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醇王府花园是现存北京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研究醇王府花园的植物景观,对其园林景观保护和恢复工作及对现代园林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总结了醇王府花园的现状,分析了醇王府花园历史植物景观特点,并对其保护和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明初朱元璋赐词曲予王公贵族开始,王府就一直延续着演剧的传统。至清代,尤其在晚清时期,王府的堂会演剧更加兴盛。王府堂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由王府戏班表演,可自娱可娱宾,最具王府演剧的代表性;一种由传差来的职业戏班演出,主要用于酬宾。王府堂会演剧为戏曲演出史增添了一段辉煌。  相似文献   

3.
明代大同代王府曾是代王朱桂王府,是当时最为辉煌壮观的王府之一,2011年3月起大同市恢复重建代王府的工程全面启动。代王府的重建将使王府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得到正视,同时,王府重建势必带来王府旅游开发问题的思考,要保护和利用好王府文化,必须正确引导、定位、开发、宣传这一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明代大同代王府曾是代王朱桂王府,是当时最为辉煌壮观的王府之一,2011年3月起大同市恢复重建代王府的工程全面启动。代王府的重建将使王府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得到正视,同时,王府重建势必带来王府旅游开发问题的思考,要保护和利用好王府文化,必须正确引导、定位、开发、宣传这一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史浩的王府教官身份对其应制诗的创作有重要影响.首先,品学老成、政治可靠是王府教授选拔的两个重要标准,史浩的老成催生了他精粹练达、雍容和平的应制诗风,高宗的亲擢则令其所作多有感戴之语;其次,教授内容上的重德轻艺的特点使得作诗不被提倡,故史浩应制诗的数量较少,且少声色之娱的描写,语言也不涉华丽奇险而略显质朴雅淡;最后,与教授方式上的寓诫于读相一致,史浩的应制诗也能委婉箴讽.在出任建王府直讲期间,其所作应制诗中,抒情言志有所加强,对建王与皇孙皆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奈曼王府为例,分析、探讨蒙古族彩画的艺术特色,从而指出它的功能意义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王美雨 《东方论坛》2013,(1):106-109
受作者民族的影响,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有大量的满语词。子弟书的语言形式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语言形式的子弟书中主要使用了满语音译词,意义分属明确,为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满语的使用及社会风俗提供了说唱文学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明代王府文官之设为例行辅导宗藩之外,又为中央政府削弱藩王力量之目的而得以加强与完善。在此目的得以达成之后,王官的政治地位便接踵衰落,具体表现为其迁转的困难。针对王官在其体系内部的迁转,朝廷先后设置了官员出身、任职时长、藩王奏保和抚按荐举等三项标准,限制大部分官员升迁至内部序列的顶点。同时,吏部又以不考绩,从而不能迁转的方式限制王官向外迁转。明后期出现允许王官外迁的制度,但因为该类官僚的劣质化,终究在实践中没有开放其外迁。明代王府文官迁转制度最终发展为限制该类官僚迁转的制度,其合理性在于帮助明末吏部解决过频、过多的官僚人事流动。  相似文献   

9.
《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的出版是子弟书研究中的一件盛事。该书所收近300种作品充分反映了子弟书的文学艺术特色。本文从艺术特色、篇幅、题材和功能几方面对子弟书进行了分析。子弟书是珍贵的满汉民族文化遗产,兼有通俗文艺与高雅文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车王府曲本反映的清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其差异一面,本文说释车王府曲本中词语数则,旨在对清代汉语的面貌有所展示。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清代王府建筑集中位于北京内城,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其中,端郡王府虽然已经在城市历史发展中消失,但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对比各代地图及现场调研分析等方法,挖掘王府建筑与园林形制的特点,追寻并整理王府沿革、建筑布局、形制比较、附属园林和府址现状,对北京王府的保护与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5,(1):37-39
2014年5月至6月,在南阳城区内发掘了明代南阳唐王府金华郡主与其丈夫郭恒的同穴同冢合葬墓,出土了瓷器、铜器和墓志等遗物。该墓的挖掘弥补了地方志的不足,为研究明藩郡主的婚丧礼俗、唐藩家族世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14.
漫谈“车王府曲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王”全称车登巴咱尔王,清代蒙古王公。其祖策稜因军功封王,历代袭封王爵,至车登巴咱尔已历时五代。车王府所藏曲本内容丰富多彩。《车王府曲本选》分戏剧、说唱两部分。戏剧部分有清代名作家朱素臣传奇《四大庆》,明代已佚传奇而以京剧形式出现的《忠义侠》,昆曲《絮阁》,河北梆子名作《蝴蝶杯》……为近代戏剧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凭着一份喜爱和敢于冒险,北京爷王勇把他无宗无派的"小王府私家菜"闯出了一片天下。成功后的王勇说:"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候。"无宗派的"小王府"1987年,北京长大的小伙子王勇从人大外贸系毕业了。没多久,他成了北京市外企服务总公司的  相似文献   

