解。从《盘庚》文本本身出发 ,可知盘庚时代“民”与“众”并非奴隶 ,两者与“王”构成当时自由人的三个等级 ;当时的社会阶层是以血缘为轴铺展开的。盘庚所以迁殷 ,目的在于扼止当时重商轻农的趋势以加强血缘统治  相似文献   

4.
《尚书·盘庚》佶屈聱牙,向称难读.旧解往往有误,乃试作新解.兹略陈之如下,以就正于方家.[序说]谈五个问题.第一,篇名问题.《左传》哀公十一年引此篇称篇名曰“盘庚之诰”.是知《盘庚》篇虽不称诰,而实际上是诰体.后世韩愈作《进学解》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诰与盘连言,亦以为《盘庚》篇是诰.是诰不言诰而以盘庚之名名篇,其原因如马融所说:“不言‘盘庚诰’者何?非但录其诰也,取其徙而立功,故以‘盘庚’名篇.”(《经典释文》引)  相似文献   

5.
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恐怕他有所淫逸,特地作了一篇“以诫成王”的文章,这就是今、古文《尚书》中都有的《无逸篇》周公旦在文中总结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曾把商王高宗武丁作为正面典型要周成王效法、学习。《无逸》对我们研究武丁很重要,现将有关部分转录于后: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 周公这里讲的高宗就是商王武丁,他是盘庚之弟小乙的儿子。  相似文献   

6.
“殷”名号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中用作地名或国名的"衣"字,本为东夷族称的转化字,商代末年周人称商为"衣",实际是指商人为夷人.入周以后,周人仍多称商为"衣",又或称为"殷","衣"、"殷"名异而实同."殷"名号的通行大约始于周康王时.旧说商又称殷起于"盘庚迁殷"是没有根据的,以商都为"殷"亦出于周人的习称.  相似文献   

7.
九章·哀郢:“何百姓之震愆。”王注:“震,动也。愆,过也。人君不纯一其政,则百姓震动以触罪也。”解释殊为迂曲,既与上文“皇天之不纯命无直接联系,亦与下文“民离散而相失,方仲春而东迁”二语不贯。王注不得不指民为屈原自“己”,遂与上文百姓不相涉。割裂原文,曲成其说,使后来读者不明哀郢篇究为郢都沦陷而作,抑仅由于屈原个人迁谪而写成。王船山独释震愆为失其生理,文气贯串,民  相似文献   

8.
殷墟为殷都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通过精心研究,确认其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并首次指出甲骨文出土地——安阳小屯即殷墟。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之考证,确认《史记·殷本纪》所记商王世系之可信,断定《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之说之可靠,并指出盘庚所迁之殷为“洹水南之殷  相似文献   

9.
拾遗记     
此书为道家之书,其附会之迹,显然可见,然亦有间存古说者。记云:「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女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案颛顼取于蜀山氏,为蚩尤之族,予别有考。今观此说,则帝喾亦取于蚩尤,无怪秦、楚等南方之族,皆以帝喾为祖也。  相似文献   

10.
~~四方,罔不惟德之勤。”先王是德治的楷模,法先王就要像先王一样实行德治。“我时其惟殷先王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康诰》),就是这一思想的明白无误的表述。可见,法先王的德治思想是法先王的内涵之一。三、法先王的用贤思想《吕刑》具体描述了尧任用贤才———伯夷、禹和稷,“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因而“惟殷(指重大贡献)于民”。如果说这里还只是含蕴着法先王就是要法先王的用贤思想的话,那么,在《立政》就讲得十分明确、具体。《立政》是周公晚年告诫成…  相似文献   

11.
管子学商斠     
第四篇内业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百姓日用而不知耳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解谓了察推及也蟠旁薄之貌谓得其鱼躍花发水一言会悟上天下地充满六合鸢飞流无荓道也何谓解之在于心安。谓得其心之所安孟子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则居之安即此意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以功用言之安以效果言之惟能治然后能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有官体之心有神明之心故曰心以藏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准政治中心时代”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政治中心的控御形态为视角,尝试建立中国"准政治中心时代"的概念.它始于盘庚迁殷,终于齐桓首霸,分成三大阶段,商后期为安阳准中心期,西周为岐山西安洛阳互补准中心期,东周初为洛阳准中心期.三阶段之问当然有不同的变化,但较之后世的"疆域国家",政治中心的控御形态在其主体、对象和方式诸方面仍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继1928年殷墟的发掘将盘庚迁殷以后的商史确证为信史之后,1952年郑州“亳墟”的发掘又为增补盘庚迁殷以前的商史提供了可能。北京大学邹衡教授适时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不畏困阻,几经反复,历数十年终于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成功地创建了一套商文化编年体系,为夏商周年代学取得进展铺平了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14.
《尚书·盘庚》与盘庚之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盘庚>是研究盘庚之政的重要文献.<盘庚>三篇体现了盘庚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体现了他心系臣民、实行德治的品质以及利用宗教和刑罚进行统治的策略.盘庚之政是中国德政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西周初年统治者的治国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尚书·周书》中的《康诰》、《酒诰》、《梓材》、《召诰》、《多士》、《多方》等篇中.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武庚)及徐夷、淮夷的叛乱后,把康叔封于卫,将殷之故地变为侯国以统治殷之遗民.《康诰》便是康叔上任前周公对康叔的训诫之词.这篇诰文开始即提出了“明德慎罚”的周初治国指导思想.“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抵、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人通用的"民主"概念,意蕴为"多数人的统治"、"人民的权力","人民行使权力共同治理国家",等等.这是中国近代新学家在意译英文Democracy时利用汉语固有单字组建的新词.本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出现过"民主",如《尚书·多方》说:"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说:"赵盂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但这些句式里的"民主"是"民之主"的简称,意指"统治者".与Democracy的含义大相径  相似文献   

17.
论《尚书·盘庚》之“生生”──兼论盘庚徙都及其本人的历史地位刘运兴《尚书·盘庚》,反映商玉盘庚时王室衰乱,盘庚率众徙都,这是商朝中叶复兴的一个重要事件。文章的内容,记盘庚将迁都时,臣民安土重迁,惰性养成,群相咨怨非议,盘庚于是颁命告谕之,采取果断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学界对涉及民族因素事件类型的划分较为混乱。以构成要件为依据划分涉民事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现阶段我国涉民事件可以分为分裂破坏类、经济类、风俗习惯类三种基本类型,呈现出阶段性与扩散性等六个特征。不同类型的涉民事件的增多,原因各不相同。涉民事件的增加并非现行民族政策所致。贯彻执行好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是有效遏制和减少涉民事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老子》哲学以“自然”、“无为”为核心观念而展开的思想体系根本上属于政治哲学。形而上之“道”下贯、落实于社会政治领域而为政治之最高原则,而道之“自然”亦最终指向被统治者民。由于“自然”乃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故民“自然”的观点其实确立起人民乃政治主体即民主之政治原则。“无为”则指向统治者君,为其从政、执政之道德准则。君“无为”乃民“自然”的逻辑必然要求。“无为”之治本质上乃民意政治,其中蕴涵着权力制约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约2公里的小屯村周围,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墟是《史记·殷本纪》正义所引《竹书纪年》所记载的“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商朝后期的都城址遗。商朝在这里经历了八代十二王(见表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