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领,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运用科学形式和载体,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鼓舞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时代意义。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思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和普及、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培育他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十分必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自觉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完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接力者。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不但是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所在,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报的使命——高校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报作为大学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传播科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真心承担起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热心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用心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头脑的"政治翻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校报和大学校报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大学校报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使命意识,真心传播;强化突出责任意识,真情引导;不辱使命办报育人,真诚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同时,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系统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遵循道德建设规律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育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的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真正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在此以长治学院为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多渠道、多手段并且通俗易懂地开展教育活动,寓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信息网络技术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形成高校专兼职人员共同参与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阐释法律意识的内涵与特点。研究考量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偏失存在法律基本知识不足、观念陈旧、法的心理因素与自我控制力不足等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这些问题作了社会、学校、学生3个层面的成因分析;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应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创造条件和保障,营建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学校应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中,推动法律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改革,并用社会实践来强化法律意识;大学生应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端正法律态度,在实践中深化法律意识,处理好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等这些方面,就是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认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多元化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当代中国,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之一,重视社会实践与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即道德践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中,通过研读经典、文化考察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丰富、深化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把握其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力量,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体现为以下四组观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执政党自身建设之间、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坚持改革开放与维护四项基本原则之间、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张力。而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精神则是科学发展、公平和谐、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与选择的过程。面对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挑战,需要不断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努力推进文化现代化,才能赢得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进一步文化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引导人民大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自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之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专研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健康、文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态观,从而使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要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有益资源并实现其当代价值转化。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必须承担着引领儒家文化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儒家文化,既源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又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先进性。而儒家文化之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引领,一是儒学时代化的需要,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需要。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引领儒家文化提供可能。在此基础上,坚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原则,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儒家文化的当代引领。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阶段性本质造就该阶段文化的支撑力,文化支撑力不是凝固不变的,在向现代化的转型中,现代化的过程是一种对整个文化进行重新调整和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中国文化的主干,文化建设要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中华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积极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