16.
张田 《北京纪事》2014,(3):106-108
南池子大街东侧有一条叫“普度寺前巷”的胡同,在这条略显狭仄的长巷里,灰墙、灰瓦、红院门构成了北京城最基础也是最和谐的色调,漫步其中悠然惬意。在胡同里的一个下坡拐角处,“呼”的一下就豁然开朗起来,眼前出现的是一组高大而雄壮的古建筑,这就是普度寺。而普度寺的前身就是睿亲王多尔衮的府邸,在这所府邸里多尔衮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辉煌最得意的日子,手握大权坐拥天下,香车宝马、金银珠宝、红粉佳人都曾紧紧地簇拥着他,而这座“糜费帑金数百万”的睿亲王府,便是这一切的亲历者与承载者。顺治八年(1671)二月,多尔衮谋逆事发,王府中织金裹银的日子像梦一样被惊醒,富贵荣华在族人的哭喊声中草草地收了尾。家产、人口及这座金碧辉煌、雕镂奇异的王府俱籍入了官府。没了人气王府很快就破败下来,直到康熙三十三(1694)年此处才改建为玛哈噶喇庙。玛哈噶喇是梵语,意为“大黑”,是藏传佛教中的护法神,观音的化身。80多年后,乾隆四十年(1775)玛哈噶喇庙进行过一次大修,四十一年赐名改为普度寺。大殿额曰慈济殿,殿内额曰觉海慈航,皆为乾隆皇帝的御笔。庙宇修建得极为宏伟,佛像也塑得精奇。光绪年间,清人震钧所写的《天咫偶闻》中便有详细的记载:“(佛像)手执戈戟,骑狮象。陈设多宝物,沈香长及丈,雕镂花纹。明成化中,番僧板的达所贡七宝佛座,即仿其规式造五塔寺者。今尚供寺中,完好无恙,乃木雕加漆者。疑《涌幢小品》记所云:南内最后一殿,供佛甚奇古者,或即指此而言。国初,睿忠亲王曾作府邸,吴梅村诗所谓“十载金归掌握,月明车马会南城”者也。今殿极东一间,北墙下番佛五,皆乘狮象。南窗下悬王之甲胄弓矢,甲长七尺余,黄缎绣龙,鲜好如新。胄径九寸余,护项亦黄色。刀剑弓矢长于今三之一,弓无而一人之力不能开。旁二护卫像,著甲执兵,皆真物,王之二巴图鲁也。殿外作龙尾道,直抵山门,道旁古松林立,清荫甚美。”民国后,普度寺一直被军队或其他机构占用,而庙内所贡奉的多尔衮的遗物及部分殿宇均已消失不见了,仅余山门、正殿和方文院。新中国成立后,普度寺又被南池子小学和当地居民所占用。人为的破坏与自然的侵蚀,使这座王府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光华,残破的山门,剥落的红漆,长满荒草的屋顶,如一所破庙摇曳在凄风苦雨之中。2001年政府开始对普度寺进行修缮,这是继1775年后头一次大规模的维护,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将学校与寺内居民腾退、迁出,大殿、山门等多处地方也进行维修,并全面实施了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17.
明代王府官的设立,是朱元璋在"分封建国"的政治背景下,倚重王官管理王国、辅导宗藩、藩屏帝室的重要举措.有明一代,王官的作用与宗藩地位休戚相关,大体说来,朝廷对王官有一个从倚重到歧视的变化过程,正统以后,伴随藩禁制度的形成,王官的升选转降被限制在王府内,王官老死王国,不仅造成王官队伍的庸劣、老病问题,而且使得不少王官不安于位和自甘堕落,甚至与非法宗室同流合污,成为宗藩犯罪的教唆人与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卫所制度是明朝典型的军事制度,对明代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豫北彰德府地区的彰德卫即为明初设置的重要卫所之一,属河南都司的非实土内地卫所,其设置原因与元末明初中原凋敝的社会形势和其“常为天下要”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因其“王府同城”,明代彰德卫的建置颇有地方特色:一方面表现为林县蚁尖寨守御千户所与涉县守备的存续演变;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与赵王府建置的此消彼长。因与赵王府同城,宣德间彰德卫后千户所改赵府群牧所。成化时期又因时任赵王朱见灂品行不端,群牧所被裁,官军别派,但仍属彰德卫,这是彰德卫建置演变与赵王军权削弱关联的直接体现。通过彰德卫建置情况的研究,既可窥视明代卫所制度在地方的灵活之处,又能反映明代军制演变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理想人物的概念 ,旨在揭示民间文化心态及其对戏曲人物和结构特征的生成作用。主要观点是 :1.由于战争作为获得功名富贵的机遇而发生 ,历史性事件因而被游戏化。人物由书生而突变为荣立战功的英雄 ,各种神灵起了决定性作用。女子也被男性化。 2 .戏中对功名富贵的炫耀以民众对改变生存状况的渴望为基础。《曲本》流露出民众对富贵者既嫉恨又羡慕的双重心态。 3.“上天”或神灵的意义在于填平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使道德与功名富贵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合理化解释 ,戏曲因而成为民众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20.
马伊娜 《社区》2014,(14):41-41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